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改变,从现在开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农村小学受地域经济、办学资源、师资力量、家庭条件等条件的限制,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仍然不尽如人意。农村小学和信息技術教育教师应该集思广益,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国家的有利政策,制定符合农村小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教学计划,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效果,让信息技术为农村学生插上理想的翅膀,飞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关键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现状分析;改善策略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薄弱,起步比较晚,所以目前的现状依然不让人乐观。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对课本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农村小学信息技术科教师首先要制定更符合农村小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教学方案,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更直观地展现具体的操作步骤,提升学生的操作水平,提升教学效果。本论文深入剖析了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一、当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一)学校、教师、家长对信息技术教育不重视
  农村小学、教师、家长受各方面条件限制,应试教育的理念根深蒂固,他们认为只有文化课成绩才能改变孩子的命运,信息技术教育知识一门玩电脑的课程,没有什么用处。很多农村小学及时配备了计算机,也很少用到,信息技术课直接被文化课程占用了,对信息技术很不重视。
  (二)农村小学基础设施匮乏
  无论是电脑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系统都是需要进行维护和更新换代的,信息技术教育需要进行长期投资,所以资金不足也是制约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最大因素。很多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匮乏,很多学校全校仅有十几台电脑,上课时常常会出现几个学生共用一台电脑的情况,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计亟待完善,亟需专项资金投入。
  (三)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不切合农村实际
  很多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课还只是选修课,学校安排的课时很有限,而且教师教学盲目照搬教材内容,不切合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实际,不符合农村小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很多教师甚至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解理论知识,没有把理论和上机实践结合起来,学生很难有实质性的收获。
  (四)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课教师一般都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这些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就不高,专业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少之又少,信息技术课的师资力量很薄弱。很多农村小学教师缺乏进修学习的机会,对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缺乏足够的了解,对计算机专业操作知识知之甚少,教学内容枯燥乏味,针对具体的计算机操作讲解不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改善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态度,推广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态度,把信息技术教育当做一门必修课来看待,向学校领导建议把信息技术课成绩也纳入到考试成绩单中,让信息技术课也成为评选优秀学生的参考指标。教师在教学中要展现信息技术的优势,例如数学里复杂的求和、求平均数,在计算机里只需要鼠标轻轻一选,利用计算机的公式,就可以直接求和、求平均数,比我们的人工计算快得多,准确得多;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演示上网搜索信息,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畅游全世界,随时看到想看的动画片,随时听自己喜欢的歌。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给我们生活和学习带来的方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驱动学生学习信息须技术的最大动力。
  (二)开展“教”与“学”同步战略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要结合农村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来开展教学,重点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例如笔者在讲解PPT制作时,采取联机控制的办法,教师的电脑控制学生的电脑,一边讲解理论知识,一边进行操作演示,把每一个步骤讲到位;讲解完成以后教师要设定一个主题,让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把这节课学到的文字动画效果、动作按钮、插入超级链接、插入图片和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得到的很大的提升。
  (三)提升教师队伍素养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要自觉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例如通过阅读专业计算机教学书籍、借助网络教学资源库,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指教水准。教师要把优秀教学方法和农村教学实际相结合,融入农村学生熟悉的场景和元素,例如引导学生利用Word制作课程表;绘制具有乡村田园生活的贺卡,让信息技术走入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要立足于办学条件、学生计算机水平,信息技术课教师要转变教学态度,推广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教育资金,走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周慧敏.部分农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探微[J].小学科学:教版, 2016(1):38-39.
  [2]段建甫.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改进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07):110-1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28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