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的实践、问题及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打开国门,主动开放,积极参与全球供应链分工,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逐渐由全球供应链的重要参与者、受益者发展成为重要贡献者。但在参与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分工中,包括美国在内的跨国公司是全球供应链的主导者,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在当前全球供应链面临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严峻挑战的形势下,中国应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力争在优势产业领域形成中国主导的全球供应链分工新格局,为维护全球供应链体系的稳定和高效运转做出贡献,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全球供应链 全球价值链 供应链安全 国际分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中国参与全球供应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在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中的地位逐步提升,逐渐由全球供应链的重要参与者、受益者发展成为重要贡献者。尽管近年来受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摩擦和争端上升影响,经济全球化进程有所放缓,国际分工格局正在重塑,但全球供应链分工体系已经形成,趋势不可逆转。这要求中国展现大国担当,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推动企业深入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构建中国企业主导的全球供应链分工网络,提高全球供应链安全水平和参与全球供应链规则制定的话语权,打造全球竞争新优势。
  一、全球供应链的内涵及发展趋势
  (一)全球供应链的内涵
  全球供应链(Global Supply Chain)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将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分散的环节有机整合起来,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及服务等全流程协同的经济组织形态。在数字经济时代,全球供应链的内涵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客户需求驱动。全球供应链以客户需求为起点,供应链核心企业根据客户需求,实施供应链计划、协调和控制,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供应链网络运营体系,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确保更具有弹性的用户体验,提高客户满意度。
  二是全球配置资源。全球供应链是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重要载体。全球供应链的核心企业通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电子商务平台等形式,整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有效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产品的研发设计、加工组装、物流和销售等供应链环节的组织和配置,实现全球供应链的有效运转。
  三是大规模协同。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泛在、高速、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成为全球供应链重要的基础设施,供应链组织形式向平台型企业主导延伸,平台使全球供应链协同与整合的高流动性、高依存性大幅增强,协同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从过去的企业间、产业间有限环节、有限流程协同走向跨行业、跨区域、跨国界的大规模供应链协同与共享。
  (二)全球供应链发展趋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加速演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形成了数字化、平台化、服务化等新趋势和新特点。
  一是全球供应链正迎来数字化变革。在数字经济时代,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推动供应链发展到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新阶段,全球供应链迎来数字化变革。数字化供应链(Digital Supply Chain)是對传统供应链的变革,其以客户为中心,以数据为核心要素,将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客户)、物流运输商及服务商、零售商以及相关金融机构进行垂直一体化整合,构成一个可视化、透明化的供应链网络,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供应链相关企业与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共享,以及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整合、优化和协同,消除了整个供应链网络上不必要的运作和消耗,促进了供应链高效运转,有利于实现降本增效、提质升级、协同创新。相关资料显示,有效的数字化供应链整体能够推动企业收入增长10%,采购成本下降20%,供应链成本降低50%。例如,许多世界500强企业开始使用区块链技术来打造更高效的采购合约系统。
  二是供应链平台成为全球供应链的新形式。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供应链中应用程度不断加深,全球供应链的组织形式从原来以跨国公司主导逐步向平台型企业主导延伸。以平台型企业为核心的跨行业、跨区域、跨国界的产业供应链平台,通过协同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企业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聚合供应链交易服务业态,突破时空限制链接全球资源,构建紧密合作的全球供应链网络,实现一体化供应链运作,辐射带动越来越多上下游企业向规模化、集群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例如,在钢铁行业,国内最大钢铁电商平台——找钢网利用互联网搭建供应链服务平台,横向整合供应链,利用平台大数据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物流、仓储加工等供应链综合服务,不仅帮助钢厂精准了解市场实际需求,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而且实现了钢铁产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提升了钢铁供应链效率。
