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对待班级中的“问题”学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问题”学生,只是希望通过惩戒,让学生汲取教训,转变学习的态度。但一味的惩戒会让老师和学生产生敌对情绪,形成僵持的局面。为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老师应调整心态,换一种教育方法,愉悦的跟他们相处,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转变;问题学生;态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258-01
  一线教学工作中,教师最头疼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应付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反应在学校的行为就是不遵守学校纪律,上课给老师瞎起哄,课下不按时完成作业,时不时的偷偷出去上网,跟同学打架,聚几个臭味相投的人抽烟、喝酒……这些隔三岔五捅“漏子”的“问题”学生,让任课老师不胜其烦——不管他们,就会助长歪风邪气,导致整个班级学习风气的恶化;要管,就得费些周折,刚开始,老师们和颜悦色,耐心规劝,但总有几个“顽固分子”屡教不改,时间长了,老师的耐心被消磨殆尽,忍无可忍,就忍不住在无奈中冷眼相待。发展到最后,老师没有办法,只能通知家长,把孩子领回去教育!
  一、动之以情,以情感人
  处于成长中的学生,随着自主意识的增强,心理水平从幼稚向成熟过渡,他们急于想摆脱老师和家长的束缚独立自主,以此来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了,但又不知道如何表现自我,不免盲目激进,表现在外在行为上就是生活中只要有事情不如自己心意,就顶撞老师、家长,以此来标榜自我,展示自我存在的价值。这种逆反的行为,导致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学生之间激烈的冲突。对待这类学生,老师一定要抓住时机,适时引导,一旦触及了他们的灵魂,动之以情,他们就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自觉改正。
  我曾任教的一个班级里,有五名大名鼎鼎的“问题”学生。一次,他们无视学校安全规定,在午休期间攀爬学校院墙,试图偷偷出去上网,被值班老师逮个正着。送到我这里的时候,他们一脸无所谓的样子,觉得爬了下校墙,也没出去,算不得什么大事。我没有立即处理这件事,把他们晾在了办公室里,一直等到下午自习的时候,我才让他们在办公室里给家长打电话,向家长汇报事情的经过。恰巧,第一个打电话的学生,接听电话的是他奶奶,老人家听见孙子翻校墙,当即在电话中喘起粗气直说“心口疼痛”,我接过电话赶紧告诉她孩子没事,只是应该配合学校进行安全教育,请她不要担心。那名学生听到奶奶不舒服,吓得脸色苍白。我安慰他一下,说奶奶没事了,然后随口的跟他聊了聊家庭情况,原来他爸爸妈妈出去打工了,平时家里只有他和奶奶,奶奶心脏不好,但还是尽心尽力的伺候大孙子,希望他有出息。可能是想起奶奶对他的关心和疼爱,这名学生说着说着就哭了,还保证说以后再也不违反学校纪律了,要好好学习。其他四名学生也主动跟我诉说家庭情况,保证以后一定改正错误,约束自己行为,只要不给家长打电话,怎么惩罚都行。我见好就收,说只要他们遵守承诺,我一定信守诺言。我罚了他们做一周的班级卫生,不用督促,他们做得非常认真。在以后的学习中,虽然他们偶尔还会犯错,但都不出格。
  其他老师都惊奇地说:“你们班五大金刚改邪归正了呀!” 我笑笑,他们是“问题”学生,但绝不是坏孩子,只要以情感去感化他们,让他们的心灵受到触动,他们一定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正。更值得欣喜的是,中考的时候,他们都考上了高中,有一个还考进了重点班。
  二、晓之以理,以理服人
  在教学工作中,要想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一定不要站在学生的对立面,在组织班会活动时,我一直跟学生反复强调,老师不是生来就是整学生的,而是来帮助学生的。我用亲身经历告诉学生,好好学习最终的受益者就是自己——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赡养父母,养育子女,不用像我们的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工作,农闲还要背井离乡出去打工。我们的学生大多是农村孩子,对我说的话有亲身的体会,所以更容易接受。当他们犯了错误需要请家长时,我一定事先将要告知家长的内容先告诉他们,不给他们造成我会当面不说背后向家长告状的感觉,这样讲道理更容易以理服人。
  当然,对待个别耍赖的学生,以理服人也要讲方法策略。比如,刚送走的毕业班中,有这么一个学生,他容易冲动、认死理,和同学相处时,动不动就拳脚相加。说起来,他不是那种特别霸道、厉害的孩子,打起架来并不一定是别人的对手,但就因为他的固执、爱动手,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打交道,导致他在班里比较孤立。而且每次和别人打架,他自己哭得最凶,觉得受了天大的委屈,把错误都推到别人身上,对自己的错误却百般狡辩,说不管自己的事。我分析了他的情况后,跟他说,你和别人打架,别人有错我去批评,你想一想,你有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每次,我把他自己说的不好的地方让他写下来,几次过后,我把他自己写的错误让他自己看,然后给他讲“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道理,给他讲什么叫“退一步海阔天空”,给他讲冲动将带来怎样不利的后果……这样,在他犯错误的时候不着急责备他,引导他自己去思考自己的行为,经过的次数多了,他意识到自己的固执带来的不良后果,性格温和了很多,和同学们也能和睦相处了。
  遇到这类特别会耍赖的学生,一有错误,就推卸责任,不承认是自己的问题,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对待他们就需要做好记录、确认的工作,让他们在记录中清楚的认识自己所犯的錯误。当然,记录时不能仅限于错误,当他有了成绩和进步也要及时记录在案,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并发扬光大。
  三、导之以行,以行正人
  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在以情动人的基础上以理服人,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行为,用实际行动去告别“问题”。
  走上教师这个岗位后,我和几个从事同行业的初中校友,不管教什么学科,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行为——上课不看教案。为什么?因为这节课,讲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怎么突破,习题在多少页,我们都烂熟于心。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我们在初中阶段有一个共同的老师,是他用自己的行为告诉我们,好的老师应该是什么样子。
  我讲自己这个案例,是想说明教师本人品格的高尚有利于对学生言传身教。“问题”学生有他们的缺点和问题,是因为他们的身边缺乏那些正能量、能够影响他们行为的良好榜样。所以,教师在一线教学工作中,首先严格要求自己以优秀人物为榜样,努力做到爱岗、敬业、品德高尚,只有自己品行端正,才能以行导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当然,仅仅靠行为影响不会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还要建立规则,用规则约束“问题”学生,让他们明白规则的重要性,明白不遵守规则是要受到规则的处罚的。比如,为他们制定一个整改的计划,定期地谈话,定期地写思想汇报,定期地总结一段时间以来的得失,定期地征求各科老师的意见……总之,用各种办法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已经得到改正的良好行为长久的保持下去,否则,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效果流于形式,就失去了教育的效果和意义。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每个学生都蕴藏着他独特的个人潜能,教育的责任在于把它挖掘出来,把它发扬光大,以不断提升他的生命意义。”因此,对待”问题”学生,我们一定要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风格,让其明理,从而端正其行为。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李秋玲(1977-),女,汉族,甘肃省古浪县,大学本科,教师,一级教师,中小学语文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12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