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微信平台的《日语写作》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前,微信已经成为学生们必不可少的社交工具。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日语写作》课的教改创新,主要是利用微信平台的即时通讯和朋友圈功能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利用朋友圈功能分享每天的心情;利用公众号功能阅读文章,以期更好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通过为期三年的教改研究发现,将微信引入日语写作课,学生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学习,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效率。师生间、生生间的各种有效互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日语写作兴趣和日语写作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微信;日语写作;公众号;朋友圈;微信群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6-0120-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6.054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日语写作课作为高校日语专业重要的基础课,是衡量学生日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指标。但是,相比于其他科目,写作课却不是很受师生们的欢迎。因为学生觉得写作课枯燥无味,授课模式大多只是单纯地“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写,老师改”,不知道写什么,缺乏素材和创意;教师也觉得逐篇批改工作量大,而学生对批改完的文章也大多置之不理,类似错误不断重复,缺乏成就感。
  2018年6月,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着力推动课堂革命”,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修刚(2018)指出,新时代的日语教师必须转变认识,学习适于网络时代、多媒体时代教学的新方法,掌握慕课等先进教学手段,把课下、课后作为学生学习的实践与范围。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本校日语专业学生几乎都使用智能手机,而且98%以上的学生将微信作为社交工具频繁使用。而微信具有的平台功能、通信功能及社交功能等,在教学实践中能以其简单方便、即时性强、互动性好等特点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突破了课堂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增强了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弥补了传统教學模式的不足。
  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日语写作》课的教改创新,以期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写作水平。
  一、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日语2014级、2015级和2016级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开始将教学与微信相结合,成立了“日语写作”公众号,并要求所有学生关注。因为该校的日语专业每年招收两个教学班,每班人数25人左右。所以笔者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各班的日语写作群,并按照学生的意愿,2人为一组,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组,每次课都有一个小组进行发表。
  (一)基于即时聊天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由于微信的即时通讯可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文件及第三方链接,可用于学生间的讨论和交流及师生间的交流、答疑和个性化指导。微信群功能支持多人群聊,可支持协作学习、小组学习,方便讨论交流和资源共享。
  在课程设计中,笔者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贯彻“知识一实践一能力”的教学理念,采用学生发表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授课方法。每次上课前,即将发表的同学先与老师沟通自己即将发表的日语题目,听完老师的建议后在微信群里发布自己的题目,这些的题目主要是切合学生实际比较好回答的,即可以是开放性的,如“你怎么看待同性恋?”“如果你能拥有超能力,你希望拥有哪一种?”,也可以是选择疑问句,如“你是否相信爱情?”“你是否赞同早检制度?”等。因为都是学生感兴趣的题目,所以大家都会认真回答,畅所欲言。然后,发表的同学根据所有同学的回答整理出一篇完整的具有“起承转合”或“总分总”等结构的作文,并在下一次课上以PPT的形式发表出来。
  (二)基于朋友圈的互动评论
  由于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可发布图文信息,分享信息,可对信息点“赞”和评论,与好友进行互动交流。可实现学习资源与学习心得发布与共享,支持互动评论和学习评价。因此,除了每次课的发表,笔者要求所有同学必须每天用日语在朋友圈写日记,可以是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说明、转载的文章点评等等。字数不限,但是内容不能重复。笔者考虑到学生可能会因天天日语刷屏被嫌弃,所以一开始还提出可以设置为只给老师看,或者只给老师和同学看,结果很多同学都选择公开给所有人看,并很愿意分享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其原因一是会被不懂日语的朋友羡慕崇拜,二是互相看彼此间的日记,或是指出对方的语法错误,或是对对方的日记进行评论,享受这种存在感和共同进步的感觉。有的同学为了“显摆”自己的日语,还特意每次在写完日语日记之后把每一句话翻译出来。