  三是全球供应链服务外包趋势不断增强。随着供应链在企业间、产业间、国家间扩展和延伸,影响供应链质量的因素更加复杂,对供应链服务、供应链金融和供应链管理方案的需求日益增加,促进供应链服务外包快速兴起,供应链服务业态创新发展成为全球供应链发展重要趋势。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包括企业内部运营、企业服务、供应链管理在内的全球业务流程外包市场规模结构分配中,企业服务外包约占42%;运营外包占23%;供应链和需求管理外包约占35%。全球业务流程外包(BPO)市场主要分布在北美和西欧,其中北美是最具潜力的BPO市场,BPO收入约占BPO全球总收入的60%以上。亚太地区BPO收入虽然仅占全球总收入的15%左右,但是BPO增长最快的市场。全球供应链服务外包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提升了供应链服务高效性、专业性、及时性。   四是全球供应链安全受到各国广泛关注。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持续推进,区域经济贸易协定不断升级,供应链管理也从国内企业间协同合作发展到区域或全球企业间协同合作模式,全球经济进入供应链协同时代。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来自不同地方的中间产品和服务经由全球供应链进入成品生产,全球供应链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接近80%,其中包括约12万亿美元的中间产品和服务贸易。随着全球供应链日趋复杂,企业面临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政治风险、恐怖袭击等系列风险与日俱增,供应链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家和企业关注的焦点。例如,2012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签发了《全球供应链安全国家战略》,该战略主要有两大目标:一是促进商品的高效和安全运输,即促进合法贸易及时而高效的流动,同时维护和保障供应链,使之免受不正当的利用,并减少其在破坏面前的脆弱性。二是培养一个有弹性的供应链,即一个准备应对且能承受不断变化威胁和危害,并可以从中断中迅速恢复的全球供应链系统。2013年,美国又对《全球供应链安全国家战略》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强调通过制度和措施加强全球供应链系统的安全、效率、弹性活力。与此同时,美国各级政府、国会、军方等也纷纷强调供应链安全,如2018年4月18日,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发布拟通过防止通信供应链的国家安全威胁的新规,禁止使用普遍服务基金(USF)采购对美国通信网络或供应链构成国家安全威胁的商品或服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贸易保护正成为全球供应链的最大威胁,近年来随着贸易保护不断升温,全球供应链面临的危险不断增大。例如,当前正在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战正在威胁全球供应链。高盛发布的报告显示,中美贸易战使得两国都改变了贸易政策,这些政策转变可能会对过去25年以来全球已经形成的供应链体系造成较大冲击。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动融入全球供应链的实践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主动打开国门,不断开放国内市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逐步使中国制造、中国经济成为全球供应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打开国门开放国内市场,积极参与全球供应链分工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中国对外开放开始从兴办经济特区向开放沿海、沿江乃至内地由点到面地逐步铺开。先后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建立了一大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以此为载体,充分发挥劳动力丰富廉价的比较优势,大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主动承接亚洲“四小龙”、日本、美国、欧洲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非核心技术工序和零部件生产,并通过“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的形式,从制造业低端环节融入全球供应链分工体系,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区形成了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成为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生产网络的重要节点。到20世纪90 年代中后期,我国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凭借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完善的产业供应链配套能力,通过不断扩大行业开放,已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2010年以来,中国每年实际使用外资都超过1100亿美元,连续20多年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截至2017年底,中国累计吸引外商投资企业超过90万家,在华投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超过2800家。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已把中国作为其全球供应链采购、生产、组装和运输的中心。
  與此同时,中国全方位发展对外贸易,积极拓展参与全球供应链分工的广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积极履行关税减免承诺,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5.3%降至9.8%。其中,工业品平均税率由14.8%降至8.9%;农产品平均税率由23.2%降至15.2%。特别近年来,中国主动扩大进口,多次下调汽车、药品、部分日用消费品等进口关税,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推动更多国家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例如,在平行汽车进口方面,我国已在上海、深圳、天津等17个地区开展汽车平行进口试点,2017年全年汽车海关进口量为121.6万辆,其中平行进口汽车为17.2万辆,占汽车进口总量的14.2%。2018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一步把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在了一起,为全球企业带来了机会,拓展了企业海外供应链合作模式。
  (二)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推动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供应链资源配置
