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中国画教学中的笔墨情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国画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是中国绘画造型直接付诸于物质材料,使之对象化、视觉化的最后手段。中国绘画的笔墨不仅造型立象,使意象形象化,而且笔墨情趣有一种独特的形式美感。笔墨是中国画的语言,语言的表述能力,对于一个想精确表达思想的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上乘的笔墨,不会是喜怒哀乐于一个腔调,精微的变化能传达出妙不可言的感觉。
  关键词:笔墨 以线造型 情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1-0187-01
  1.笔墨的发展
  中国绘画造型的传统笔墨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笔墨为主是中国画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文人画的崛起,使笔墨的妙用更日趋完善。中国绘画最早的用笔限于线条,原始彩陶纹饰和最早的独立绘画《晚周帛画》,都是用线条画成的。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其笔法细密精致,圆润挺秀,这种细致连绵的线條被誉为“春蚕吐丝”。唐代吴道子改变了以往那种线描的单一形态,笔法更富表现力。用笔中墨法的提出是伴随着水墨山水画的兴起和发展而出现的,隋唐以后,随着山水画的发展,用墨大大丰富了用笔的技法,“笔精墨妙”被提出来了。宋韩拙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有笔墨而成。”充分肯定了墨有笔不可代替的作用。
  2.以线造型 骨法用笔
  (1)以线造型
  西画是以光分明暗,用面造型。中国绘画是根据物体的固有结构和常形通过提炼概括的笔墨来造型,最先是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称为“以线造型”。以线造型是中国绘画笔墨语言的基本法则,是用笔中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国画线条是画家提炼自然形象,从客观形态移成主观形态,融入情思心绪,意识谐趣,创造艺术美感魅力的基本手段,是中国绘画中表现力最强,最快捷最洗练的造型语言。以线造型不拘光暗、色彩,主要表现在物质的形状、质感、空间感、立体感等方面。
  (2)骨法用笔
  “骨法用笔”是中国绘画笔墨语言的基本表现技巧,是中国绘画笔墨技巧中对笔法的最高要求。骨法原来是指人物的外形特点,后来泛指一切描绘对象的轮廓,总的来说是指怎样用笔墨技法恰当的把对象的形状和质感画出来。如果我们把气韵生动理解为“神”,那么也就可以简单的把骨法用笔理解为“形”了。因此,骨法用笔与气韵生动有着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这与顾恺之的“以形写神”的表现客体法则是一致的。谢赫在“六法论”中提出的“骨法用笔”的“骨法”意味着物体的结构造型,而“用笔”当时主要指线条的运用,所以“骨法用笔”开始时的整体含义就是用线条概括物象的形体结构,后来“以线造型”发展到“以笔墨造型”,这样,“骨法用笔”的含义才逐渐完善起来。
  3.笔法墨法与笔墨情趣
  如果说“骨法用笔”是中国绘画笔墨表现技巧总的基本原则,那么“笔法墨法”则是传统笔墨的具体表现方法。如果说“骨法”是中国绘画笔墨的本质特征,那么“笔墨情趣” 则是笔墨技巧的形式效果。怎样做到“骨法用笔”,从而使笔有情墨有趣呢?那就要关系到具体的笔墨表现手法。
  (1)笔法墨法
  中国绘画笔法与中国书法不仅渊源一致,布局布白相似,节奏韵律、笔力气势相通,所以中国历来素有“书画同源”之说。黄宾虹根据自己作画的经验体会,总结出笔法“平、留、重、圆、变”五个字,都是讲笔力的表现形态,是“一波三折”法则在绘画里的扩充与发展。笔法的核心是一个“力”字,黄宾虹说:“落笔应无往不复,无重不缩。往而复,是用笔沉着不浮。”这样一画之中笔锋才有回环顾盼,便可见出人对于笔的控制,人的气力的连贯紧绵。笔力的表现,有的从外表上可以看出;有的从外表上看不出,却像打太极拳一样,慢而有力,外柔内刚,力在骨子里,这叫内力,内力是在画笔下暗树对抗力,中国绘画的笔法就素以内力为尚。因此,气与力可以说是传统用笔的生命。
  (2)笔墨情趣
  一幅画不会只容纳一种笔法墨法,而是各种笔墨技巧的综合,这种综合达到协调统一,变化而又和谐,那就产生了笔墨情趣。画家作画要饱含情感,要用感情去征服观众。中国绘画历来强调笔墨情趣,笔受腕、腕受心,笔墨因此是带有感情的。笔墨风格与笔者的胸襟有关,“笔格之高下亦如人品,……笔墨虽处于手,实根于心。鄙吝满怀,安得超逸之致,矜清未解,何来冲穆?”在创作过程中,感情一直和笔墨融合在一起,用笔用墨的曲直、刚柔、粗细、疾徐、轻重、厚薄,无不表现种种情感,是画家思想感情的轨迹。
  传统中国画造型的笔墨有它特殊的难度,没有难度就很难有艺术性。中国绘画的传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艺术体系,中国画造型的笔墨概念也必然随着现代中国画家观念的更新而拓展它的内涵。作为绘画观念的物化形式的传统中国绘画的笔墨,也将随着中国画向现代化发展而走向世界,更显现出它的特殊的民族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兆复.中国画研究[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3(80-106)
  [2]郭玫宗.中国画艺术赏析[M].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12)(100-107)
  [3]王金岭.笔墨谈[J].国画家,1994.1.10(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16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