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字材料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8-062-1
加里·D·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中提到:“要做一个有效的教师就需要把关键和辅助的教学行为精心安排和组合成有意义的模式,以达到特定的目标。”看似简单的话但在教师平常的操作过程中却是纷繁复杂。仅高中历史教学中有关史学材料的有效运用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根据文字材料的作用,把他们分成解读性文字材料、补充性文字材料、架构性文字材料三种。以下将以人民版历史教材必修三第一专题第三节《宋明理学》一课为例重点探讨这三种史学材料在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一、微材料 微解读
解读性文字材料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运用是最为普遍。通过此类材料我们可以直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文本中的某一内容。此类材料基本上比较浅显易懂,不能因为它的增加反而增加了教材文本的难度或是把问题复杂化。例如人民版历史教材必修三第一专题第三节《宋明理学》一课中首先要学生理解“理学”的概念。教材关于“理学”概念解读中涉及佛道教思想但不是本课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如果深入探讨会偏离本课的重难点,我们在设计时可浅尝辄止,使用的材料要简单并能解决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可,可用“微材料”进行“微解读”。所以在设计上可以如下处理:出示材料一:朱熹曾说过:“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出示材料二:禅宗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中所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用材料中的“月印万川”解读“理”的第一层含义。根据这个文字材料可再次引申,在课堂设计时可以配合如下操作:运用多媒体在幻灯片上呈现多张月亮的照片。让学生总结出在江河湖泊中的月影实则是天上一月亮所摄,帮助理解万物之本源的内涵。又因为朱熹在探讨万物的本源,根据第一节《百家争鸣》的学习,学生即刻明白这已经融合了道家的思想。在探究朱熹“月印百川”这个典故的由来,乃是禅宗永嘉大师所言,这也说明理学的由来中带有佛家之思想。通过这个典故我们可以让学生形象的感觉到“理”是什么,也简单的感受到“理”吸收了哪些流派的思想。轻松得出理学的第一层含义:理是万物的本源,融合了佛道思想。
这个过程中,我们出示的文字材料要采用“微材料”,就是注重材料的小、精、形象、直观,解读时即可“微解读”,不必深挖而脱离重点,解决问题即可。这种材料的出现重点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二、重补充 破疑难
补充性文字材料,顾名思义它的出现是为了化解本课的难点或是重点,而教材中有关此类材料并无提及。既然是补充型材料,此类材料不一定是短小精悍的几句话,为解决问题的需要,有时候可以是大段文字。但如何处理上课时间和补充材料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关键。崔允漷在《有效教学》中提到:“在特定的时间内,如学期或课堂时间,必须大致明确活动的总体时间长度。”所以补充性材料不能花费课堂过多的时间,如何恰到好处得运用此类材料很关键。例如《宋明理学》一课中“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这些比较深奥的理论解读让教师很是费神。方法论“致良知”是王阳明对“心学”的一大贡献。人民版历史教材必修三第一专题第三节内容有如下的解释:“灵明”就是天理,就是本心……学以致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在讲授新课时,学生容易提出疑问:“为什么把握“理”就把握“良知”就可以了呢?王阳明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致良知”的内涵呢?所以我们可以如下操作:第一步根据查阅到的材料整理出王阳明发配到龙场的经历。第二步课前5分钟以补充资料发放给学生,先让学生用2分钟阅读。第三步在课堂上到这个部分时教师简单涉及这段经历,学生即可明白。
经过老师整理和高度筛选再形成需要的文本,提前发给学生预,这类补充性质的文字材料在课堂上稍作利用,可以化疑难为简单,对难点突破有事半功倍之校。
三、理思路 架结构
我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也会碰到如下情况:前后两框内容无法梳理出一个体系,或者某些文本内容很难理解出前后关系。此时架构性文字材料的有效运用就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帮助理清教学思路,架设教学结构。例如《宋明理学》中“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中有一难点“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如何解读这句话,颇费功夫。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会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不是程朱理学的提出,而是心学的出现?为什么心学是理学的发展?如果从教材文本上去寻找答案很困难,所以我们最好寻找一些可以解答这个疑难问题材料,同时能够架设出“程朱理学发展到陆王心学”这个结构体系。此时,恰当的文字材料就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我们可以如下操作:第一步用幻灯片展示:王阳明早年信奉朱熹学说“格竹”一事。第二步教师通过解读并对这段文字进行发挥。说明朱熹“学习理(外在的理)”——体悟理(格理)——把握“理(转化为内在的理)”这个过程还是存在问题的。朱熹虽然解决了“理”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但是在体悟“理”这个问题上,通过王阳明“亭前格竹”这段文字材料的解读,朱熹的方法是不现实的,不具备操作性。而王阳明“致良知”理論的提出,正好弥补了程朱理学的遗憾。因此,心学解决了理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亭前格竹”的文字材料的出现,在解决本课疑难点和疏通文本结构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特别是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挑明了程朱理学的问题,又突出了心学在理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意义。
总之,有效运用材料就要明白需要的文字材料在这个位置上发挥怎样的作用才是关键,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有助于实现有效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50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