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英语泛读教学对学习者阅读动机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标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语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也发生一系列的革新与变化。英语泛读作为英语语言阅读的主要风格,其通过多种阅读材料、阅读教学模式的组织,来增强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动机。本文主要探讨高中泛读教学对学生英语阅读动机的影响,通过分析泛读教学、阅读动机之间的关联性,提出保证学生阅读积极性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  泛读教学  学习者  阅读动机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英语泛读对中学生词汇习得影响的实证研究》,课题批準号:2016-B-022。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111-02
  一、英语泛读概述及其对学生阅读动机的影响
  泛读是相对于“精读”的概念,在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中,泛读被定义为“广泛式”阅读、“概要式”阅读等。现阶段英语泛读包括自由阅读、补充阅读和默读等方式,在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英语泛读的过程中,通常将泛读时长限制在15分钟以内,学生只要在15分钟内完成课程的阅读,就能够达到英语阅读的教学目标。
  英语泛读教学模式的开展,主要对学生阅读动机存在以下几方面影响:(1)构建学生主动性的阅读动机。英语泛读教学的时限短、教学内容集中,学生只需在短时间内进行阅读材料的组织、学习,就能够完成教学规定的学习任务。(2)推动学生阅读动机的个性化。英语泛读教学是以海量阅读材料为主,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文本进行词汇阅读、英语知识结构的建立。(3)建立学生自身的阅读自信。在英语泛读课堂教学的环境中,主要通过默读方式进行语言学习,由此可以帮助学生建构起独立的阅读空间,并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自信心。
  二、目前我国英语泛读教学开展的现状
  高中英语教科书通常以课文、人物对话等,串联起整个英语阅读内容的基本框架,并在课文后附上词汇表、注释,方便学生对英语教材内容的阅读和理解。所以英语泛读教学课程的开展,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问题:(1)英语语言阅读的难度大。我国高中施行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案,往往把握不好语言课程的难度。特别在英语教材词汇、句型或文章等方面,所采用语言阅读内容难度大、缺乏真实性,由此限制学生对英语阅读材料的学习。(2)英语阅读的材料内容缺乏真实性。当下各中学使用的英语阅读教材,是以外国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材料,这种阅读内容设置虽然能一定程度与世界接轨,但影响到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兴趣。在阅读缺乏真实性、亲切感的内容时,学生潜意识会产生抵触情绪,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也会显著降低,而且随着大量阅读障碍的出现,学生对英语课程的阅读动机也严重下降。
  三、英语泛读教学在学生阅读动机培养中的创新策略
  1.增加多样化的英语泛读内容以促进个性阅读
  高中英语泛读不仅仅是一项阅读活动,而且是培养学生阅读意识,提高阅读深入度、阅读技能的主要手段。在高中英语泛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引入大量的课外内容、书面材料,发展学生在课文整体性把握、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为实现学生对英语文本的一般性理解,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英语泛读教材的选择、利用,以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帮助学生完成个性化的英语课程泛读。此外,对于那些语言表达及理解困难的学生,需要采用泛读教学的“无声”阅读方式,对英语词汇、句式及文章等进行反复练习,以达到英语内容流利阅读的目标。
  2.选择合适的英语泛读教材以提高学生阅读动机
  在英语泛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英语原版泛读教材,或者向学生推荐多种短小精炼、对话真实的内容,增强学生英语泛读的亲切感。由于学生在泛读英语书籍时,阅读速度通常更快而不是更慢,所以对于阅读词汇、语法等的选择要恰当,尽量选取阅读流畅的英语教材,尽量减少学生使用词典或查阅语法的次数。通过大量恰当英语泛读文本的选择,能带动学生不断学习新词汇、复习旧词汇,激发学生语言学习、英语泛读的兴趣,提高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英语阅读的质量。
  英语泛读教学是英语精读的先期阶段,是对英语课程内容的概要性学习,强调学生对课程结构的掌握,以及学生对英语信息的接收量。学生阅读动机是一种内生性动机,包括阅读目标、阅读心态及阅读坚定性等内容。因此通过英语教材或课文整体框架的引导,运用跳跃式阅读来把握文章主旨,能够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自主性意识,使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进行持续的脑力输出,从而保证学生的泛读态度与动力。
  参考文献:
  [1]闵辉.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阅读动机的激发[J].江西教育.2017(24)
  [2]滕海区,冯燕萍.高中生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与阅读动机的相关关系研究[J].英语教师.2016(12)
  作者简介:
  李锂(1981.02-),汉族,重庆人,重庆市南坪中学校高中英语教师,南岸区骨干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99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