  对外直接投资是全球供应链发展的基础。2000 年以来,在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倡议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境外投资活动,延伸中国制造供应链,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一方面,中国依托优势产业产能基础,推动一批钢铁、水泥、有色、汽车、机械、纺织、化工等中国企业在境外建设生产基地,以产业链配套、供应链协同等方式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在更大范围、更大空间配置资源,推动全球产业链高中低端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中国支持本国商品、服务、技术、标准“走出去”,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布局,部分中国制造企业已在全球设立研发设计中心、运营中心、物流中心,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体系。例如,在铁路装备制造业,中国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合作,技术装备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铁路装备“走出去”正在逐步从初期的产品和设备供货向设计引领、技术带动、施工建设、运营维护的全产业链、供应链输出转变。此外,以园区输出模式的境外投资,是中国企业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拓展全球市场的重要方式。自2006年中国推动设立第一批境外经贸合作区以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迅猛发展,境外园区建设的覆盖地域范围、涉及行业领域、合作共建模式等得到快速提升。境外经贸合作区已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供应链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截至2017年底,中国企业共在44个国家建设初具规模的境外经贸合作区99家,累计投资307亿美元。其中,中白工业园、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巴基斯坦海尔—鲁巴工业园、马中关丹产业园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带动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促进了中国与东道国共同发展。   (三)推动全球供应链基础设施互通互联,带动更多国家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2013年以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构建全面开放的新体制,继续推动全球化,引领全球供应链向包容、共赢方向发展。其中,最大的贡献就是推动全球供应链基础设施互通互联。中国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对接,筹建400亿规模的丝路基金,发起了已有56个国家参与的政策性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致力于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供应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全球供应链基础设施网络。例如,中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港口建设,完善全球供应链基础设施,促进全球供应链高效协同发展。在全球50大集装箱港口中,中国投资建设的港口约占2/3。中国企业参与经营的港口项目遍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澳大利亚、缅甸、斯里兰卡、巴基斯坦、阿联酋等20多个国家。其中,中国参与建设瓜达尔港,通过“中巴经济走廊”,促进西亚、南亚等海上诸国与中国新疆、阿富汗、中亚等内陆地区互联互通,推动全球价值链发展和供应链联接,促进更多国家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三、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仍未占据主导地位
  (一)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正在提升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供应链条。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正在提升。突出表现在:在创新方面,中国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增长较快,已由2012年的1.91%提升到2017年的2.13%,虽然与美国相比仍有差距,但是差距正在逐渐减小。同时,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2017年中国专利申请量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在区块链领域中,中国2017年申请了225项区块链项专利,远远高于美国的91项。在部分产业领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中心。正因为如此,在2018年5月、7月和8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举行的针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三次听证会上,许多美国行业协会和企业都认为中国是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中国具有优秀的技术工人和强大的供应链,在生产能力方面不可替代,无法把工厂搬出中国。
  (二)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仍处于弱势地位
  尽管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参与度和地位明显提升,但由于长期以来中国主要是通过合同制造、外包代工、外包组装、贴牌生产、跨国采购等方式嵌入全球供应链,融入全球生产、贸易、流通网络中,包括美国在内的跨国公司是全球供应链的主导者,中国企业主要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和低附加值环节。根据Goldman Sachs研究报告,一部苹果手机的利润构成中,美国苹果公司依靠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获得49.4%利润;日本通过提供光学元件和显示面板获得34%的利润;韩国通过提供显示面板、感应模组、存储器等,获得13%的利润;中国仅能配套非核心的玻璃基板、声学部件、结构件、组装等最后获得了4%的利润。同时,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占据技术专利的核心地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17年世界知识产权报告:全球价值链中的无形资本》显示,全球销售的制成品近1/3的价值源于品牌、外观设计和技术等无形资本。中国虽然专利申请数量居世界首位,但是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专利较少。在汽车、新能源、通信、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基础专利基本上都是国外大公司尤其是美國公司掌握。中国企业每年要交纳大量的知识产权许可费,2017年中国对外直接交纳的知识产权许可费达到286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支付占中国对外支付知识产权使用费总额的1/4。在通信领域,中国很多智能手机厂商的利润远低于对外付出的专利费。
  (三)中国构建主导的全球供应链仍面临诸多挑战
