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课提高化学实验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实验是探究化学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主要方式,同时,它也是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重要工具。所以,实验对于化学教学意义重大。然而,随着学生知识的沉淀和思维的成熟,高中实验为了配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也变得“难以理解”。针对此,为了辅助学生学习化学实验,获得化学知识,本文进行了有关化学实验微课的研究。
关键词:高中 化学 微课 实验 有效性
因为高中实验是一种实践性和综合性极强的知识探究活动,所以,提高化学实验的有效性,就意味着学生深刻掌握了化学知识,增强了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强化了综合分析和推理的能力。而面对时间少、任务重的高中化学教学处境,又如何提高时间少之又少的实验的教学有效性呢?此时,教师就需要引入微课这样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借助微课短小精悍、可重复观看、直观详实的特性来丰富实验教学,提高化学实验的有效性。
一、组织演示实验微课,提高实验能力
实验是化学原理的认知过程,可以辅助学生深刻理解化学知识。但是,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复杂性。这两种特性经常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所以,在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制作演示实验的微课引导学生观看,让学生熟知实验的过程、熟记实验的注意事项,从而从容地进行化学实验,正确操作实验,提高实验能力,继而提升化学知识学习能力。[1]
例如:在进行“碘的萃取”实验教学时,由于其过程比较复杂且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而为了避免学生在实验中发生不必要的麻烦,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首先,我播放了提前制作好的演示实验微课,引导学生观看学习。即第一步,介绍实验原理,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并有重点的去观看实验过程;第二步,介绍实验药品和仪器,为后面学生自主进行的实验操作做准备;第三步,操作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学习并记录,包括:捡漏、装液、振荡、静置分层、分液(取上下层液体)、回收、清理仪器整理实验桌。第四步,点明注意事项。其次,引导学生回忆微课,帮助其串联实验过程;再次,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此时,我会同步播放微课,避免学生出错。而在整个过程中,通过演示实验微课,学生既理解了此实验的目的,掌握了碘萃取的知識,又深刻记忆了实验过程,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可见,组织演示实验的微课,可以从感官上刺激学生,促使学生深刻理解实验,继而提高实验能力。
二、开展探究实验微课,强化化学思维
在素质教育下,探究实验成为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方式,它是指学生针对某一化学知识提出猜想,然后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继而得出结论的一种实验方式。而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透彻理解化学原理或者现象。但是,由于目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较低,所以教师需要借用微课,用探究实验微课具体展示探究的过程,辅助学生学习,进而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强化化学思维。
例如:在进行“胶体制备及性质探索”的实验教学时,为了提高学生独自探究的能力,强化其化学思维,我开展了探究实验的微课教学,展示探究思路。第一步,提出探究问题。1.所制产物中是否含有Fe(OH)3胶体;2.滤纸可否用来分离CuSO4液体和Fe(OH)3胶体;3.氢氧化铁胶体的电泳;第二步,根据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找出实验原理。即FeCl3+3H2O?Fe(OH)3+3HCl。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具有丁达尔效应和电泳现象。第三步,解释实验需要的药品和仪器,如Cu(OH)2溶液、FeCl3饱和溶液、泥水、电子激光笔等;第四步,演示Fe(OH)3胶体制备的过程。第五步,依次回答问题。在获得Fe(OH)3胶体之后与CuSO4溶液和泥水比较,回答问题1。具体操作为:将盛有CuSO4溶液和Fe(0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然后,又依次介绍了如何探究问题2和3。而在整个微课过程中,学生形成了探究实验的基本思路,对化学实验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并强化了化学思维。可见,微课确实能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三、进行合作实验微课,增强创造能力
受实验器材的限制,我们没有办法给学生提供独立探究的条件。所以,实验课基本上是以合作实验的方式进行的。而合作实验除了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的劣势之外,它还具有独立实验不可比拟的优势,如学生可以发展合作精神,可以发散化学思维,能够增强创造能力等。但是,目前学生合作的能力并不高,无法做到有序的分工协作,实验效率较低。而为了增强实验的有效性,我引入了合作实验内容的微课,引导学生学习,以提高实验效率,提升学生创造的能力。[2]
例如:在进行“探究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实验教学时,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创造能力,我组织学生观看了合作实验微课并引导学生学习合作实验探究的方式。而观看之后,学生模仿其方式进行了实验。如甲实验小组:首先,他们针对实验题目进行了讨论,在讨论中将题目分解成三部分,即“离子”、“反应”、“条件”;剖析完之后,学生又进行了分析,构建实验的框架,即学生先找到了能够用于实验的会发生离子反应的物质,如酸、碱、盐;之后讨论了实验中用到的原理,即Cu2++2OH—=Cu(OH)2↓,OH—+H+=H2O,CO32—+2H+=H2O+CO2↑;然后成员将小组又细分成三个小分队,确保每个人都能参与实验,发表意见。如第一小分队,他们负责组织Cu2++2OH—=Cu(OH)2↓这一实验原理的实验,在实验中,有人负责操作,有人负责记录现象,有人负责总结得出离子反映条件。而在整个过程中,相较于之前的合作实验,学生操作的过程井然有序,每个人都参与意见,不仅为实验贡献了力量,而且发散了思维,增强了创造能力。可见,微课可以提高合作实验效率,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面对化学实验这一科学、复杂的探究活动,单纯依靠书本讲解和学生的懵懂探究是无法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的。因此,教师必须引入微课,充分利用微课重复观看、生动具体的特性来逐步提高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与此同时,微课的跨时空性还能减少课堂时间的浪费,极大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亭霞.微课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59).
[2]马伏清.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分析[J].赤子,2018,(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32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