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育科研应该“平易近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进修学校组织的“研训有道”系列论坛活动之一——教育科研论坛,看到大家格外亲,也借此机会,按照科研部的布置,与大家交流一下自己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认识。
  近距离接触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始于2003年,在东辛庄小学做教学主任,兼管教育科研工作;2007年——2011年做教研员,主抓学校教科研工作;做学校领班人的几年,坚持科研为先导,践行“扎实课题研究促进师生发展” 的工作思路。科研部的领导老师、中小学各位同行好友,给了我许多帮助。回顾这段经历,充实与缺憾,快乐与彷徨,使得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变得更有咀嚼的滋味。从这样的角度思考,我与教育科研有不解之缘。翻阅一下以前的发言,撷取几个用过的题目“让教育科研成为教育生命历程的终生伴侣”、“强化教育科研工作占尽学校发展先机”、“教育科研给学校插上腾飞的翅膀”、“走进常态的教育科研”、“真正走进常态的教育科研”、“开展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让研究真正发生在教师身上”……钟爱教育科研,源于肺腑;重视教育科研,发自内心;把教育科研做朴实、真实、扎实,是我一贯的坚守。给今天我的发言拟个通俗的题目——教育科研应该“平易近人”,谈谈中小学教育科研领导引领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问题。
  一、现状:脱离教师脱离实际的教育科研
  开展课题研究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近年来,学校教育科研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和加强。兴城市科研部坚持“立足本地、研究本地、服务本地”的工作原则和“精、新、实、活、效”的课题研究工作思路,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很多学校出现了一些认识或操作上的误区,形成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诸多乱象,值得我们思考和改进。
  1、“金字招牌”现象
  盲目追求高大上,认为课题研究级别越高越好,数量越多越好。学校把教育科研看成政绩材料或工作总结的“金字招牌”,教师把科研证书当作职务晋升的重要砝码。
  2、“皇帝的新装”现象
  重演绎,轻实践,只在“云端舞蹈”,而不“贴地行走”,不深入课堂,不在教学现场,不直面矛盾和问题,浅尝辄止。不能真正研究、潜心研究。
  3、“个人独舞”现象
  教育科研被看作单纯科研主任的事情,确定课题、拟定方案、整理材料……科研主任或极少的几个人在忙碌,缺少领导的配合,教师的参与。
  4、“虚假作文”现象
  平素缺少行动,缺少研究,缺少系列过程材料的积累,验收前,只得闭门造车,东拼西凑,通过理论的演绎推理,如同虚假作文,编造出所谓的成果。
  二、追问:真实的教育课科研离我们多远
  什么样的科研才是“教师的科研”?什么样的课题才是“自己的课题”?
  能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推动工作有效进展的课题才是“自己的课题”;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实际作用的,并且教师能够胜任的科研才是“教师的科研”。
  我们呼唤真实的教育科研,希翼自己的工作颇有实效,期盼自己内心得到满足和慰藉,希望同事的认可和尊重。
  重要的一点,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定位要有正确的认识:中小学教育科研以应用和开发研究为主;中小学教育科研以微观研究为主;中小学教育科研以行动研究为主;中小学教育科研以校本研究为主。解决身边具体问题,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三、改进:让教育科研“平易近人”
  教育科研回归本真
  1、降低教育科研重心
  必须降低教育科研的重心,让教育科研植根于土壤,充分地吸收水分养分,才能开出艳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理清教师与专业研究者的研究界限:中小学教师从事课题研究不同于专业教育研究者的研究,其目的不在于形成学术成果、建立学术流派,而在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是一种基于教学一线现实的研究活动。课题指南应避免假大空的成分,在课题申报环节应删除或淡化与教师研究相距较远的条目,如国内外研究现状、该成果重大理论价值等。鼓励教师从经验总结、问题提出的日常话语阶段走向研究领域的自觉建设阶段。在研究方法上由直观化、简单化逐渐走向多元化和成熟化;在研究领域上逐步实现跨学科化和课程体系大综合化;在研究主体上更加重视变革和合作,既能保证广大草根教师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总结性和开创性的成就,又能让部分有扎实理论功底,有研究潜力的教师成为教育家,成为专业教育研究者。
