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班化教学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伴随教育教学体制的深化变革,小班化教学模式受到高度重视。此类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育资源共享与协调配合。基于此,本文结合农村教学工作现状,综合论述了应用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与优势价值,以供参考。
一、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小班化教学在教育界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从教学组织形式上讲,就是指班级学生人数较少的教学模式。小班化教学模式的特征很多,具体内容为:
其一,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全纳性教学。小班化教学遵循个性化教育的基本理念,秉承教育机会均等化、教育资源共享化的原则,旨在推动教学事业的正常运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宗旨是为学生提供均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让学生得到综合发展。由于学生的性格差异较大,对各类教学活动存在明显的偏向性,为此,教师需要根据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其二,小班化教学应当以如下四方面为切入点,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1.天赋能力;2.学习习惯;3.学习愿望;4.学习节奏。
其三,小班化教学模式强调为学生提供有选择性的课程体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从操作层面来说,个性化教学体制变革应当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专业教材由“一纲一本”过渡到“一纲多本”,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2.确保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图文并茂,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3.设立多样化的选修课程;4.优化课程配置,尽可能做到统整中分化、分化中统整。
其四,小班化教学模式不是单纯地缩小班级规模,而是通过调整人数,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组别引导与监管学生,提升互动频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其五,实践活动性。小班化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兼顾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与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推理能力与分析能力。
其六,教学组织的灵活性。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此,应当以异质分组的形式调整班级内部的个体差异,突出分化性教学的基本特征。分化性教学模式的优势体现在弥补学科劣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农村小班化教学模式的优势价值
一些农村地区教学环境较差,教学模式及方法都有待提高,引入小班化教学模式具有如下优势:
(一)调整传统教学格局,满足素质教育基本需求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多采取“一对多”的方式,而这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同时,教师无法兼顾辅导每一位学生,只能有选择性地回答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丧失学科兴趣。通过践行小班化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单独辅导。
(二)缩小个体差距,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往往将注意力投放在综合表现两极化的学生身上,对中等生缺乏重视,导致教学工作失衡。在践行小班教学模式后,由于班级人数锐减,教师可以单独辅导,强化专项训练,巩固基础。
(三)营造优质的学习环境,培养学习兴趣
在小班化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获得更多与教师沟通、表达个人看法的机会,这不仅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況与综合运用能力,也可以调整教学内容。针对教学环节的重点及学生自主学习的难点,应当使用简洁精练的语言进行解释,或者促进与学生的深度交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推理能力。
三、践行农村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策略
在农村实行小班化教学模式还在不断摸索完善,我结合自身经验给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希望能够为同行业从业者提供参考,共同进步。
(一)合作教学法的优势价值
构建学习兴趣小组是组织开展合作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在分化学习小组时,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原则。同质,有助于教师重点辅导,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异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协调配合,加强核心凝聚力。
(二)差异教学法的优势价值
小班化教学模式为差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由于班级规模小,人数有限,教师可以全面顾及每一位学生,进而客观认知个体差异,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满足个体发展需求。差异教学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个体潜能。差异化教学无论是教材内容设置、教学策略选择、评价模式还是作业布置,都应当考虑个体差异,以此激发学生的潜能,启发学生智慧。
(三)互动教学法的优势价值
当代教育学家指出,应当采用一切可行的方式,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由于小班化人数较少,缺少浓厚的学习氛围,长期处于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为此,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基本特征,采取互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多样化的游戏或竞赛,调动其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探索。
(四)激励教学法的优势价值
由于小班化班级人数有限,学生的沟通交流受到限制,长此以往,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此,农村教师应当高效整合利用教学资源与工具,为学生提供均等的展现机会。只有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产生反向疑问,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学科兴趣。为此,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学生的求索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五)展示教学法的优势价值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理论知识传递为核心。通常按照“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灌输,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综合发展,限制了发散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在农村小班化教学模式中,教师由单向知识传授转化为教学情景模拟者、教学工作组织者及知识探究引导者,客观认知个体差异与综合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小班化教学模式有助于转变教师的角色,并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集体的全面发展,满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需求。
(六)山区教师的素质、能力跟不上设备的使用和更新
现有的课件有很大的局限性,任课教师上课时很难把灵活性表现出来,而各个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能力素质存在着很大不同,因此教师只有掌握了课件制作或操作的技能才能够真正地使知识更大限度地被学生获取及运用。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更好地了解外部信息和学科的前沿动态,有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新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科技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为了更好地为学生介绍学科的进展,教师需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在课件当中添加新的信息,如发现课件当中存在错误,可及时处理和更正。再者,合理应用多媒体电教平台促进师生的交流,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也可引导学生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提出问题,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开展针对性教学。而且利用多媒体平台,可在师生互动交流中,让学生全面认识到知识点的本质和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七)复式教学
农村的小学生数量较少,师资力量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办学条件也非常有限,故而课堂教学中也形成了复式教学的模式。其中,动静结合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动就是教师直接教学,学生可在教学中直接学习新的知识。教师负责启发和指点学生,学生也可独立思考,领悟事物的本质。静主要是指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进而获得新的知识。复式课当中动静的合理结合可提高课堂的灵活性,同时动静需要相互交替,严格控制交替的频率,根据教学的内容安排动静的穿插与转换。而若要实现这一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在现有的条件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教育教学体制的深化变革,基层教职人员应当结合农村地区教学工作开展现状,积极采用小班化教学模式,转变传统教育格局,满足创新人才培养需求。另外,在农村小班化教学中,教师还需执行个体化差异教学,从而缩小学生差距,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袁 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57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