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精神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需要不断地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案与传统的教案相比,是教案与学案的有机结合,在新课程标准下,通过教学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水平。本文通过对教学案的定义与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教学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案;高中语文;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新课程改革教育不断地发展,努力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与自我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案的设计,提高课堂活跃性,增强师生互动与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进步与发展,进一步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一、教学案教学
(一)教学案教学
教学案教学是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学生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讨论以及交流的一种教学模式。老师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寻找解决办法,进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能力,同时也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教学案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单向教育模式,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态度,帮助学生不断地成长与进步。
(二)教学案教学的意义
教学案教学是一种具有良好的启发性与实践性的教育方法,将教案与学案良好地融合统一,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教育的枯燥与单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教学案教学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与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老师为主,单向地对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潜能的开发,而教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则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与质疑,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不断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案教学的开放式课堂中,学生发挥主要的作用,根据教学案设置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查找资料,进一步对其进行判断与决策,不断地提高自我认知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固定化思维,老师教多少学多少,并“不会”学习,而在教学案教学过程中,很多问题的答案不止一种,通过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教学案的应用还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教会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在沟通中学会互相帮助,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水平。
二、教学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指导学生进行教学案预习
老师在上课之前将教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教学案的内容进行预习,并对教学案中的内容和问题进行自学,帮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通过对教学案中的重点难点的学习,从而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集中注意力,进一步加深知识的记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前,将教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预习《鸿门宴》,需要掌握的教学目标主要包含了《史记》的作者,《鸿门宴》一课中出现的一词多义、通假字,文言文翻译句子的方法等内容,重点则在于古文常用词语与句式以及对于项羽的深入了解与分析。学生就可以在课前查询历史资料,了解乱世中的两位英雄背景,以及这次宴会的举办时间、地点以及目的,通过历史资料的查询,学生可以对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而对于文章中的生僻字,提前查好如何让发音,比如“飨”(xiang)、“鲰”(zou)、“玦”(jue)等。除此之外对于文章大概的含义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宴会前,曹无伤告密,项伯夜访张良,项伯劝诫项羽勿击刘邦;宴会中双方争斗,重要的三起三落;宴会后刘邦逃走并诛杀内奸,宴会落幕。通过教学案的预习,学生掌握了语文课堂知识,并进行深入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指导学生回顾总结,强化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新课程的改革不单单是指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主体也在转换。传统教育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主体,而新课改过程中学生逐渐转换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还是被动参与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在进行教学案的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设计符合学生认知与特点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活动的参加,进一步完成知识的理解与强化,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更好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与时间能力。
例如前文提到的《鸿门宴》教学案,通过学生的预习与老师的教学,学生掌握了文章的重点,理解了文章的含义,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分析这次鸿门宴的起因与人物形象。而老师在课堂上则可以布置任务,将学生进行分组,在课堂中挑选学生扮演文中人物,通过语言的表达、肢体动作以及心理刻画等多方面的演绎,进一步帮助学生回顾总结,强化课文知识,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人物形象与情感,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三)反思學习过程,完善认知结构
语文老师在教学案中设计了课后反思项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后反思作为老师重要的指导目标,帮助学生进一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能力,不断地帮助学生完善其认知结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通过课后反思不断地巩固与学习,老师也通过教学案的反思回馈不断地调整教学案中的内容,同时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有助于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三点从课前、课中到课后分析了教学案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保证了教学设计的连续性和有效性,通过教学案的预习,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加强记忆,通过课后的反思,反映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以便于及时调整,帮助学生不断地学习与积累,推动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 三、教学案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能力,增强了师生互动与团队合作,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发展。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教学案的应用弱化了语文课本的重要性
在学生使用教学案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注意力会放在教学案上,并且把课堂老师讲解的重点也会抄录在教学案上,忽视了语文课本的重要性,因此老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重视课本,鼓励教学案与课本结合使用,将课本也作为日常考核的一项内容,慢慢引导学生在接受教学案的过程中也能够正确对待语文课本。
(二)教学案的固定模式束缚师生的思维
在通過教学案进行备课时,老师会下意识地关注教学案上的知识点,忽视了自身的想法与认识,不利于老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另外教学案的编制有固定的模式,长期使用造成课堂枯燥乏味,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要对这一现象进行改进。老师在进行教学案设计与编写时,应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与想法。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案的调整,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另外在教学案设计过程中,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更加直观形象地进行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
(三)教学案中的反思项目栏利用率不高
反思项目栏作为教学案的结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与老师在完成学习/教学任务时,都会下意识地认为学习结束,教学案的使命也已经完成,另一方面,老师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与指导,短时间内课后反思填写之后,改进效果并不明显,导致反思项目栏被忽视。因此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只有通过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才能够积累足够多的学习经验,具备更好的学习能力。而教学反思则可以帮助老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因此,老师要首先意识到反思的重要性并进行改正,进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培养这种习惯,师生互相沟通,共同进步。
四、结语
语文,这门学科从独立设科至今,其学科的历史使命从未改变,即传承本民族文化,陶冶情操,锻造灵魂。迎合新时期的发展需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拉开了大幕。教学案模式的提出,能充分体现学生为本的教学观,淡化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观念,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教学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成熟,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各大高校也在逐步改进。通过教学案的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能力,增强师生互动与团队合作,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并得到良好的实践,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刘举.“学案导学”中“导学”的内涵实质和效度评价[J].现代教育科学,2015(4).
[2]胡婷.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6(9).
[3]刘芳.高中语文教学中“学案导学、合作互动”教学模式初探[J].学周刊,2015(15).
[4]薛有庆.对语文教学模式构建的理性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06(9).
[5]李榕.浅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4(3).
(编辑:马梦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21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