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甲基强的松龙在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探析甲基强的松龙用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此文收入分析的资料是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兰州陆军总院纳入药物治疗的60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依据抽签法分组,一组归入30例,试验组采取人血丙种球蛋白结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照组采取人血丙种球蛋白结合地塞米松治疗,两组治疗有效计算率、药物不良反应计算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计算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关计算值,P<0.05,证实指标间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计算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关计算值,P<0.05,证实指标间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实施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呈现较优临床效果。
  关键词:甲基强的松龙;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药物不良反应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感染病毒之后会累及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现今常采取激素类药物予以治疗[1]。本文归入研究的数值来自兰州陆军总院纳入药物治疗的60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时间是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分析将甲基强的松龙使用在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文开展研究的样本为兰州陆军总院纳入药物治疗的60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选取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分组方法为抽签法,一组入组30例。对照组:男女之比是16比14,年龄最低21岁,最高49岁,其年龄均值为(32.63±2.45)岁;试验组:男女之比是17比13,年龄最低23岁,最高47岁,其年龄均值为(32.66±2.47)岁。对比对照组与试验组基线资料,P>0.05。
  纳入标准:(1)经由临床表现症状、脑脊液检查、颅脑CT检查或是MRI检查等确诊存在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2)患者及家属阅读和签名知情同意书,上报医学伦理会得以准许及盖章。
  排除标准:(1)存在呼吸衰竭;(2)存在颅脑肿瘤。
  1.2 方法
  对照组:每天对患者静脉静滴0.5mg/kg地塞米松加400mg/kg至500mg/kg人血丙种球蛋白加200毫升10%葡萄糖液,治疗一周是一个疗程,予以四个疗程治疗。试验组:每天对患者静脉静滴15mg/kg甲基强的松龙加400mg/kg至500mg/kg人血丙种球蛋白加200毫升10%葡萄糖液,治疗一周是一个疗程,予以四个疗程治疗。
  1.3 相关指标
  (1)记录以及观察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有效计算率,顯效:予以患者两个疗程治疗之后其症状基本消除;有效:予以患者四个疗程治疗之后其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无效:并不符合以上指标。
  (2)记录以及观察对照组和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计算率。
  1.4 统计学分析
  临床数据核对之后录入SPSS 21.0予以检测,计数资料(治疗有效计算率、药物不良反应计算率等)表示成例数(n)或率(%)形式,开展X2检验,P<0.05,展现出指标间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统计和研究两组治疗有效计算率
  试验组治疗有效计算率与对照组相关计算值对比并分析更高,P<0.05,展现出指标间统计学意义。
  2.2 统计和研究两组药物不良反应计算率
  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计算率与对照组相关计算值对比并分析更低,P<0.05,展现出指标间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多继发于急性出疹性相关疾病,在感染之后或是预防接种之后的脑脊髓炎会累及患者的小脑、脊髓、大脑半球等,存在比较高的残疾和死亡几率,需要选取适宜药物予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尽早治疗。
  甲基强的松龙的亲和力比较高,可以结合糖皮质激素相关受体而产生作用,甲基强的松龙的脂溶性也高于地塞米松,可以将血脑屏障通过而作用在靶器官,将患者的水肿、炎症、脱髓鞘程度等予以改善,具有更优治疗效果[2-4]。此文数据展示,试验组治疗有效计算率比对照组相关计算值高,P<0.05,显示指标间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计算率比对照组相关计算值低,P<0.05,显示指标间统计学意义。体现出将甲基强的松龙应用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治疗中比对地塞米松的优势。
  综上所述,对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采取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展示较优临床效果,存在比较高的治疗有效情况,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呈现进一步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雷.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4):87-88.
  [2] 张吉凯,黄竹航,谢莘等.2011-2013年广东省预防接种后发生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风险评估[J].广东医学,2015(9):1418-1420.
  [3] 张洪嘉.甲基强的松龙在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3):157-1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95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