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如何构建棒球课程教学体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前高校棒球课程主要采取身体练习的方式,基于充分合理的体育教育与锻炼,将增强体质、提高体育素养作为主要目标,公共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为了保证高校棒球课程教学效率与质量,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据此,本文主要从教学目标、内容、模块与评价的角度构建棒球课程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校 棒球课程 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8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3(b)-0081-02
1 高校棒球课程开展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少数高校已经开设了棒球课程,但是大部分依旧主要以体育俱乐部或社团形式存在。只有极个别的学校将棒球课程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教学,完善了教学内容,并多元化教学模式与方法。而这些院校内部还会举办一些棒球或者垒球联赛,在此形势下,开设棒球课程,能够吸引很多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还有少数高校开设了垒球选修课程,也备受欢迎,吸引了大量学生切身参与到棒垒球运动项目中,并在高校中产生了一定影响。对此,我国其他高校应积极借鉴相关经验,吸收教训,就自身实际情况,快速加入到棒球课程设置中去。
2 影响高校棒球课程开设的因素
2.1 学校支持力度不足
通过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部分高校教师比较喜欢棒球运动项目,而且期待学校可以开设棒球课程,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棒球课程教学难以顺利开展。这主要是由于一些学校认为棒球运动具有危险性,担心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受伤,以及棒球击球的时候存在明显的不稳定性与不可靠性,很有可能会威胁场外人的安全,所以直接选择不开设棒球课程。
2.2 场地器材条件有限
因为棒球运动项目的场地与器材要求比较特殊,所以也在某种程度上被称之为是贵族运动,其中球棒、手套、硬球等的价格都明显高于其他球类器材许多倍,也正是由于器材昂贵,直接打击了多数高校开设棒球课程的想法。
2.3 师资力量相对匮乏
受历史因素影响,棒球运动在我国并未实现大面积普及,群众基础太过薄弱,棒球发展也十分缓慢,各高校并没有专门配置可以胜任棒球课程教学的教师,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对棒球运动水平的提升造成了严重影响,进而阻碍了棒球运动的正常有序开展。
3 高校棒球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3.1 教学目标
在棒球课程教学中,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是棒球课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选择棒球运动进行锻炼的重要保障。棒球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基于五个角度构建,其一,运动参与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棒球运动积极性,形成自主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其二,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棒球运动相关理论知识、竞赛规则、基本技术、基本战术以及运动创伤处理方法;其三,身体健康目标,以棒球课程学习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力量、柔韧、反应力等相关身体素質,促使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得学生实现综合发展;其四,心理健康目标,基于棒球课程学习实现学生心理状态的改善,树立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运动过程中,切身体验棒球运动所带来了乐趣;其五,社会适应目标,通过棒球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素养与团队合作能力,学会正确处理竞争和合作之间的关系。
3.2 教学内容
棒球课程是一种新兴的体育项目,其教学内容的构建,需要严格遵守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相关原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推动学生实现综合发展,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3.2.1 理论体系
就相关目标和性质角度而言,高校棒球课程学习的具体需求为依据,基于多学科角度对棒球理论教学体系进行深入探究,其中理论教学应包含棒球的起源与文化背景,棒球运动的价值,棒球运动的规则等等。构建基于棒球文化和比赛的知识体系,充分了解棒球健身真实意义,并熟练掌握棒球运动锻炼与恢复的有效方式,促使学生充分了解棒球运动规律,切实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以便于自我指导身体锻炼,以此构建健全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学习意识到行为的升级转换,进而才能实现学生棒球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培养的目标。
3.2.2 技术与战术
现代化竞技棒球运动基本技术主要有投球、传球、接球、挥棒、跑垒。竞技棒球基本技术比较多,而且技术与战术配合度要求比较高,但是竞技棒球教学与高校棒球教学不一样,高校棒球教学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棒球运动特性和高校体育课时,棒球课程技术应侧重于传球、接球、挥棒击球,而棒球技术学习应以比赛为基础开展,将投手从投球到击球员挥棒击球以形成跑垒当作课程教学基础内容,并以进攻战术配合、防守战术配合为辅助,全面构建完善的棒球技术与战术体系。
3.2.3 课程考核
高校棒球课程考核的关键在于棒球基本技术与比赛规则,课程考核是实现教学目标并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方式。棒球课程考核目标包括两方面,其一,为了考察学生对学生知识意义构建的深化,以及课程目标实现的程度;其二,为了检验并优化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健全教学过程,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3.3 教学模式
构建棒球教学体系主要是进一步适应目前《纲要》的相关精神要求,即学校教育总体要求与体育课程规律相符,面向所有学生开设各种形式体育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实践教学中融入理论知识,通过各种形式与现代化教学方式,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内容,扩大体育知识面,提高学生认知水平与能力。其中,理论学习的目标是促使学生了解棒球文化与竞赛规则,而教学竞赛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让学生充分了解棒球比赛的开展形式。在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技术之后,以教学比赛为辅助,既能够提高学生的棒球运动参与积极性与自觉性,又能够促使学生了解熟练掌握基本技术、技术与战术相配合对比赛的影响,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基本功、技术、战术配合的时候,才会更加认真努力,以此形成良性循环。而所有技术与战术使用,都是围绕比赛开展的,使得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体会棒球运动的娱乐性与吸引力,才能够更加喜欢棒球,坚持锻炼,为培养终身体育理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3.4 教学评价
3.4.1 教师对学生评价
棒球课程教学评价主要是通过考核内容、方法、评分标准进行。棒球课程考核内容则是以技术考核与理论考核为主,技术考核内容则主要是基本技术考核,占据总成绩的2/5;理论考核采取闭卷形式,考核内容为棒球文化、规则、损伤防治等,占据总成绩的1/3;身体素质考核是为了督促学生自主锻炼,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占据总成绩的1/5;平时成绩考核则主要针对学生出勤、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占据总成绩的大约1/10。
3.4.2 学生对教师评价
对教师评价主要包含学生对教师授课评价,专家与同行基于观摩课程加以评价,遵循百分制原则,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内容、方法、效果进行评分,并提出相应有效建议,然后由相关部门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以此督促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4 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高校棒球课程教学体系,需要切实体现出文化特性与健身特性的有机结合,围绕课程目标,体现以人为本原则,并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熟练掌握棒球理论知识和技术,体会棒球运动所带来的乐趣,使得棒球运动项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现大范围推广与普及,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供有力帮助。
参考文献
[1] 王丽娟.浅谈高校特色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6(16):94-95.
[2] 罗钊.普通高校棒球课程教学中比赛教学法的运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33):72-73.
[3] 高富贵.北京高校棒球课程开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1):160-16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69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