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赛克方法对提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亲子沟通质量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马赛克方法作为一种“以幼儿为本”的儿童研究方法,不仅于幼儿园环境创设起着革新的作用,也为有效的亲子互动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有助于改变传统沟通模式,使家长真正走进儿童内心,从而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关键词:马赛克方法;亲子沟通;家庭教育
一、引言
家庭是儿童早期发展的主要场所,家庭教育质量深深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及未来发展。因此,如何促进家长与孩子有效地沟通显得尤为重要。马赛克方法大量运用于评价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质量,但笔者认为它对于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也具有启发意义。笔者从马赛克方法揭示的“幼儿为本”的儿童观出发,结合儿童早期家庭中亲子互动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促进家庭成员有效沟通、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方法。
二、马赛克方法简介
马赛克方法是英国学者克拉克和莫斯提出的新型儿童研究方法,它转变了以往仅以成人为研究者进行研究的局面,让儿童作为研究的参与者,用新的视角看问题,极大地避免了由成人主观认知及偏见带来的弊端。当然,以“马赛克方法”命名并不是取其“模糊、遮盖”之意,而是因其是由很多小方法组成,就如同马赛克上的许多小块的组合。目前的马赛克方法主要包括了观察、儿童访谈、照片和图书制作、旅行、制作地图、访谈、魔毯7种形式,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评价及改善提供了新思路,于传统环创评价起到了“革新”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幼儿教育的改革。
三、家长与学前儿童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一)沟通形式单一
目前在亲子沟通中,大多家长仅采用语言沟通的形式。由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他们的语言能力有限,无法用口头语言清晰地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感受表达出来。孩子年龄的大小,与其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成正比。因此仅采用语言进行交流,使得家长无法对孩子从嘴中传达的信息加以正确的理解,或接收到错误的信号,因而常常不能领会孩子真正的意图甚至误解其真实的想法。
(二)沟通方式偏激或缺乏灵活性
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方式也存在差异。感性主导的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其一是脑中存有“棍棒出好子”的观念,那么沟通形式简单粗暴,则孩子易因“武力”而屈服,表现出暂时的积极态度,为后来懦弱或叛逆埋下隐患;其二是与之相反的情况,一味溺爱,则家长对孩子是无条件的满足顺从,为孩子任性妄为与自私自利等不良品行创造了条件。这是两种偏激的沟通方式,当然也存在理智型的家长,遇到问题时总会采用讲道理的方式。《纲要》中指出学前儿童的学习方式是“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面对充满“个性”的学前儿童,一味地说教也会带来信息接收的厌倦,孩子再出同样问题时也是束手无策,因此这种“讲大道理”的方式也缺乏一定的灵活性。
(三)沟通效果欠佳
方法的偏激与死板只会带来无效的沟通。无效沟通只会收到暂时性或表面上的效果,甚至种下“恶性种子”。长此以往,孩子沒办法接受家长对自己持有的态度和做出的行为,而家长因为不够了解孩子的内心,仍凭着自己主观的理解处理问题,让孩子与家长的心理距离越拉越远。小问题不能解决,越积越多,最终会导致更大的家庭矛盾,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及家庭甚至整个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四、马赛克方法对促进亲子沟通的启示
笔者结合马赛克方法下的各种小方法,在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的前提下,提出了下面几种可行性、有效性与趣味性并存的亲子沟通方式。
(一)模仿秀:我来当XX(如:妈妈、爸爸)
此方法类似于萨提亚在家庭治疗模式中“模拟家庭”的环节。爱模仿是学前儿童的典型特点。家长引导幼儿模仿家庭成员的行为,从孩子的模仿中,家长可以看到平时自己或其他成员在孩子心中的形象。有时你会发现,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孩子都注意到并且保持在了脑子里。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认为人的行为习得有四个阶段——注意、保持、再现、动机。如果孩子已经表现出了你的某个言语或行为,那么表示他已经进入了观察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未来很有可能到达动机阶段,内化为自己的言行。如果是好的言行,你可以感到欣慰并继续保持,若是不良的言行,则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改变自己并有意将自己的转变展示给孩子看,否则日后难以改正。
(二)家庭漫画
此方法适用于爱看动画或漫画的幼儿。家长引导孩子在纸上画出代表家庭成员的漫画人物,这个人物既可以是孩子看过的书或影视作品中的形象,也可以是自己创造出的。孩子完成后家长可以继续追问这个漫画人物的属性,也就是它的性格特点或者说优缺点。这样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就“一目了然”了。
(三)秘密信箱
这是一个需要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的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相结合的沟通形式。每天,家长和孩子都在信箱里投两封信,一封记录开心的事,一封记录不愉快的事。由于书写能力的限制,孩子可以采用绘画的形式表示,而家长可采用文字形式。到周末时,家长和孩子同时拿出投递的信,把自己记录的内容讲出来。这样便于了解对于同一件事孩子和家长感受的异同,让双方都能占到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也能洞察、了解到自己未曾注意的细节。这种平静状态下的沟通会更加亲切和有效。
五、结束语
教育是富有创造性的,对于身心处在快速发展期的学前儿童更是如此。家长及教育工作者应加强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不断从各种新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学习经验,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沟通与教育方式,促使儿童身心得到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宇.儿童如何成为研究参与者:”马赛克方法”及其理论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14,(9):69-75.
[2]苗曼.”马赛克方法”与幼儿教育改革.教育发展研究,2018,(22):8-15.
[3]祝青.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不良亲子关系调适中的应用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8,(15):104-106.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61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