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渗透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辅助学校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初中教学的主要目的。国家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倡导“德育为主 管育为辅”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教育中要注重德育和管育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将有效的班级管理与德育教化有机结合起来,开辟班级管理的新模式。本文就渗透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初中 德育
  学生的道德教育也越来越重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学生的道德教育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教育部对于中学生的道德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初中老师要精心地设计激励策略,通过激励策略的有效实施,顺利开展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传统的德育理念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中学生道德培育要求,必须采用创新性的德育理念去开展德育工作。当前初中生德育教育中还存在着哪些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一、初中生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初中生的德育教育不够重视
  初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一般情况下都能够辨是非、明事理,还具有一定的自律能力。然而,他们的心智还不能够说是完全成熟,初中生正处在一个成长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有时遇到一些事情,情绪会出现大起大落,甚至有些偏激。老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部分学生将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课程的学习中,认为自己又不犯错误,老师所强调的道德教育与他们无关。可见,部分学生对于老师所要开展的道德教育不够重视。[1]
  2.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容易被忽视
  初中老师会把主要精力放在班级的综合管理上面,除了关心学生的每次的考试成绩,还要处理班级内的繁杂事物,从而容易忽视班里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由于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一样的成长环境,所以班级里每一个孩子的性格和心理都会有很大的差异。老师在开展道德教育时很可能会忽略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而给老师对于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2]
  3 .激励策略中的奖惩制度落实不到位
  就目前的初中生道德教育的情况来看,老师只是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了表扬和肯定,对品行较差的学生进行了批评教育。优秀学生并没有得到什么物质奖赏,也没有什么荣誉证书,或者老师由于事务较多,没有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表扬。长此以往,造成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参与度不高,德育教育并不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二、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策略
  1.拓宽德育基本内容
  (1)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由于初中院校毕业压力较普通高中略小,从而导致大量后进生思维错误,缺少坚定的奋斗目标,认为踏入职业院校已经判定未来毫无作为,自信心丧失。同时,家长以及外界的责备导致深深的挫败感,学习兴趣完全丧失,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道德素养愈發败坏。甚至有时做出危害社会秩序的事情,违反法律法规,打破道德红线,成为社会的淘汰者。由此,教师应当给予这类学生足够的自信心,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单独为这类学生布置难度较低的作业,从基础知识抓起,逐渐提高学习成绩,给予其自信心,其次,课余时间陪伴学生,通过加深交流,理解学生的内在想法,消除其负面情绪,最后,教师可以举办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在寒暑假期间进行社区卫生治理,组织学生拜访孤寡老人,组织学生前往山区看望贫困儿童等,利用现实情况冲击学生的内心,促使其了解到自身的不足。[3]
  (2)加强法制教育
  通常,法制教育课程只流于形式,绝大多数学校发放法律知识手册便草草了事,学生并未深入学习到法律的权威性。由此,初中院校管理者可聘请法律院校教师,定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邀请全校师生参加,尤其安排心理健康以及行为习惯有问题的学生,要求其根据讲座内容发表看法。做到知法守法。此外,密切注意后进生在校园里的种种表现,力求防微杜渐,把可能发生的打架斗殴等严重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4]
  2.发挥活动育人的功能
  成功是激发自信心的关键,有助于促进后进生努力学习。教师要想真正转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以及的与素养,令其感受到成功的趣味是重中之重。由于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日常表现不突出,导致其几乎没有品尝过成功的滋味,卷面的不及格分数以及教师、家长的主子额,导致挫败感愈发浓厚。由此,教师应当促使学生相信自身具有不亚于尖子生的潜力。
  初中学生的学习时间较短,精力旺盛,而且对于学习的厌恶导致其不愿过多待在校园之中,容易不如错误道路,打架斗殴等不良现象频繁发生。由此,教师更应当注重排解学生的精力,通过其他事物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除教学活动外,娱乐活动也必不可少,手工活动、球类比赛等均能到的转移目光的效果。
  3.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
  (1)引导学生学习道德规范
  由于日常学习主要以语数外等科目为主,德育知识渗透较少。因此,教师应当在授课过程中掺杂正确三观知识,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分辨善恶、对错,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
  (2)培养学生道德情操
  德育转化工作不仅要提高学生对德育知识的了解,更要促使其体现出实际意义。因此,教师可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身体力行,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懂得尊师重道,保护环境。
  (3)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目前,随着互联网普及,绝大多数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极差,每天沉迷于手机或者计算机,甚至于熬夜玩游戏。因此,教师应经常要求学生早睡早起,按时吃早餐,晨跑等良好习惯,同时,养成随手捡垃圾的美德,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彭群芳.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有效性——谈德育的精细化[J].新课程(中学),2016,4).
  [2]李坤霖.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初中德育工作效率[J].教育观察,2018,(4).
  [3]胡骁.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有效性——谈德育的精细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2):12-13.
  [4]张兵.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有效性——谈德育的精细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34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