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之光,照亮孩子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家庭教育在儿童的人格成长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家庭特别是父母的教育风格对孩子的生活风格有着重要影响。每个孩子的性格都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但后天的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将会最终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也就是说,原生家庭中父母的性格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核心因素,若是父母亲都很开朗活泼,那么孩子就不会特别内向胆小。而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事件,是父母施加影响的做好事例。
冬冬一放学回家就开始写作业,一直写到吃晚饭。吃饭的时候,妈妈对目不转睛看电视的冬冬说:“快点吃,吃完赶紧写作业。”一旁的爸爸说:“着什么急,让孩子看完新闻联播也不迟。”“作业那么多,不看电视都写不完,你想让他明天挨老师骂?”“写不完就写不完吧,孩子总应该知道些国家大事吧。”爸爸振振有词。“说得好听,写不完作业老师叫家长去学校,你去?!”“我去就我去。实在不行写个假条,就说孩子不舒服。”“……”看着爸爸妈妈争吵起来,冬冬不情愿地扒完碗里的饭,回到了自己屋里。
類似冬冬这样的情况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发生,小到穿衣吃饭,大到考试求学,由于父母教育的不一致性,导致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听谁的,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破坏了父母在孩子面前的权威性。
父母教育的不一致对孩子最大的影响就是会导致孩子双重人格,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受到影响的程度不一样,年龄越小受到的危害越大。
对于没有是非辨别的能力、独立性比较差、依赖成人的判断的孩子来说,需要的是一致性的规范和一种指导性的建议。如果两个人同时告诉他一件事情的不同做法,而且两个人都是和他关系最亲密的人,他就会感到很困惑,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内心的冲突也在累积。有些所谓的“两面派孩子”就是这样产生的,不管爸爸说的有理还是妈妈说的正确,他更愿意趋从于对自己有利的那一方。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孩子,在妈妈面前一个样儿,在爸爸面前又一个样儿。
不一致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价值观人生观的冲突,另一种是看问题角度的冲突,相对来说,前者对孩子的危害更大。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由于观念的不同,所看重的东西也不一样,比如妈妈可能会更感性一些,希望孩子不受委屈,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更多的是对孩子的关注及保护。而父亲可能就会认为孩子应该学有所成,出类拔萃,更多的是从理性和规范方面教育孩子。价值观念的不同导致教育的态度和方法就会不一致。比如晚上11点了,孩子的作业仍然没有写完,妈妈就很心疼,这么晚不睡觉,身体哪儿受得了啊?赶紧睡吧。而爸爸可能会认为完成作业是孩子的职责,不写完就不能睡,几点写完几点睡。这样就造成了冲突。这样的冲突容易给孩子造成比较大的危害,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办,是该睡呢?还是该写作业呢?
有这样一个案例,六年级的小丽最近表现得有些焦虑和抑郁,只要觉得某件事做不好,她就会采取逃避的方式,而不去做任何努力。分析认为:这和小丽父母的教育方式有极大关系。小丽的妈妈和爸爸对她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妈妈对她是包办式的,什么事儿都替她安排得很好,对她的期望值也很高。而爸爸则认为应该让孩子有一个锻炼的机会,由于妈妈太强势,爸爸基本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是爸爸的不满都被小丽看在眼里。受父母的影响,小丽一方面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一种无能感(不是能力是态度)。她经常处于这样的矛盾当中,考试要在班里考前几名,但同时她又逃避考试,因为害怕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害怕接受这个结果,于是就选择了逃避。
父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存在差异和冲突是正常的,但是表达方式的不同却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比如受教育程度、从小的家庭生活等,所以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是很正常的。这就要求家长在表达方式上有所取舍。
一、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直接发生冲突。孩子不知道该服从谁,内心是困惑而无助的。
二、即使不一致,对孩子也要采取协商的方式。这件事妈妈认为是这样的,爸爸认为是那样的。你自己可以做出判断,愿意怎么做。可能爸爸妈妈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表达方式是商量式的,对孩子很平等很尊重。
三、家长应该先沟通,取得共识之后再跟孩子交流,“爸爸妈妈一致认为这样做是对的。”
例如:孩子心爱的玩具不小心弄坏了,性格开朗的父母会说:“哦,没关系,我们尝试修修好,实在修不好,等到儿童节再买一个新的吧,你又可以多个新玩具哦!”这时父母表达的意图是——坏了可以修理,若实在无法修理,按就买个新玩具。试想,有个新玩具的喜悦已替代料玩具坏掉的伤心。让孩子在面对现实的状况中女里去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把“坏事变成好事”。虽说有写阿Q精神,但上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因为沉浸在悲痛和伤心之中,对于事情的解决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随着孩子慢慢地成长,在社会生活中接触范围的扩大,他的性格逐渐趋向社会性,受环境的影响加深。在现实中,绝大多数人的性格为混合型,性格再开朗的孩子也有内向的时候,而较早的孩子在处理事情时也会表现出冷静的一面。在孩子性格形成的过程中,作为父母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乐观开朗,那么你就要用你的行为和方式去施加影响。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要尊重遗传的性格特点,所以不要强行调整,要在接纳的基础上相互影响。即使孩子是你不喜欢的内向型,也要去积极发现和感受这种性格中的优势,因为热河一种性格都是各有利弊,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36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