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开学演讲的批评架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育的发展质量关系到国家建设和未来走向,通过语篇形式有选择地把特定社会阶层所积累的表意方式和实质内容向下一代传递。本研究选取2014-2018年耶鲁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学校长讲话为语料,借助Ant conc软件筛选出隐喻关键词,结合架构理论与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对比中美高校开学演讲中的架构使用情况,意在揭示中美两国对于高等教育问题的价值取向、意识形态和心理情感等。
  1. 引言
  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国际间竞争日益激烈,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增强。高等教育的发展质量关系到国家建设和未来走向,其作用不容小视。高等学府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实现教育强国的根本保障。高校开学典礼作为传承和弘扬大学精神重要载体,承载着各个高等学府的思想文化理念和精神文化诉求。高校通过一些列环节的设置来阐述各自的特色思想,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凝聚感和校园文化认同感,并激发其追梦动力等。
  个体发展或社会文化的传承都是符号性的过程,教育因而具有符号性的本质,这也证明语篇分析在教育话语研究中的适用性。教育语篇既要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又要注重知识技能的构建过程。教育语篇有选择地把特定社会阶层所积累的表意方式和实质内容向下一代传递,目的是使学生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表意方式从而实现心智发展。
  作者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架构理论(Frame Thoery)与批评话语分析理论(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为理论基础,对比中美高校开学演讲中的架构使用情况,探索通过语篇构建社会现实的过程。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架构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Goffman(1974)首次将“架构”的概念应用于文化社会学中,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上将“架构”定义为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认知过程。Fillmore将“架构”引入语言学领域,他(1975)认为架构是人们思维过程的心理结构,人们通过无意识的概念架构进行思维过程。“架构”是对场景进行描绘的过程,架构定义词汇的语境意义的同时又激活架构(Fillmore, 1985:222-254)。
  当人们听到一个词时,词汇产生场景便激活大脑中对应的架构,人们通过架构来识别和理解实践,从而赋予出现的话语或行为一定的意义。架构也是一种选择和侧重,选定并突出文本中特定内容,以此达成界定和评价的效果,从而影响受众对事物的理解(Peters, 2003)。 因受到架构的影响,受众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架构所侧重的方面,忽略架构未提及的其他方面(Frederick, 2008)。
  语言、隐喻、架构共同作用构成人们的认知结构。Lakoff(1999:73)指出,人们通过架构和隐喻进行思考,几乎所有思维都是通过隐喻来架构的。表层架构是形式,指由词汇激活的心理结构;深层架构是意义,指主体价值观、道德观和政治哲学。这两个层级共同构建出人类对事物的认知。表层架构可分为隐喻性表层架构和非隐喻性表层架构,非隐喻性词汇可直接激活相关的非隐喻性表层架构。例如“竞争”可以直接激活“竞争架构”。由隐喻性表达词汇激活的架构为隐喻性表层架构。例如在“领先”、“落后”、“目标”、“前进”等词汇共同构建出“行军”架构。表层架构的形成激活深层架构,从而输出言语内隐藏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实现交际意义。
  2.2 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指通过分析话语表面的语言形式特点,结合社会历史背景来考察语言结构背后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揭示语言和意识形态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
  许多研究者倾向采用Fairclough的三维话语分析模式进行语篇分析,即文本、话语实践以及社会实践。与其相对应的步骤是:描写文本的形式特征,解释文本与话语实践的关系,阐释话语实践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Fairclough 1989:26)。Chilton(2005)指出CDA将社会理论和语言学理论结合。Hart(2005)提出认知语言学可以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分析框架。CDA与认知语言学均认同涉身体验的重要性,进行语言研究应该结合情景、社会文化和认知语境。CDA侧重于从宏观层面分析语篇,关注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以及“语篇如何在社会和政治环境中实施、复制权力的滥用、控制及不公( van Dijk,2001:352)”。而架构理论侧重于从认知层面分析语篇,阐释语篇产生和解读过程进行认知阐,即如何通过架构、概念隐喻和心理空间来传达思想和表达意义等。不同的架构承载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对语言的分析不仅止于描述,还应阐释理解和接受语言的认知机制。Langacker ( 1999:376) 指出,要研究语法结构及相应概念结构的动态性,就必然要研究语言与社会互动的动态性;Geeraerts& Cuyckens (2007: 15) 也认为认知语言学应该关注语言与其所在的文化语境和社会间的互动。以上均证明架构理论与CDA的融合是可能且必要的。
  本研究语料为2014-2018年耶鲁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学校长讲话,借助Ant conc软件筛选出隐喻关键词,并识别其架构。本研究仅针对语料中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几组隐喻性架构进行分析,运用CDA理论对比架构类型、架构出现频率、架构侧重点,尝试挖掘隐喻表达的深层架构,目的为揭示中美两国对于高等教育問题的价值取向、意识形态和心理情感等。