  尽管中国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和“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深入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构建主导的全球供应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机遇,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供应链龙头企业。从全球具有竞争力的跨国大企业发展情况看,全球各行业领先企业均为供应链运作的佼佼者,作为供应链上的链主企业,能够整合、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如在农业领域,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和法国路易达孚四大粮商通过打造纵向一体化的供应链,整合从农资、农场种植、粮食物流、食品生产和销售等环节,掌控了全球80%的粮食交易量。在工业领域,日本丰田、韩国三星、美国苹果等国际巨头,都是依靠稳定、高效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帮助企业整合全球资源,在行业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相比之下,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相对不高、供应链竞争力较弱。在2018年“Gartner供应链25强”排名中,中国无一家企业入围,凸显了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相对不高的困境。同时,由于中国各行业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导致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合作深度不足,供应链不协同的问题突出。例如,在制造业供应链中,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企业以加工贸易为主,大多数制造企业经营规模和专业化协作和国际同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国内企业之间比较细致、紧密的分工协作主要发生在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之间,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较弱。而在以大企业为中心的分工网络中,核心企业多为跨国公司。这导致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能力不强,供应链库存高、交货时间长、反应欠灵敏,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二是企业“走出去”合作意识薄弱、协同性不强。长期以来,由于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金融企业与物流企业、对外投资企业、外贸企业的协同不够,中国企业“走出去”主要以“单兵作战”为主,企业供应链上下游脱节,“走出去”风险高、成功率低。近年来,尽管随着中国服务业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金融企业、物流企业以及专业化供应链服务企业快速成长,但由于这些服务企业国际经营经验不足,特别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宗教环境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评估,难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的制造企业实现有效协同,势必对构建中国企业主导的全球供应链形成较大制约。   三是供应链基础设施和供应链标准体系不完善。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推动下,中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部分地区交通、信息、通关等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够完善,特别是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物流节点衔接不畅,多式联运仍处于起步阶段,不同运输方式难以有效衔接,也影响了供应链效率。目前,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80%以上靠公路运输,海铁联运仅有2%左右,远低于全球20%、美国40%的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物流绩效指数(2018年)——联结以竞争:全球经济中的贸易物流》,2018年中国物流绩效指数排名第26位,排名前30位国家和地区的物流服务及时性和物流基础设施平均得分分别为4.11分和3.86分,分别高于中国单项得分0.27分和0.11分。同时,目前中国不同行业、不同环节之间的商品、信息标准不兼容,不同标准间数据传输和交互转换的中间型平台缺乏,制约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四是全球供应链风险不断加大、供应链安全面临挑战。一方面,当前全球供应链正面临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中美贸易战不仅影响整个东亚的生产价值链和供应链网络发展,而且会对中国贸易增长形成消极影响,增加全球供应链风险。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地缘政治较为复雜,政权更迭频繁,教派、种族势力斗争不断,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盛行,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使得我国企业在这些地区构建的供应链面临较大风险。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报告评级结果显示,在报告纳入的3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低风险级别(AAA-AA)的仅有新加坡一个国家;中等风险级别(A-BBB)有27个国家,占35个国家的绝大多数;高风险级别(BB-B)有7个国家。
  四、构建中国主导的全球供应链的对策建议
  在全球经济进入供应链协同时代,要紧抓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建设协同创新的供应链,力争形成以“一带一路”为依托的中国主导的全球供应链分工新格局。
  (一)加强中国主导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
  从国家战略角度,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制定国家供应链战略规划,特别是要针对“一带一路”建设,加快研究制定《“一带一路”全球供应链体系建设规划》,明确在哪些领域、哪些行业、依托哪些企业形成中国主导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并系统开展中长期的供应链创新计划、智慧供应链行动计划、全球供应链安全计划、制造业供应链升级计划等一系列计划,为构建中国主导的供应链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培育带动性强的供应链龙头企业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核心地位的建设依赖那些成功“走出去”的中国大企业。要提高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话语权和重要地位,必须发挥领先企业的作用,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竞争、合作与分工。因此,要着力培育一批具有现代供应链运营能力的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运用服务外包、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渠道分销、品牌运营、行业标准等技术和手段,拓展供应链协同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供应链整合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持具有供应链上下游整合能力的跨国企业发展,培育一批主导全球供应链的领先企业,发挥组织、整合、生产和服务功能,带动技术、标准、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增强对全球供应链的整合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参与跨国并购、股权资本合作等方式,获取境外先进技术、研发能力、品牌和国际销售渠道,建立健全全球研发、生产和营销体系,提升产业国际化布局和运营能力。推动物流业、金融业与制造业联动协调发展,将生产、制造、销售和运输等环节与物流相衔接,形成配套服务物流供应链体系和供应链金融体系,不断提升供应链服务“走出去”能力。
