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儿女英雄传》的侠女形象考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儿女英雄传》中的侠女十三妹形象,融合了此前中国文学中的侠女形象,同时也有一些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影响。此外,《儿女英雄传》产生于清代同治时期,受当时社会思潮、状态的影响,因此小说中的封建礼教意味很浓。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侠女的形象在小说中前后不统一。
  关键词:十三妹 女性 侠 封建礼教
  清代文康的作品《儿女英雄传》,是古代一部少有的以侠女为核心的长篇小说。在当代来看这部作品的影响并不大,但在清末至民国时期,这部作品以其带有妇女解放色彩的“侠女”特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例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便对这部小说评价较高,胡适专门为这部书作序。该小说涉及侠女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小说中十三妹的形象的构成,既有小说史的因素,受小说史上多种侠女形象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当时社会氛围、社会思想状况的一定影响。
  据有关研究,《儿女英雄传》中十三妹的形象可上溯至明代凌潆初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中作品《程元玉店肆代偿钱十一娘云冈纵谭侠》的十一娘形象。但正如古代绝大多数的白话小说,都往往可以上溯至汉唐小说。尤其是侠女形象,往往与唐传奇有密切联系。正如凌濛初在这篇拟话本开篇时所说:“这一篇《赞》,都是序着从前剑侠女子的事。从来世间有这一家道木,不论男女,都有习他的。虽非真仙的派,却是专一除恶扶善。功行透了的,也就借此成仙。所以好事的,类集他做《剑侠传》。又有专把女子类成一书,做《侠女传》。前面这《赞》上说的,都是女子。”
  凌潆初在《赞》中所引的红线女、聂隐娘等均为唐传奇中的侠女形象。这些侠女形象以其鲜活的侠女形象,在古代小说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这些侠女形象作为一种“文学资源”当然也一并为《儿女英雄传》的作者文康所继承。但时代不同,社会风气不同,作者的思想观点、世界观、价值观都会有极大的不同。唐代的女性社会地位、思想解放程度都较高。因此唐传奇中的侠女形象,往往更为奔放,更为热烈,更有现代女性的特征。而至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风气更趋保守,女性缠足的社会风气与习俗进一步盛行,女性往往被封建道德所限制,被禁锢在家庭之内。比如《红楼梦》中众多的女性形象,虽未有缠足的描写,但几乎都是被禁锢在家庭(大观园)之内。
  因此,明清小说中的侠女形象,与唐传奇中的侠女形象,自不可同日而语,必然会呈现出巨大的性格差异、形象差异。具体到《儿女英雄传》,其十三妹形象虽与此前的侠女形象有一些共性,但差异性也是非常明显的。从版本学上考较,《儿女英雄传》现存最早刻本为清光绪四年(1878)北京聚珍堂活字本,由此可知《儿女英雄传》应是作于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之后的年代。因此这部作品,可以反映出太平天国之后的清代的世道人心。
  根据对太平天国女性状况的研究,太平天国有一定的女性解放的因素。比如太平天国有女兵、女官,也禁止缠足,甚至有一定的男女平等的思想。那么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妇女解放”思想亦逐步引起越来越大的反响,也正是因为这种社会背景,逐渐造成了《儿女英雄传》中的女性形象,与清初《玉娇梨》《平山冷燕》等才子佳人小说中女性形象之不同。客观来说,《儿女英雄传》带有才子佳人小说的很多印记,但它并未成为一部《玉娇梨》式的才子佳人小说,这主要是作者文康对于女性,具体说就是女主角十三妹的定位之不同。以往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往往是知书达理为主,兼之“手无缚鸡之力”的预设。而在《儿女英雄传》中十三妹虽然也如“佳人”一般出自官宦家庭,但她却是一个有武功、力气惊人的侠女。小说中写道十三妹由侠女衍生出来的故事,自然会与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呈现出巨大的不同。十三妹为父报仇,习得功夫后劫取不义之财,在能仁寺搭救安骥和张玉凤后,又撮合两人成婚,这样的行为已经超越一般女性的行事方式,按照古代人的眼光看具有古代大丈夫的气概。在面对安老夫妻、邓家父女几人劝婚的阵势,十三妹有礼有节,从容坚守自我的风度,又让读者看到了“侠客”的另一种风貌,即对理想执着追求,轻易不为人所左右。
  另一方面《儿女英雄传》这部小说又是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之后的作品,此时清朝进入所谓“同治中兴”,清廷改革派发起的洋务运动“渐入佳境”,清朝的社会呈现出“某种欣欣向荣”的短暂局面。在这个阶段,封建礼教又在逐渐恢复其对社会的“控制力”,而社会思潮反而会趋于保守。因此这一时期,社会方方面面对女性的限制反而越来越多。这样一种对女性的更大更强烈的禁锢,势必会对全社会的女性观产生影响,并进而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留下痕迹。基于此,小说《儿女英雄传》恰恰是研究这一时期女性地位、女性风尚的绝好标本。
  《儿女英雄传》的作者是文康。有关材料表明,文康为满洲镶红旗人,为大学士勒保之孙,总体上生卒年不详,但应是道光初年至光绪初年在世。文康经历了咸丰时期的太平天国运动。清廷的半壁江山失守,其统治已摇摇欲坠,此事应对文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很大的影响。比较显著的表现就在于,文康对封建礼教看得非常重。整部小说都有着较为强烈的传播、巩固封建礼教的特点。
  在小说中,文康封建说教的意味非常浓,很多地方都呈现出浓郁的封建卫道士气息。即使是“儿女英雄”的概念,文康亦往封建说教上套。如在楔子中解释“儿女英雄”四字:
  这“儿女英雄”四个字,如今世上人大半把他看成两种人、两桩事……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性,才成就得儿女心肠;有了儿女真情,才做得出英雄事業。譬如世上的人,立志要作个忠臣,这就是个英雄心,忠臣断无不爱君的,爱君这便是个儿女心;立志要作个孝子,这就是个英雄心,孝子断无不爱亲的,爱亲这便是个儿女心。至于“节义”两个字,从君亲推到兄弟、夫妇、朋友的相处,同此一心,理无二致。必是先有了这个心,才有古往今来那无数忠臣烈士的文死谏、武死战。
  这样一种对封建道德的强调,使得小说天然就是与“侠义”相违背的。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等著作中对侠义精神“堕落”为奴才的反思:“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鲁迅先生把强调“忠君”的侠,视作奴才。此观点切中了古代社会“侠文化”的要害,即侠客与封建礼教的关系。
  由于作者文康天然有强烈的忠君、节义等封建道德,且几乎把这些封建道德视为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大经”,所以整部《儿女英雄传》必不可免要在侠女形象的塑造上“虎头蛇尾”。这就形成了在前半部,女主角十三妹行侠仗义,具备了典型的侠女性格;但是到后半部,十三妹的侠女形象戛然而止,作者把十三妹往封建淑女的方向塑造。在与安骥成婚后,她苦心帮助丈夫走上争取功名的道路,同时履行“贤妻”的才能,为家族积累财富。在作者文康看来,这当然是统一的,无论是侠女形象,还是封建淑女形象,都可以统一于“封建道德”。或者说,这就是文康所认为的“封建道德”的强大之处,可以让侠女十三妹主动转变,主动变成维护封建道德的“女卫道士”。
  总之,《儿女英雄传》是一部优秀的反映侠女的小说作品。虽然这部作品因作者说教意味太浓,后半部有一定瑕疵,但不可否定这部作品在中国女性文学谱系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毕竟侠女形象,不光是文学形象,也代表着全社会对女性的某种期待。而这种“期待”也正是这部作品影响社会之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96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