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教师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授课模式才能满足教育发展要求。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始终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模型思想;教学价值
  一、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价值
  在数学领域,模型思想就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然后将其塑造成一个数学知识点相互联系的模型,学生能够借由生活中的物体来对相关数学问题进行理解、分析与解答。具体而言,模型思想的教学价值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数学理论知识本身就源自生活,教师不仅要贯彻与生活相贴近的这一教学原则,还要注重对模型思想进行有效的渗透与运用,让学生通过身边的实物来观察和发现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然后利用数学知识来对这一数学问题进行解决。这是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重要教学策略。其次,模型思想的运用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可以优化自身的学习方式,改变自身的数学学习思想方法。而这与新课改的要求相符合,教师必须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来创新自身的教学过程[1]。最后,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理论知识,并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都还需进一步提高,为了促进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有效发展,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还需要引入模型思想,满足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需求。
  二、模型思想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1.让小学生初步建立起模型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模型思想,需要学生建立起相应的模型思维,这是促进模型思想渗透与运用的重要前提条件。为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将课堂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实物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在这个方面的理解能力。
  2.通过探究性学习融入模型思想
  新课改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同时要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为此,教师应该注重采取探究性学习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数学学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探究性,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人能力的发展[2]。而教师要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融入模型思想,可将公式推导作为切入点,展开高效的探究性数学教学活动。比如,在“圆锥的体积”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引入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对这一过程进行表述,然后进行自主思考。学生可选择教学模具来辅助自主学习,在模具之中倒进沙子之后,可发现圆锥体体积并不能转化成为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因为它们相互间并不存在明显的联系。但是学生却可以发现圆锥体和圆柱体之间有比较明显的关系,也就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即圆锥体的体积。
  这一发现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在不断观察与求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其中渗透的模型思想,有利于学生对模型思想的运用与熟练掌握。
  3.为数学问题赋予相应的背景
  教师可以灵活地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渗透模型思想,尤其是数学课堂上长期以来的枯燥乏味氛围必须得到优化。为此,教师可以为实际的数学问题赋予相应的背景,让学生在创作数学问题背景的过程中,有效地活跃数学课堂气氛。比如,在两车行驶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进来,创设这一数学问题的背景。即两名学生分别站在教室两侧,然后模拟两辆车的行驶情况,包括相向而行、背向而行、两车相遇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几种情况进行分析,然后总结出其中蕴含的一般规律,再将其引入实际的数学问题中进行解决。这有利于渗透模型思想,提高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综上所述,模型思想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应该注重将其渗透在数学教学之中,让学生建立起模型思维,并学会将其运用在实际的知识理解、数学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小军.浅议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探讨[J].中外交流,2018(42):94.
  [2]尔古阿呷.合理定位有效渗透——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8(25).
  作者简介:农志都(1975—),壮族,广西德保人,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65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