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产地准出的蔬菜质量安全追溯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食品安全质量的管理,然而收效甚微,各地依然频繁曝出食品安全事故。基于产地准出的蔬菜质量安全溯源制度,从蔬菜的原产地入手,了解蔬菜生产环境,可以从源头上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本文阐述了我国食品安全质量追溯系统的发展历史、国内几种常见的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通过对蔬菜生产、销售全过程的监控,确保蔬菜质量安全。
  关键词:产地准出;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government has increased the management of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but the results have been minimal, and food safety accidents are still frequently exposed everywhere. Based on the vegetable quality and safety traceability system, the origin of vegetables is used to understand the vegetable production environment and ensure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from the sour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a’s food safety quality traceability system, several common vegetable quality and safety traceability systems in China, and ensures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vegetables through the monitoring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vegetable production and sales.
  Key words:Origin; Vegetable quality and safety; Traceability system
  中圖分类号:TS201.6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食品,可以为人们提供维生素、纤维膳食、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一些农业种植户为了提高蔬菜的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蔬菜中的农药残留超标,不仅威胁到人们身体健康,而且造成环境污染。为了确保食品质量安全,2004年国务院印发《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要求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跟踪和追溯。基于产地准出的蔬菜质量安全科追溯研究,指利用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传感技术、定位系统,对蔬菜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整个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蔬菜农产品质量安全。
  1 我国食品安全质量追溯系统的发展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强县、乡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同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督、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处理一切违法行为。同时,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第42条提出了食品生产经营者应该按照本法的规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在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出现的背景下,建立追溯体系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建立健全从农田到餐桌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强化风险分级管理和属地责任,加大抽检监测力度,建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追溯监管综合服务平台。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质量兴农战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高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2 追溯系统特点
  根据国际组织的定义,可追溯系统指通过登记的识别码,对商品历史、位置、使用情况进行跟踪。通过可追溯系统可以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以及销售等过程进行监控,从农产品的供应链上游到下游进行追踪,也可以从食品的下游反向追溯到农产品的产地[1]。通过这种双向的管理制度,一旦发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可以立即找到农产品供应链各个节点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召回有问题的农产品,确保消费者的饮食安全。目前,国内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常见有以下几种形式。
  2.1 农产品质量安全IC卡智能化监管系统
  IC卡智能化监管系统是借鉴国外产地编码管理模式,建立“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标志溯源、实时监控、食用安全”的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农产品进出市场必须严格执行索票索证制度[2]。目前。南京市已采用这种监管系统,是全国首创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IC卡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管理平台、用户平台、语音查询系统、IC卡刷卡检测系统。市政府在全市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食品质量溯源载体,IC卡号存储了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信息。用户通过IC可以及时了解农产品信息,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向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举报。
  2.2 二维码溯源系统
  二维码溯源系统是以二维码为载体构建的蔬菜追溯系统。蔬菜种植时,二维码溯源系统将蔬菜的种植基地、产品学名、自然环境、土壤肥力等信息录入系统,基地每一块土地拥有一个二维码,二维码可以记录蔬菜生产的全过程。蔬菜生产期间,通过物联网、传感设备,监控蔬菜的生长环境,收获时将蔬菜生产期间的全部信息录入到系统,并移交给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质检,然后将检验报告录入到追溯系统中,最后蔬菜包装的时候贴上国际通用的EAN条码,这个条码包括了蔬菜从播生产、流通、销售整个过程的信息,它是蔬菜的“身份证”,也是蔬菜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消费者购买时,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获得蔬菜种植地、种植过程、农药使用情况、销售过程,让消费者详细了解蔬菜的来源[3]。   2.3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通过信息技术,构建追溯系统平台。目前,山东省寿光市采用这种追溯系统。该系统由企业端信息管理系统、食品安全质量数据平台以及终端查询系统构成。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指生产企业采用信息技术和条码技术,对产品项目进行编码,将产品的来源、包装、物流以及企業信息按照标准编码。食品安全质量数据平台是以政府食品质量监督管理系统为依托,通过食品质量监督管理系统平台可以了解企业、检验机构以及认证机构的信息,确保终端查询系统每天的数据信息及时更新。消费者或者零售商只要扫描产品条码信息,就可以显示出农产品生产公司名称、蔬菜种植基地、农户、农产品田间管理情况、包装信息以及检测信息。
  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由省农业厅立项牵头,农产品认证中心具体实施,按照标准化操作和管理,建立从产地到市场的全成质量监管系统和追溯制度,对农产品的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包装、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管,从源头上建立可追溯系统,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4]。该系统分为三品认证审核系统、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质量安全网、监督管理系统、交易信息平台,集网上办公、查询、公示、追溯、监督管理和服务为一体。
  国家农业农村部2017年推出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从农产品生产、批发市场、零售市场以及生产加工的可追溯管理,还可以实现与全国各个省级管理平台进行对接,获取主体内部农产品生产过程追溯信息,可以追溯到产品的生产种植基地。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打造为上下联通、内外联动的智慧化及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同时,通过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商务局进行对接,建立索取追溯凭证制度,实现追溯管理到餐桌的管理。
  2018年是农业质量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八项行动,从标准、认证、检测等方面,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战略[5]。目前,农业部启动山东、四川、广东三省作为试点单位开展运行,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不断优化国家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功能。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倒逼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控制能力、标准化生产能力以及执法监督能力的提高,让农产品来可追、去可查,实行一个商品一个二维码。
  3 结语
  目前,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已经开始启动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生长、加工、流通和销售各个环节的监控,从而及时发现农产品存在的问题。但是由于各个信息平台大多自成系统,无法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曾楚锋.基于产地准出的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2]程晓丽,祝 金.哈尔滨市蔬菜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探究[J].南方农业,2018(12):100-102.
  [3]关洪军,孙伟康.农产品供应链封闭化运行模式与整体绩效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7(5):25-26.
  [4]陈俊科,李 红,杨 红,等.政府行为、机会成本与消费者蔬菜质量安全追溯意愿——基于新疆的实地调查[J].江苏农业科学,2016(3):507-510.
  [5]夏奇峰,廖秀环,卢慧娟,等.基于信息技术的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构建研究[J].种子科技,2017(7):21-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33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