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综合与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根据课标精神,在“综合与实践”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增强体验、发展个性,提高学生綜合能力。
  【关键词】学生  信息技术  问题  探究  模拟  开放
  【课题】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科研究基地专项课题《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 Fjjgzx18-51)课题负责人。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112-01
  课标要求,“综合与实践”教学重在学生自主参与、亲历实践,主要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为了使“综合与实践”课堂更加生动、更有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在“综合与实践”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中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应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条件去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使学生认知兴趣与求知欲望成为最现实、最活跃的学习内驱力。例如,教学“运动与身体变化”导课时,我先让学生看一段学生跳绳和跑步比赛的视频,接着引导学生:根据短片内容,你能针对“运动与身体变化”提出一些问题吗?受现场感的驱动,学生纷纷提出如下问题:“运动会影响身体健康?”、“运动后身体会有哪些变化?”、“运动后为什么身体会出汗?呼吸会加快?”等等(课件出示)。这些来自学生自己的问题引起大家的极大兴趣,教师趁机引导学生逐一解决所提的问题。接着课件出示以下三组数据:一是正常情况下婴儿每分钟脉搏跳动120-140次、幼儿90-140次、学龄儿童80-90次、成年人70-80次;二是人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脉搏跳动每分钟超过100次的,称为心动过速;三是睡眠或休息时脉搏跳动每分钟低于60次的,称为心动过缓。学生受这些数据的启发,我提出:运动引起的身体变化需要一些具体的数据来说明,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呢?这就是本节课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引出课题:“运动与身体变化”。通过这样生动逼真的情境导课,让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自主求知心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
  二、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探究情境
  在“综合与实践”教学中,经常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主动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独立应用知识等习惯。例如,在教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预习时,让学生利用网络搜索相关资料:(1)正方体的特征。(2)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按每条棱平均分成2份、3份、4份……切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体,总个数分别是多少个?(3)3面涂色、2面涂色、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多少个?(4)认真记录预习时有困难的地方,并作好记号。课堂上探究新知时,用课件形式展示预习的结果,让学生做汇报:大正方体的棱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别是2份、3份、4份、5份、6份,切成小正方体的总个数分别是多少?3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有多少个?2面涂成的小正方体个数有多少个?1面涂成的小正方体个数有多少个?对照呈现的数据,引导学生观察3面涂色、2面涂色、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有什么规律?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3面涂色的小正方体8个;2面涂色的是12的倍数;1面涂色的是6的倍数。教师再通过课件进行演示验证,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相关知识。整个活动过程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观察比较、发现规律,知其所以然。
  三、应用信息技术模拟生活情境
  信息技术能够模拟生活、再现情境,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探究环节,(课件出示)三角形后问: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让学生先思考再交流。有的用量角器量出四边形的内角和,有的用分割法把四边形变成两个三角形,即四边形的内角和是180°×2,有的用剪拼法将四个角拼成一个周角。针对学生回答情况(课件展示)。经比较,大家一致认为把一个四边形分成2个三角形求出内角和的方法最合理。接着再让学生用分割法(课件展示)求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然后追问:(课件出示)如果图形的边数不断增加,你们还继续用分割法去求多边形的内角和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意识到这里面可能有规律,于是便自主地把上面探索的过程与结果填入如下: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四边形内角和是180°×2、五边形内角和是180°×3、六边形内角和是180°×4、七边形内角和是180°×5、……
  引导学生观察以上的数据,问大家有什么发现?学生经观察、分析、比较,发现:多边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多边形的边数-2)。通过信息技术模拟过程,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体验,提高了综合实践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06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