  3. 数据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耶鲁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学校长讲话中均存在旅程、植物竞争架构。耶鲁大学开学校长讲话中比重较大的隐喻性表层架构有旅程、植物、商业、竞争架构;清华大学开学校长讲话中比重较大的隐喻性表层架构有旅程、竞争、植物、建筑架构。
  3.1 隐喻架构的对比分析
  (1)同一架构,不同频率
  旅程架构在两校讲话中分别占比33.3%和38.6%。说明两校均认同教育不是一件立竿见影的事情,而是一种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素质、心灵、精神状态的过程。耶鲁大学校长讲话更多的使用了植物架构(28%),认为教育的目的侧重于人格培养和智慧启迪。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激发其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与发展,培养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清华大学开学校长讲话中更多的使用了竞争架构(25.9%),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未来紧密联系。教育拓宽了人脑的跨度,学生作为国家最独特的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经济走向与社会发展情况。   (2) 同一架构,不同侧重
  (1) Anger effectively signals that a goal is being blocked. Fear motivates caution and preparation. Disgust moves us away from things that can make us ill. (Yale 2016)
  (2) As we look ahead, the world needs the leadership of Yale graduates more than ever before. (Yale 2017)
  (3) 同学们,你们的经历说明“上清华”没有捷径,实际上,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没有捷径,唯有实干的作风才能确保你们迈向理想的远方。(清华 2015)
  (4) 在清华,你们将有机会聆听学术大师的教诲,有机会到世界各地交流学习,在更具柔性的培养体系中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成长路径。(清华 2016)
  上述例子均包含旅程架构,美国的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在学习的路上,学生需要摸索前行,在一次次碰壁和跌倒中积累经验。其次,美国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鼓励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承担的是组织者、促进者的角色,只要理由得当,允许学生质疑、挑战老师。从教育者层面看,中国的教育注重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意在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从学生层面看,知识的掌握和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尤为重要。老师在教育构成中充当传道受业解惑的角色,学生需要服从老师的教诲,跟从老师的脚步。
  另外,美国高等学府强调学生的领导力这一素质。美国教育重视对于领导者的培养,Jerome Kalabel在《被选中的》一书中提到,(名校)录取政策的核心要素是所谓的“品性”,即刚毅、人格、领导力等。但这一难以量化的标准赋予学校高度自主的录取决定权,间接导致优质的教育资源流向富有的人群,教育的平均分配受到影响,阶级固化因此加重。诚然,中国的应试教育虽有很多弊端,但仍是眼下比较符合国情而且相对公正的一种选拔制度。起码应试教育为底层人民提供了上升的可能,一定程度地促进了阶级流动。
  (5) The experiences you have here will shape the rest of your lives, and you will have opportunities that most people only dream of. (Yale 2018)
  (6) Nobel Prize winner Robert Shiller has emerged at the forefront of those who challenge the idea of rational individuals and markets, forcing major revisions to the theory of human behavior on which his field is based. (Yale 2016)
  (7) 在清华,你们有机会聆听学术大师的教诲,在汲取知识营养的同时,更能获得思想的启迪。(清华 2015)
  (8) 我相信,宁静的清华一定会孕育更加美好的未来。(清华 2016)
  上述例子均包含植物架构。美国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主、自立精神,强调学生自身体验才是其成才的基础。中国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严格、严密、严谨精神,老师、家长和学校的通力合作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多方合作搭建好的平台虽是有利的成才条件,但也可能成为束缚和阻碍创造性思维的障碍。
  深受古希腊苏格拉底“产婆术”教育思想的影响,美国认为教育是一个“接生”的过程,教师就是“接生婆”,人们之所以接受教育是为了寻找“原我”以不断完善自身。也就是说,知识非他人所能传授,主要是学生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领悟的。中国教育深受孔子“学而时习之”思想的影响,老师把知识点教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不断地复习背诵,使之化为终身不忘的记忆。这种教学方式适合传统的人文经典教育,但就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教育而言,其弊端显而易见: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扎实,但思维僵化,因此丧失了培养创新意识的机会。
  (9) Most of all, allow your curiosity to take wing—to take you in unexpected directions and lead you to new areas of study, practice, and discovery. (Yale 2018)
  (10) 理想主义意味着听从内心的召唤,突破现实的羁绊,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目标。(清华 2015)
  上述例子均包含竞争架构。中国教育强调我们必须经历种种苦难,脚踏实地稳步前行,才有可能實现理想。世上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事,人们只有着眼当下才能实现对理想的无限追求。美国教育着眼于未来,采用兴趣主导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根本上接受学习这件事。杜绝一味埋头苦干的无目标学习方式,意在培养学生追求理想的积极心态。
