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澳洲大学教育为借鉴的建筑学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变革,对外交流程度也在不断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教学模式的新思维。澳大利亚的大学教育近年来在全球范围享有美誉,它不仅有完善的教育制度、教学管理,在教学运营、校园环境营造等方面也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笔者以澳大利亚的大学建筑学教学模式为借鉴,就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大学建筑学教学模式展开分析和探讨,提出改进和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澳大利亚大学  建筑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038-02
  面对建筑设计市场对多元化、个性化、创新能力等要求的逐渐提高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建筑教育也在不断地尝试改革,近年来的主要改革特征为由单纯的设计技巧训练转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即逐渐由“授之以鱼”转向“授之以渔”的教育模式。建筑学是一门兼具科学与艺术的学科,与其他工科课程相比,自然会更为重视对学生市场艺术修养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师生更多面对面的交流和更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笔者就以在澳大利亚走访期间的所见所闻,对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大学建筑学教学模式展开分析和探讨。
  一、课堂形式
  教学输出过程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而建筑学教育课程的授课模式与其他学科往往有较大差异。主要分为讲课和设计实践课程两种。
  1.讲课
  讲课是最为普遍也是较为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授课方式。在建筑学教育领域,适合应用于通识课程和基础技术课程,如建筑构造、物理、结构等。经过长期实践,讲课模式呈现出课程内容容易僵化、难以控制学生学习效率、难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等等问题。而近些年兴起的“互联网+教育”的模式通过网站(中国大学慕课)、APP(网易云课堂)、微信公众号(雨课堂)等等丰富了课堂形式,打破了时空限制。这些网络应用工具已经可以与传统课堂融合,实现课前预习、课堂签到、讨论、答题、互评、课后作业批改等功能。但由于这些新兴教学手段并不是强制进行,也不会对学生的成绩考核产生影响与压力,所以学生是否愿意积极参与,又是够能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学习过程监督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等作用还有待检验。在这方面,澳大利亚的大学的讲课模式更为成熟和更善于调动学生主动性。首先,教室配备的电子设备会自动录制上课视频,并在课后通过学生系统发送给学生。学生则可以自主选择课堂上课或在线听课。每门课的最终成绩由每次课程作业的得分综合计算出,而不仅仅由期末考试决定。为保证公正性,学生的课程作业分为不同的版本,且作业将在规定的时间由系统发放并要求学生完成提交。而作业的批改、课程报告的重复率检查及打分都是由学生系统自动进行并记录。如此即起到了学习过程监督的作用,也减轻了老师的工作压力。最后在讲授方式上,采用的是作业和考试范围都为讲课范围一倍的原则。也就是说,课堂上老师只讲授重要知识点和搭建知识框架,而其余的知识点学生必须在老师提供的课程资料里自行查找学习并完成作业与考试。这听起来好似很不负责任的教学,但实际结果是大多数学生在昂贵学费的压力下,为了能顺利完成课程都会非常自觉主动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并在过程中掌握了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在课程结束后,学生需要在学生系统上对该门课给出评价和建议,以方便下届同学参考。而老师或者学院可以通过系统记录的资料阅读下载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得分情况等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以总结教学成果和找出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澳大利亚的讲课借助了多功能学生系统、较为高端教学硬件设备、高水平教师等多方面配合协作,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得以实现。但这种方式无形中给予学生较大的学习压力,在激发学生学习趣味方面也仍然有所欠缺。
  2.设计实践课程
  这是设计类学科普遍采用的一种专业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并围绕既定的设计问题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讲解与交流,并不断推进学生的设计。这是一种需要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国内的设计课程一般分为题目讲解、交流讨论、草图评图、最终评图几个环节。澳大利亚的大学建筑学设计课程的设置与国内相似,不同的是它会结合不同的教学设施和研究主题使课堂形式更为丰富与多元化。比如,教室配备数量不等的投影仪、显示屏和插座,不设固定的桌椅和隔墙,所有可移动的桌椅隔墙都可以根據课程的讨论交流需要随时变换组合方式。分隔墙同时可以作为展板钉挂草图,以供老师指导和同学交流。建筑系馆则作为一件大型实物教具来设计和使用,课堂可以根据讲解需要在中庭、户外、走廊或者展厅进行。而课程的最终评图通常以公开评图或汇报的形式进行,并在学院内外张贴宣传海报,邀请其他年级的老师和同学加入旁听。设计课程的题目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会根据老师的研究课题或者当下的社会热点作为议题进行课程设计。而不同年级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课。这样的设置就大大促进了学科内学生的互相交流与沟通。
  通过对比不难看出,教学的基本类型区别并不大。而最大的区别不同在于澳大利亚的大学建筑学授课更善于结合各种软硬件设施来监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更在意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师生交流以及学生互相之间的交流,而这些都从无形中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推动教学模式完成“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转变。
  二、公共环境营造
  大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作为建筑学学生,在大学里除了要学习必需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习与人合作、培养创造性思维等等能力,才能成为拥有较强专业能力的综合性设计人才。在澳大利亚的大学建筑系馆里,别具匠心的公共环境营造也对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起到了一定作用。而这些是国内建筑系馆相对较为缺乏的。
  首先,澳大利亚的建筑学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加入了大量小组作业和小组汇报内容。于是小组讨论和交流成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建筑系馆在公共空间的设置上则给出了相应的配合。例如尽可能多地利用走道、庭院、平台等等公共空间设置学习交流的座椅,并配备足够的电源插座,以提供足够方便舒适的交流空间。在学院内分散插入讨论室,并配备电脑、显示屏、插座等设施以供使用。
  然后,为了激发相互交流与学习兴趣,学院的门厅、各层走廊、各层电梯厅等人流较大的区域均设置木板墙,以钉挂各类学习信息。促使学生每天能及时了解到专业相关的讲座、课程安排、展览讯息、公开课信息、竞赛通知等等。
  最后,由于学生没有固定教室与座位,学院内每一层都会配备相应的公共电脑、自习区域、直饮水、公共厨房及用餐区等等。以此来方便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吸引学生在学院内停留更长时间,从而触发交流、增加学习时间。
  总之,要完成教学模式从“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转变,不单单需要授课老师的努力,也需要从学校软硬件设施配备、校园公共环境设施等等方面共同协作和促进。而大学教育也应该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中考虑如何更有效地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卢峰,黄海静,龙灏.开放式教学——建筑学教育模式与方法的转变[J].新建筑,2017(03):44-49.
  [2]凌洁.设计教学的演绎——以墨尔本大学建筑系馆为例[J].建筑学报,2017(03):85-89.
  [3]徐田子.澳大利亚与中国大学教育之比较[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03):52-53.
  作者简介:
  邹亚(1989.06-),女,汉族,四川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是老年建筑,医疗建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1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