  教育科研的重心必须下移,科研的阵地必须前移。
  降低重心的举措:
  级别降下来——由专注于省级课题,到更多地关注县级课题和校级课题;
  参与者层次降下来——由中心校走向村小,由主管领导回归到教师,由骨干教师扩展到普通教师;
  内容范围降下来——由关注宽泛的问题到关注具体问题,由关注理论建构到关注学校实际;
  形式、目标活起来——尝试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目标灵活把握。
  科研主任和教师应该达成这样的共识:
  科研并不神秘,一个教师只要肯于思考、肯于钻研、善于反思、善于总结,他就会搞科研。
  学习借鉴     实践试用     思考研究     改进完善     总结提高
  公式:学习 + 实践 + 思考 = 科研成果
  2、广泛开展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的特点:微型科研的“求实”、“求本” ;研究策略是:“問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特点是:“小切口、短周期、深研究、大影响”;作用:使科研真实地“走进教师、走进学科、走进课堂”。
  小课题研究具有很多优势,如课题很容易选择,在课题管理上也不必受制于上级课题管理部门,在研究方法上也以边工作、边学习、边研究的行动研究为主,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也要少得多。   进行小课题研究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扎扎实实地搞好小课题研究正是为进行大课题研究打基础。进行小课题的研究可以培养教师逐渐适应大课题研究的能力,为大课题研究做准备;而大课题也可以分解成许多小课题,通过小课题研究来把大课题的研究具体化。
  科研变成教师自觉行为的现实条件:情景进入有案例;问题解决有对策;经验固化有个性;智慧共享有合作;理论建构有研究;自主发展有动力。
  小课题研究带来大众科研行为的根本性变化的变化:(1)科研启动:由“假设的问题”转到“真实的对策”;(2)科研主体:由“统一的关注”转到“个性的选择”;(3)科研关注:由“校长的课题”转到“教师的课题”;(4)科研实施:由“模拟的研究”转到“现场的研究”;(5)科研要求:由“形式的求全”转到“求实和求本”;(6)科研路径:由“理论的科研”转到“运用的科研”
  3、教研科研相融合
  很多中小學,教研、科研“我行我素”“两张皮”。有人称教育科研为“伪”研究,称教研为“土得掉渣”的“土”研究。应该在“融合”做文章,使科研“接地气”,教研“触云气”。 日常教学为教研提供教学小现象、现实真问题;教研过程是科研成果得以推广运用和检验的根本途径,科研则可以提升研究的品位。因此,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本来就没必要或不可能区分什么教研和科研,离开了教研,科研就成了一种空洞的游戏;离开了科研,教研就难以持续和深入,只能在经验交流的层面徘徊。
  中小学科研与教研融合的价值追求主要应该定位两个方面。一是实践第一。科研与教研融合的目的不在于形成多少理论,构建多少模式,而是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在于改进、解决教学生活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工作的实际效率。这种融合是“为了教学”“从教学中来”“在教学中进行”。二是成长为要要目中有人,关注师生的共同发展。
  融合策略一:问题导向
  科研与教研融合中的课题,要由下而上,由困惑凝聚成问题,由问题升华为课题——问题即课题。
  融合策略二:活动嵌入
  组织相关活动时,相互嵌入,教研中有科研,科研中有教研。首先要有主题,科研本身强调主题研究,如果在教研中也强调主题,以主题来凝聚教研的兴奋点,提高教研的生长点,科研便嵌入了教研。其次是注重过程,教研前延后拓,让每个参与者“有备而来”,活动中“全心投入”,活动后“再三反思”,活动目的达到了,教研质量得以保证。通过“明确主题——学习研究——现场研讨——行为跟进——反思提高”的过程架构开展教研活动,科研的要素也融进了教研。
  (例子:曹庄小学的阶段主题教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育科研是研究者充满思想和人文关怀与理想主义的行动!研究者的最大收获是教育智慧的增长!教育研究只有开始没有结束!教育研究没有失败只有成熟!
  成功是发现真理,而失败是接近真理的过程。
  真正地钟爱教育科研,真正地重视教育科研,真正地开展教育科研,教育科研定能促进师生真正的成长,促进学校真正的发展,每位从事教育科研的领导教师,也能收获到教育科研带给我们的真正的惊喜和快乐!
  (作者单位:兴城市旧门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43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