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微时代的新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脱离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陈旧的环境,进入了全新的环境。本文探究了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微时代新环境下发展的新模式的构建:打造微平台,创造微产品,探讨微话题,加强监管。
【关键词】 微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随着微信微博抖音等多功能新媒体的广泛运用,我们进入了微时代,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微平台、微文化、微话题都是微时代的产物,利用好这些微时代产物,对于构建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很有必要。
一、处于微时代全新环境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在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界限不再明显,主客体呈多元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风格大多都是“一言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垄断信息资源,他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和便利来选择教育内容,处于权威地位,而受教育者由于获取不到丰富的信息,只能被动接受。在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再也不唯老师是从。人们每天都面临着海量信息,获取信息迅速且方便,且人人都有言论自由权。大学生们会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事情,形成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的看法,并且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各种微平台上表达出来。在这种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学生的对话明显多于以前,还可能角色互换,这有利于两者互补共进。
2、在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变得更广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教育主渠道,采取灌输的方式,试图把国家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输入大学生头脑中,很符合立徳树人的教育理念,但是却不能让教育内容走进大学生的心里,甚至容易遭到大学生的鄙视。微时代背景下,很多社会热点,引发人们思考的话题通过微主题表现出来,反应了多元信息,传播及时快捷,信息交流渠道多样。但是各种各样繁杂的信息交流碰撞对社会主流价值观、传统文化等积极向上的意识形态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有些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较弱,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容易出现偏差,价值观容易扭曲。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难开展。
3、在微时代,各种各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数不胜数,这些载体无一不能满足师生多方面的需求。传统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局限于上课时间,局限于课堂、学校之中。书本和黑板等旧的一些教学载体很难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大多是在讲台上单调地讲授。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们有着独特的思想和富有个性的行为。他们不满足于课堂和书本所授知识,喜欢探索,勇于挑战,个性张扬,喜欢参与各种微平台社交,表达自己的诉求。微时代背景下,多元的多功能媒体能更好地吸引大学生、满足他们的需求,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丰富全面、客观可选、文化科技含量极高。
二、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构建路径
1、打造微平台,开辟师生交流互动的专门平台。高校应该建立存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网络资源库,建立特色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运用新媒体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创造真正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环境和平台,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建议,把学生的需求融入网站中,透过网络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行为特征和道德状况,及时帮助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增强网站的吸引力。将各种媒体进行融合,既要发展新媒体,也不能丢了旧媒体,各种媒体协调发展、资源共享,才能产生更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2、创造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微产品,营造健康文明的百花齐放的网络文化。高校应积极营建教学相长、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广泛开展以文化、思想、科技、娱乐为基本内容的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运用高科技手段组织文化活动并丰富和完善其内容、形式,使之对大学生更具吸引力。充分利用各种新旧媒体的多样化功能服务大学生,尽可能地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使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少走弯路。充分利用各种微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机会,比如建设网易公开课,让学生能自主学习。
3、发起思想政治教育微话题,引起微讨论。高校要精心设置微媒体议题,比如,社会热点、传统节日等当前发生的事。大学生交流讨论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及时总结评价,支持积极向上的言论,对消极悲观的、非主流的同学进行适当的引导,避免其误入歧途。高校应建立良性的师生互动机制,建立互动微平台,完善服务监察制度为师生良性互动提供制度保障。此外,高校要建设一支懂政治有思想有技术的德才兼备的优秀队伍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微平台的运转,促进师生的交流与相互学习。
4、健全微媒体监控。高校各部门应分工协作、职责鲜明、相互监督。定期对思想政治教育微平台微媒体的内容进行审查,将不符主流价值观的、消极悲观的不良的有害的信息及时清除,再对这些信息的发布者给予应有的惩罚,防止这些信息祸害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刘丽琴.“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微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
[2]周琳.“微时代”高校“微思政”模式构建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
[3]叶世超.“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D].中国冶金教育,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19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