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天性,将音乐学习者变为音乐爱好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14年的北京电视台少儿动画春晚、2015年中国联合国协会举办的《中国梦·千年之约》公益演唱会以及2016年的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节目乐童嘉年华演出让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合唱团逐渐走入观众们的视野,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更在青少年音乐传播和发展领域引起了巨大反响。而带领人大附小合唱团在各大合唱比赛中取得佳绩,并让合唱团蜚声中外的正是我国著名的青少年音乐教育家杨绍慧老师。杨绍慧老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青少年音乐教育,并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她教授的学生活跃在国内外众多大型音乐演出或者比赛活动中,且成绩优异者众多。杨绍慧老师不仅是人大附小合唱团的指导老师和总指挥,更加难得的是,她克服重重困难,培养了人大附小男童声合唱团。男童声合唱团因为受到变声期的影响,所以显得尤为珍贵,这在中国青少年合唱团中属于“凤毛麟角”,更何况人大附小男童声合唱团还在香港国际青少年合唱比赛等大型国际比赛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随着学生们和合唱团的成功,整个音乐艺术领域也更加关注并广泛推广杨绍慧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杨绍慧老师在此时想的不是功成名就,而是将自己的关于音乐教育的成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分享给广大音乐教育者,学习者及爱好者。杨老师在她有关声乐表演的专著《声乐艺术的舞台表演探究》中对独唱、合唱、歌剧和戏曲表演的风格类型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自己多年的音乐教育和舞台指导经验总结了这些声乐表演形式的舞台表演技巧,帮助表演者找到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表演者的舞台表现力,进而提高声乐作品在舞台的表现力。《声乐艺术的舞台表演探究》一书中提到“多元化的文化决定了多元化的艺术形式”,杨绍慧老师认为,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也需要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她在音乐教学中开创性的提出并采用的“多元化导入法”不仅帮助音乐教育工作者把音乐艺术之美以多元化的方式传递给学习者,也激发了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这在音乐教育乃至整个教育领域带动了教育多元化的变革和发展。
而杨老师在另一部音乐教育专著《音乐教学与表演艺术研究》一书中提出:“音乐教育是一门学科,但它首先是一门素质教育。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艺术,来反应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具有对音乐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音乐教学与表演艺术研究》一书对声乐表演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表演艺术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与研究,以帮助声乐表演者更好的表现音乐作品。杨绍慧老师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潜力是无穷的。如果要使音乐学习者在舞台表演等实践过程中更好地结合课堂上学习的音乐艺术理论,首先在教学堂课中,要讓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去感受美,体验音乐的美,并表现音乐的美,从而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要顺应孩子的天性,解放他们的天性,让孩子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要想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必须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有施展的空间。最后,也要注意在音乐教学中的常规培养,使课堂训练更加行之有效,使学生们能够持之以恒,从被动接受者变为充满热情的主动学习者,自然而然的投入到音乐艺术的学习中,并更好地在实践中运用自己所学习到的技巧,展现自身的才华与特色。杨老师在《音乐教学与表演艺术研究》一书中还提出了“音乐表演的创造性,首先要求表演者必须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与创造热情。”而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也曾说过 “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如果学生们不是对于学习没有主动性和热情,那么即使身负才华,也将江郎才尽。
青少年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中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杨老师认为,青少年儿童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所在,是音乐艺术未来的承载者和传承者。做好青少年音乐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让孩子们掌握一门艺术学科,也可以通过音乐艺术培养,发现有天赋的音乐人才甚至天才,并可以把握好培育和引导他们的最佳时机。而把握好这个时机,要顺应孩子们的天性,把传统的严肃紧张师生关系变得更加紧密,轻松和活泼,寓教于乐,不仅让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并可以善加利用,也让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更加和谐,这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思路。
2019年在中国国家大剧院,人大附小合唱团将举办专场合唱音乐会,同时杨绍慧老师和她的合唱团也正在为2019年再次参加香港国际青少年合唱比赛继续努力。今后的音乐舞台上,杨老师和她的学生们还将继续奉献更加精彩绝伦的演出。而杨绍慧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对于青少年教育的领域的影响必将更加深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40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