  (三)同一目的,不同架构
  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中国对待教育问题更为严肃,从“竞争”上升到“战争”的高度。“希望你们勇敢地捍卫真理,始终保持理性的批判态度,以谋求人类福祉为最崇高的目标,用一生去追寻科学精神。(清华 2018)” 愚昧的思想是可以作为武器伤人的,只有教育可以净化愚昧的思想。高等教育要着力围绕服务国家创新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美国教育强调用接纳的心态来弱化竞争带来的压力,减轻竞争所造成的焦虑感。竞争弱化的同时,寻找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好奇心逐步替代竞争成为主要的驱动力量,从而减少焦虑情绪的出现。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竞争可能的带来的副作用,尽可能把竞争作为一种成长的手段,而不是驱动力的来源。   但與阶级固化的美国相比,中国教育是促进阶级流动的,总体上大家还是相信“读书改变命运”。教育问题严肃化间接证明中国注重推动教育公平,目的是让更多困难家庭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平等竞争中拥有上升空间,从而释放创造潜能。
  另外,中美高校通过植物架构的使用表明其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在此基础上,中国将着眼点分置于教育环境。“当你们走进科学殿堂,享受科学的美妙,沐浴科学精神的阳光雨露时,要努力培养人文情怀(清华 2018)。” 建筑架构的使用证明合理的物质环境既能满足学生日常所需,又能充分发挥怡情和励志的教育作用,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创造性学习。学校整体的精神风貌是软环境,办学理念、宗旨、传统、学风交锋、内部锐意改革和不断追求奋斗的精神等方面在不知不觉间渗透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其自我认识的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健康情绪的营造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4. 结语
  本研究以架构理论和CDA为依据,从受众视角出发,对比分析了耶鲁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学校长讲话所使用的隐喻和架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架构和概念隐喻反映并强化中美高校隐含的价值观。对于同一表层架构,中美高校校长讲话体现的频率不同,且各有侧重;对于同一深层架构,中美高校会采取不同的表层架构来表达。本研究揭示了高等教育语篇中概念隐喻背后的架构逻辑,挖掘了高等教育话语是如何反映社会变化,以及如何建构和体现社会现实的过程。
  参考文献:
  [1]Chilton, P. Missing Links in Mainstream CDA: Modules, Blends and the Critical Instinct[A]. In R. Wodak&P. Chilton (eds.). A New Research Agenda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Interdisciplinarity[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5.
  [2]Peters, J. D. Speaking Into the Air:A History of the Idea of Communication(何道宽译)[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
  [3]Frederick, L. A. Only Yesterday: An Informal History of the 1920’s(汪晓莉, 袁玲丽译)[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4]Fillmore, C. J. An Alternative to Checklist Theories of Meaning[M]. Proceedings of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Berkeley, 1975.
  [5]Fillmore, C. J. Frame and the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M]. Quaderni di semantica, 1985.
  [6]Fairclough, N. Language and Power[M].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1989.
  [7]Goffman, E.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Boston, MA: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4.
  [8]Hart, C. Analyzing Political Discourse: Toward a Cognitive Approach[J].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2005(2).
  [9]Lakoff, G. & Johnson, M.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10]Langacker, R. W. 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M]. Berlin&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1999.
  [11]Geeraerts, D. & Cuyckens, H. Introducing Cognitive Linguistics[A]. In Geeraerts, D. & Cuyckens, H.(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3-21.
  [12]Van Dijk,T.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A]. In Tannen, D. , Schiffrin, D. & Hamilton, H. (eds.). 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C]. Oxford: Blackwell, 2001: 352-3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17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