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管理者过度自信、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由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而产生的心理偏差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文章以2011-2016年中国上深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情境下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以及企业内控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如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的绩效水平就会有所下降,且它们的这种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会显著增强其绩效水平,内控的有效性会显著减弱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的研究内容,并扩展了内控对两者关系影响的研究。
  关键词:管理者过度自信;内部控制;企业绩效
  过度自信是指不完全理性的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容易形成认知上的偏差,其主要表为过于高估自身能力或者过于低估经营风险,从而做出非不恰当的行为,影响企业的绩效水平。因此,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影响企业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基于中国特殊的国情,企业的产权性质可能会对两者的关系产生影响。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加强企业内控建设。企业内控可以有效地增强企业绩效,对管理者加强规范,那么内控能否有效地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绩效的不利影响呢?本文有一定的管理学意义,从管理者非理性行为的角度挖掘管理层行为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补充了管理者非理性行为在委托代理关系中所起的作用,还新颖地加入了企业产权性质这一因素。
  一、文献综述及假设
  目前学术界对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促进作用,另一种是减弱效用。本文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如下:存在过度自信倾向的管理者往往认为自己拥有足够的知识与工作经历,对自身能力过于自信,容易进行主观判断,导致非理性经营决策行为,从而对企业绩效形成不好的影响。据此提出假设H1: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并且由于非国有企业受到的政府干预较小,管理者进行决策的自由度相对更大,管理者个人非理性行为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国有企业管理者由于具有较强的政治属性,受政府的影响更大,管理者个人行为受到的约束更多,其非理性行为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反而不那么明显。因此提出假设H2: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减弱企业绩效的效果更明显。
  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能够有效地应对企业经营风险,促使企业进行规范化经营发展,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由此提出假设H3:企业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会显著增强企业绩效。基于以上三个假设,本文提出H4:企业内控的有效性会显著减弱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来源
  文章以2011-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金融、ST、ST*类和区间数据缺失的公司数据删掉,得到9615个数据,同时进行0.01的winsor处理。本文内部控制的数据从迪博内控信息披露指数库中获取,其他数据选自国泰安数据库,采用stata64工具进行分析。
  (二)变量选择
  1)解释变量。因变量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由于管理者的教育背景、性别、年龄、任职情况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认知和风险意识,而一般企业的直接经营者是总经理,根据潘爱玲的研究,本文选择总经理的个人特征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水平,衡量指标:?Edu高管教育水平在本科及以上时,取值为1,否则取0;?jianren当总经理同时在其他企业任职时,取值为1,否则取0;?Age高管性别为男时,取值为1,否则取0;④Sex高管年龄小于均值时,取值为1,否则取0。当Edu+jianren+Age+Sex>=3时,管理者存在过度自信行为,此时OC=1,否则管理者没有过度自信的倾向,OC=0。
  2)被解释变量。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收益率(ROA)=(净利润+利息支出) /总资产总额
  3)调节变量。内部控制(IC)为内部控制有效性指数加1取自然对数
  4)控制变量。公司规模(SIZE)=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市盈率(PE)=每股股价/每股收益;市净率(PB)=今收盘价当期值/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率(LEV)=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董事会规模(DS)=董事会中成员总数;独立董事规模(DDSIZE)=独立董事人数/董事会总人数;两职合一(lzhy)为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取 1,否则取 0;股权集中度(TOP1)=企业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数量/总股数量,TOP10=企业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数量/总股数量;年份(Year)、行業(hy)分别作为虚拟变量控制年份和行业影响。
  (三)模型设计
  [ROE=α0+α1OC+α2control+ε(模型1)][ROE=α0+α1IC+α2control+ε(模型2)]
  [ROE=α000+α1OC+α2IC+α3IC*OC+α4control+ε(模型3)]
  三、实证分析及进一步检验
  (一)描述性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的最大值有0.332,平均值为0.071,表明在不同企业中,净资产收益率具有一些差异;管理者过度自信水平的最大值是1,最小值为0,均值为0.334,表明不同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水平存在差距,大约有33.4% 企业的管理层会表现出过度自信的倾向;内控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6.763,均值为6.335,该结果表明不同企业的内控体制健全度具有较大的差异,且A股上市企业的内控水平较以前有很大提升,但仍需继续加强和完善。
  (二)相关性分析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15,控与绩效的系数是0.286,说明上文的假设很可能成立;基本上各变量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在0.5以内,变量之间没有多重共线性问题存在。
  (三)回归分析   1.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文章先以管理者过度自信水平为依据对总样本进行分类,分为过度自信组和非过度自信组,其样本数分别为:3210和6405,ROE的均值分别为0.069,0.072,可知,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绩效均值小于非过度自信的企业绩效均值,说明自变量管理者过度自信水平越高,绩效反而降低,证实了假设1的合理性。本文对过度自信与绩效的关系展开回归,两者的系数是-0.005,显著负相关,结果说明企业的管理者过度自信水平越高,其绩效反而低。由于中国的特殊的国情,要考虑产权性质的影响,将中国企业大致分为国有和非国有企业两组,发现非国企中两者显著负相关,在国企中并没有出现这种显著相关性,证实了假设2。
  2.内部控制的调节效应。内控质量与企业绩效的回归系数为0.024,且显著,可见,内控与绩效显著正相关,验证了假设3。加入了内控这一调节变量后,用模型3检验,发现交互项IC×OC的系数为0.004,且显著。表明企业内控有效性会显著减弱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3.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内生性检验:为了避免内部控制质量产生内生交互项的复杂影响,本文以内控质量的平均值为分界线将样本分为两组,分别检验。在内控差的一组中两者系数为-0.009,显著水平0.01,内控好的一组中两者系数为-0.004,显著水平0.1,说明内控质量越好,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绩效之间的负相关系数会有所降低,验证了假设1、4。稳健性检验:企业绩效选取资产收益率(ROA)为衡量指标,同样对各假设回归,发现其结果不变,因此,结论是稳健的。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首先,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水平与绩效显著负相关,存在过度自信倾向的管理者往往认为自己拥有足够的知识与工作经历,过于自信,容易进行主观判断,导致非理性经营决策行为,降低企业的绩效。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减弱绩效的效果更明显,这是由于非国有企业受到的政府干预少。其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目前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内控体制建设,企业的内控越加趋于完善,越能减少管理者非理性行为,进而提升绩效。最后,良好的内控会减弱过度自信与绩效之间的这种负向关系。
  (二)建议
  管理者個人行为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很大影响,公司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要更加关注管理者个人行为,针对高管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对高管的经营行为产生约束,进而提升企业价值。同时公司的内控体制建设十分重要,企业应当上努力提升内部控制建设以及风险防控能力,进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潘爱玲,刘文楷,王雪.管理者过度自信、债务容量与并购溢价[J].南开管理评论,2018,21(03):35-45.
  [2]王铁男,王宇,赵凤.环境因素、CEO过度自信与IT投资绩效[J].管理世界,2017(09):116-128.
  [3]马春爱,易彩.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财务弹性的影响研究[J].会计研究,2017(07):75-81+97.
  [4]陆可晶.内部控制有效性、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波动[J].财会通讯,2018(15):21-36.
  作者简介:
  易春丽(1994.2-  ),女,湖北武汉人,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会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32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