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早期接触临床”为导向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生物化学是医学高职生必修的一门医学基础课,由于内容抽象、代谢反应复杂,初次接触的学生不了解生物化学知识与临床医学和护理的关系不。由于生物化学与临床密切相关,因此在生物化学的教学中以早期接触临床为导向,改革生物化学教学模式,以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早期接触临床 生物化学 教学效果
  早期接触临床是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许多研究报道早期接触临床可有效促进医学生的学习和发展[1]。早期接触临床意味着组织公共基础课程学习的低年级医学生开始接触一些与临床相关的情况。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带领低年级的学生到医院各科室进行临床见习,观察专家的实际医疗过程,使医学生对医疗工作有先入为主的感性认识等。由于生物化学与临床密切相关,我们试图改革生物化学教学模式,以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效果。
  一、理论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学过程中,需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病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比较归纳总结法等。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使生化教学成为一种有生活的教学,使课堂上充满生命的意蕴与情趣。尽一切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探究和合作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教学可以由一个问题、一个病例、一些背景知识或是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然后引導学生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得出结论。例如,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或者微课设计接近实际生活的情景,利用其生动、直观的形象。在抽象的分子结构、基因表达及其调控、分子生物学技术原理的教学中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在理论讲授教学后,教师给出遗传病、分子病的案例或是病例,使学生利用自己已学的知识和经历去联系新知识,理解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教学还可以由案例引出,例如,脂类代谢中酮体代谢的学习,可给出临床案例:一位患者突然出现意思障碍、嗜睡、烦躁、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既往有糖尿病史。让学生们分析这个案例,然后给出临床诊断酮症酸中毒,请学生们结合生化知识思考为什么患者会发生酮症酸中毒呢?这样顺理成章的将生化知识与临床医学紧密联系起来,即可达到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目的,又能将学到理论知识服务于临床实际。基因工程的知识对专科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讲座的形式适当介绍一些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这一领域,结合当前基因工程的热门话题如转基因食品、克隆技术、基因工程药物如胰岛素、乙肝疫苗等,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能丰富教学内容。
  二、学习方式改革
  学生组建学习小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学生在收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学会应用知识,学会学习,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观念,集体荣誉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构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积极的互动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友好、亲近、彼此尊重的关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合理的将生化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有方向去收集一些解决问题的信息。
  三、坚持教学相长原则
  在传统生物化学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全面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引PBL教学法、病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师的单向活动变为师生的双向活动,学生通过学习扩大了知识面,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临床问题,知道了所学知识的用处,教师通过教学发现自己的困惑之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促进,教学相长。
  四、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建构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2]。教师发挥着引导、启发、激励、协调、总结和完善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要关注,在学生退缩时要鼓励,在学生偏离学习主题时要正确引导,还可以让学生对其他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通过这样的方式,每位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受到关注,自己的努力学习是具有价值,从而调动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临床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结语
  生物化学是医学高职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许多理论、技术和方法可直接应用于临床实践,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与临床有着密切联系的课程。生物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强、抽象性强的基础医学课程。它与细胞生物学等其他基础学科密切相关。此外,生物化学发展较快,是一门相对困难的基础医学课程。同时,学生对学习生物化学的作用以及学习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护理的关系尚不清楚。早期接触临床实践使医学生能够更早地进入临床实践学习阶段。将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的实际情况相比较,在理论学习阶段对一些临床表现的模糊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解决。[3]。为此,笔者以早期接触临床为导向,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以知识为中心教学转变为以能力为中心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利用生物化学知识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从而领悟到生物化学在临医学、护理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谈益芬,陈乾雄,许小明等.基于本科护理学生视角下预见习活动存在问题的探究[J].重庆医学.2016,45(14):2006-2008.
  [2]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等.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刘丽军,裴景堂,郭聪丛等.临床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实践研究[J].临床教学,2013,8(1):42-43.
  作者简介
  冷淑萍(1980.09—),女,汉族,黑龙江人,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检验系,讲师,理学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79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