  (三)推动优势产业对接并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发展机遇,积极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竞争、合作与分工,深入融合全球供应链体系。一是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所处阶段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产能合作为抓手,加快服装鞋帽类劳动密集型产业,钢铁、煤炭、水泥等产能过剩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优势技术密集型产业向沿线国家转移,通过推动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深度合作,推动“一带一路”产业合作由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环节延伸,打造中国占据主动地位、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全球供应链,形成“一带一路”优势互补的产业网络和经济体系。二是推进“一带一路”沿线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鼓励企业设立境外分销和服务网络、物流配送中心、海外仓等,建立基于当地市场的供应链体系,提高全球范围内供应链协同和配置资源的能力。三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参与跨国并购、股权资本合作等方式,获取境外先进技术、研发能力、品牌和国际销售渠道,建立健全全球研发、生产和营销体系,提升产业国际化布局和运营能力。四是推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的优势产业,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深度参与并引领全球贸易治理,有效遏制贸易保护主义,打破发达国家主导的治理模式。
  (四)探索建立基于全球供应链的贸易新规则体系
  在当前国际经济贸易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背景下,国际贸易规则正在加速重构。在形成国际贸易新规则的过程中,将各国跨国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全球供应链将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要围绕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合作,加快推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和中国服务“走出去”。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着力提高跨境流通中运输、支付、检验检疫等环节的管理效率,提升技术、信息、标准、知识产权等国际化水平,形成与高标准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增强中国在供应链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推动中国从贸易规则的旁观者、跟随者向制定者、引领者转变,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和中国建议,提升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   (五)全方位推进供应链支撑体系建设
  针对构建中国企业主导的全球供应链可能带来的挑战,要强化短板意识、风险意识,着力完善供应链基础设施、技术标准和安全保障三大体系。
  一是加快供应链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强交通枢纽、物流通道、信息平台等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跨地区、跨国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供应链基础设施网络。重点推进铁路、航空、高速公路、航运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形成畅通的对外物流通道。优化物流园区和配送网络,加快城乡高效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升物流配送效率。鼓励各城市加大信息基礎设施建设,完善新一代高速光纤网络,加快建设先进移动宽带网,强化供应链应用支撑能力建设。
  二是加快供应链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则是供应链有效运营的前提。要加快研究制定数据接口、通讯协议、语义标识等基础共性、通用技术标准,加强数据信息标准的兼容,促进供应链数据高效传输和交互,逐步实现供应链相关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形成围绕中国产品供应链、中国企业供应链、中国供应链平台的供应链标准体系。
  三是加强全球供应链安全体系建设。针对中美贸易战等日益增多的全球供应链风险,鼓励企业建立重要资源和产品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提高全球供应链风险管理水平,增强供应链弹性和快速修复能力。研究成立中国全球供应链安全评估机构,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政治动荡、宗教极端主义、产业政策调整、自然灾害等风险因素,建立面向重点国别和产业的全球供应链风险识别、评估、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境外供应链安全预警与防范,提高企业在海外市场的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提升全球供应链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晋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三大特征及对中国的挑战》,《中国对外贸易》2017年第1期。
  2.卢进勇等:《加快构建中国跨国公司主导的跨境产业链》,《国际贸易》2015年第1期。
  3.王领、胡晓涛:《“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构建》,《云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
  4.郭建鸾、闫冬:《“一带一路” 倡议下国际产能合作风险与对策研究》,《国际贸易》2017年第4期。
  5.黄先海、余骁:《以“一带一路”建设重塑全球价值链》,《经济学家》2017年第3期。
  6.丁俊发:《“一带一路”与全球供应链》,《全球化》2016年第7期。
  7.蔡进:《“一带一路”与国家供应链发展战略》,《中国流通经济》2016年第1期。
  8.李文锋:《以现代供应链提升国际产能合作水平》,《开放导报》2018年第2期。
  9.何明珂、王文举:《现代供应链发展的国际镜鉴与中国策略》,《改革》2018年第1期。
  10.关利欣、梁威、马彦华:《现代供应链国际比较及其启示》,《国际贸易》2018年第8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74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