  (三)基于公众号的文章推送
  由于微信的公众号功能群发推送相关教学材料,因此在日语写作初级阶段,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每周每组学生尽可能多地查找单词和表达。如记叙文写作时,要求学生查找关于人物身份、相貌、衣着等的单词以及关于“起承转合”和授受关系的表达方式;说明文写作时,要求学生查找关于空间、时间、颜色等的单词以及因果关系和先手顺序的表达方式。笔者在公众号里推送学生整理好的单词和表达。
  在日语写作中级阶段,学生每次发表之后笔者都会将文章加以整理润色后推送到公众号里。并且,笔者会定期推送一些关于日语写作的知识,如策划书的写作技巧、小论文的写作格式、宣传广告文的写作要点等等。对于一些开放性的作文,如故事结尾的写作,笔者会选出最优秀的几篇让同学们互相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作文。
  二、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由被动学习者变成了主动组织者、参与者、完成者,教师也由单纯的课堂讲授者变成了指导者、任务布置者。
  (一)提高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同时,笔者发现,日记的点评数跟日记的长短也有很大的关系。越长的日记越容易得到大家的评论和点赞。所以,当收到别人的赞许时,学生的成就感会进一步加强,由被迫写日记到由衷地喜欢写日记。更有学生直言:“权之虽然被要求每日一篇日语日记,现在感觉都成了生活中的必做事情。日记虽然不长,但是包括了整天的心情”。
  (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
  在写作发表上,由新鲜一寻找有新意的题目一认真回答、认真做PPT。笔者以前在教授日语写作时,由于写作的内容是命题作文,所以每次作文题布置下去都会听到学生说“又是这个题目啊”“太没有新意了吧”之类的话语。但是引入微信之后,让学生们自己命题自己写作,一开始大家都觉得特别新鲜,做了好几次关于爱情、四六级考试、批判学校制度的话题,同学们也是踊跃发言。但是,后来大家觉得话题大同小异,回答的积极性不高,于是开始寻找更有新意的题目。如同性恋等。课程进行到一半时,已经有一半的同学完成了发表,孰优孰劣,一目了然,所以为了自己的平时成绩,为了让自己别出心裁的回答得到更多人的赞赏,大家都会更认真地回答问题、更认真地做好PPT。
  (三)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公众号的阅读上,由只看自己班级的文章一开始借鉴其他班级的文章。因为每次课后公众号会更新,笔者会将自己润色后的发表上传到公众号,润色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语法错误及表达缺陷,所以学生会认真对照自己的原文,分析自己犯错的原因,并争取不再重犯。因为教的是两个班,所以每次更新公众号都是更新两篇。等课程进行了三分之一以后,笔者发现阅读数渐渐发生了变化,一开始大家都只看自己班级的文章,阅读数与班级人数大致相等。但几次课后,同学们开始互相借鉴互相获取灵感,开始阅读其他班级发表的文章。而其他班同学的阅读及社会人士的阅读,又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纷纷表示要做得更好。
  通过在微信平台进行日语写作教学改革,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写作积极性、写作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感,积极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发表篇幅也越来越长。此外,同学们端正了自己的写作态度,加强了寫作责任和意识;语法错误逐渐减少,日语应用水平逐渐提高;对课程满意度有所增加,师生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三、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基于微信平台的《日语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笔者对2014级、2015级、2016级这三个年纪的学生进行了教学实施,并在学期末就教学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的有效率均为100%),因此笔者每年都会结合问卷结果进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对比这三次调查结果,笔者发现能接受并喜欢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写作学习的,并觉得自己的日语水平及写作水平有一定的提高。特别是日语遣词造句能力增强(2014级61%、2015级58%、2016级67%),但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大家最喜欢的是微信群(2014级52%、2015级48%、2016级47%),因为大家可以即时互动交流。而且很多同学都是用日语文字或语音进行交流,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思想。但是,发表的话题主要是以婚恋话题和生活话题为主,所以如何进一步拓展写作话题的深度和广度,在教授词汇表达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今后的思考方向。
  虽然85%左右的学生会经常试着用日语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想法,但是在字数上笔者并未做明确的要求,只是鼓励大家写多写长。因此,如何制定更详细更科学的评分规则,规定日记的次数和字数也是有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公众号的受欢迎程度最低(2014级12%、2015级14%、2016级15%),虽然很多同学都觉得推送的文章对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帮助,但比起写作技巧,他们更希望阅读日语小故事或小笑话。因此,如何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是今后要继续研究的方向。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将继续思考这几个问题,与时俱进,活用各种网络资源,不断寻找研究更好的教学方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78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