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当学生狂笑不已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125-01
  一、故事背景
  笔者执教杨绛散文《老王》第一课时,当推进到“结合文句谈老王”时,课堂充斥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当“三国迷”景沐阳读“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时,许多同学开怀大笑;当调皮男生张宇昂读“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时,他连演带笑,又是一阵哄堂大笑;当班长常子香菲满怀深情的读“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时,很多同学没有愁容,毫无表情……
  二、故事回放
  我很困惑:对如此悲苦的老王,许多同学却视为笑料,毫无怜悯关切之情!下课后,我一直在唏嘘,在沉思。我让课代表来办公室,“俊骁,今天是周五,让每个学习小组回家后组织活动,去调查采访一些社会底层人物,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伊始,我并没有心急如焚地提及上次的困惑,而是等待时机。我略带深情的说道:“上节课我们感知老王的不幸与善良,那杨绛对老王的態度又是如何?”同学们陷入沉思,而后讨论,发言……石佳禾也不甘落后:“‘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可见作者对老王的死感到不安、自责、愧疚。”……
  我接过话题,顺势一问:“之前大家都很认可杨绛一家对老王的帮助,那么,杨绛有必要愧怍吗?”学生思考认真,争论极为激烈……
  对于“愧怍”,同学们一下子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探讨“愧怍”,让学生在文章中又走了个来回。身为大文豪的杨绛,居然对车夫老王心怀愧怍。我心想“时机来了”,随即追问:“今天,物资空前丰富,在你周围,有类似老王的人吗?”同学们纷纷答道:“有。”“那么,联系本文,结合上周末的社会调查,谈一谈应该如何对待这些人。”问题一经提出,每个学习小组议论纷纷:
  第二小组的常子香菲说:“我们家是做建材生意的,会找一些搬砖头的农民工,他们其实类似老王。夏天的时候,我们可能在清凉的屋内聊天,休息;而他们不是,肌肤暴露炎炎烈日下,上面似披着一层水,轻轻一碰,仿佛瀑布般飞落,令人看了特别心酸。贫困固然是非常不幸,但我不希望以一种怜悯、施舍的感觉对待他们。我们可不可以把他们平等相待,帮助他们,尊重他们,不要去施舍他们,伤害他们的自尊呢?”
  话音刚落,我投以赞许的目光,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第三小组也不甘示弱,组长王慧琪展示她们组对小区内一位卖大米的摊贩的采访录音和PPT。
  采访内容如下:
  问:“您好,您每天大约可以卖多少斤?”答:“七八百斤。”
  问:“每天大约盈利多少?”答:“两百元左右。”
  问:“每天几点起?几点结束?”答:“早上五点起来,下午六点收摊,七点到家。”
  问:“有没有固定的零售地?”答:“没有,各个小区都转。”
  问:“如果遇到特殊天气,货物怎么办?”回答:“只能在家呆着,赔钱。”……
  感受及呼吁:小摊贩也很不易,像老王一样,自食其力又难以改善贫困。我们要多给那些建筑工地的农民工、城市角落的小商贩、年老体弱的拾荒者以及身有残疾的乞丐等群体一些理解,没有理由歧视他们,要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同学们掌声刚歇,第五小组的代表赵宇婧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展示自己组的PPT和采访录像。她们组采访一位卖水果的摊贩,采访片段如下:
  问:“您好,阿姨!您老家哪里?”回答:“河南,现租住附近。”
  问:“您一个人就管这三个摊位?”回答:“是的,没帮手,靠自己一人,勤一点,还能忙得过来。”
  问:“你的手怎么啦?干嘛不戴手套呢?”回答:“冻疮,每年都这样,严重时手都弯转不过来。戴手套又不方便做事,没办法呀!”
  问:“您早上几点开门,晚上几点回家呢?”回答:“天没亮就起床,11点多才到家。”
  问:“您中饭和晚饭怎么吃呢?”回答:“早上出门时,带了些菜,自己煮饭自己吃。”……
  她们的感受:我们身边不乏类似老王的人,要平等相待,尊重他们。我们有责任给予关怀与帮助,力量再小,也要给他们微弱的温暖;而不能怀着救世主的心态,居高临下地怜悯施舍。杨绛给予老王许多帮助,却在老王死后多年仍怀愧怍之意。这很值得我们去沉思与实践。
  掌声又此起彼伏,我惊讶之余,又为有这样的学生庆幸和欣慰,因为他们有着独立的思考。此时,我正想来个小结,意料再次发生:
  调皮男生张宇昂又站了起来,他说:“……以僵尸喻老王,是写他的病态与疾苦,也体现他的善良与渴望。我为上节课的嘲笑而道歉。”我太欣喜了,说:“感谢你精彩的解释和自我批评的态度。”课堂又一次空前活跃。
   就这样,第二课时,大家思辩“杨绛有无必要愧怍”这一问题,把课堂推向小高潮;接着,学生结合实践活动,畅谈如何对待身边的“老王”,进行心灵的自我剖析,令课堂高潮迭起,从而很自然地完成了自我教育、自我觉醒的过程。
  三、反思感悟
  初中生,思维敏捷,个性可谓张扬;涉世不深,人格尚未独立。他们关注明星,像老王这类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者,他们不了解,更别说去关心了。当经典的散文阅读教学遇到充满张力的年轻的生命,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课堂节奏;当平静的语文课堂被学生的不和谐声音——学生嘲笑、漠视老王的病态——打破时,我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个触发点,学生如果用心把握住这个“点”,就会敞开心扉,自我剖析。因此,我没有仓促说教和纠正,而是调整原先的教案,增设新任务:让学生走进生活,调查采访一些底层人。
  调查采访活动,为语文开辟了一扇窗,弥补学生对社会生活体验的不足,增进对文本的理解,帮助学生学会关注身边的弱者,用善良去体察善良,用爱心去浇灌世界,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这样,通过课文与生活结合,我慢慢引导学生从经典散文的学习转向他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再激起学生内心深处最善良最本真的情感共鸣,最后引导学生静下心来,感受经典散文蕴含的艺术魅力和人性光辉,让年轻的心灵获得成长。
  调查采访活动,不仅涉及语文学科的知识技能,更是凸显语文课程的隐形价值。只有学生多经历、体验各类生活实践活动,才更有利于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和内化,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思维品质、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56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