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小学数学小班化互帮互助课堂教学方法新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工进城务工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农村学校的学生数量急剧减少,班内的学生由原来的四五十人变成了现在的二三十人乃至于十多个人,为此小班化教学成了适合农村地区小学开展教学的一个主要的教学模式。小学数学的教学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要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能够快速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教学模式,互帮互助的课堂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欲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互帮互助;教学方法
  一、科学分组,互帮互助
  作为教师首先要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也是作为互助小组分组的一个依据,农村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孩子基础较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分出等级后充分发挥优等生与中等生的学习优势,让他们来帮助学困生、改变学困生,让学困生感觉到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是受老师和同学关注的,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影响到整个班级的水平,提升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优等生与中等生儿接受速度较快,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单纯针对学困生进行讲解,则会造成其他学生的厌烦。所以不如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优等生中等生来帮助学困生,在此过程当中,一个可以巩固知识一个可以多次来学习新知识。在互帮互助的小组中成员的分组要科学,而且应该是每个成员都是平等的,这样对于学困生才有学习的自信,而且作为优等生要配合好教师,给学困生树立学习的自信。互助小组就像一个小的家庭,每个人都要为这个家庭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合理设计,有序教学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好地学习效果,作为教师就一定要对教学的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在充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要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例子,这样便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投入。例如:在讲解“分数的初步认识”我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蛋糕,然后开始提问,如果两个人一人一块蛋糕你怎么分,学生都说拿两块蛋糕一人一块,之后我又提问学生,如果就一个蛋糕如何分给两个人,你们可以拿一张纸来代替老师的前面的蛋糕来分一分,接下来就成为了学生进行实践的时间了,这其中也的问题百出,有的是分成了两份但是大小不一。这时候就要进行点拨必须要分成平均分成,这样小组内的优等生在给学困生同样布置这个任务,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样大家就理解了这个概念,同样后面的、都是按照这样的模式来进行讲解,在这之后就可以要求小组推选人员来台上进行讲解,说一说自己在动手给出中的感觉,我们要求将这个机会留给学困生,这样学困生才能对分数的认知更加深刻,作为教师要借助这样的模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图形的折法并进行动手操作,这样的过程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此后教师进行多种练习的设计,配以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数学作为一种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学科是需要进行练习巩固的。
  三、合理评价,激励促进
  合理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一个反馈,作为教师一定要做到评价的及时性数学学习的过程不仅要讲解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小的竞赛与游戏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这种竞争机制的引入后学生的学习中就有了一定的目标,并且对于计算如果是难度大的可以要求优等生先做,较为容易的分配给小组内学困生让他们可以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成功学习的乐趣提高自我效能,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进步看在眼里,对他们进行一下适当的鼓励,这样学生才能知道老师一直在关注他,表扬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物质的,这样对于他们兴趣的提升很有帮助,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结束语:
  农村孩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困难,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疏于对孩子的教育引导,导致了他们的学习中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面对着一群朴实的孩子我们一定要掌握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知识上的需求,这样才能通过互帮互助课堂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升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实现学生的全面与个性化发展,做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双丰收,这样才能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工作,也是对素质教育工作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蒋美华,王晓明,李明玲. 宝剑锋从磨砺出——济南市长清区实验小学数学小组自主互助学习课堂教学改革侧记[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219-220.
  [2]魏冠宇,张明月,李玉琪. 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支持策略——《探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的案例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中小学教师教育教研版),2018,(15):125-127.
  [3]王成立,张佳琪,贾明凯. 推行自主学习打造精彩课堂——开展“小组自主互助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做法与思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中小学教师教育教研版)2017(09):109-1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48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