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课堂教学,创新高职师范生德育工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受教育者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考验更加严峻,高职师范生的德育工作一样面临着各种困难与挑战,创新势在必行。本文旨在基于课堂教学,从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的创设等方面着手,创新高职师范生的德育工作。
  【关键词】课堂教学 高职师范生 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5-0080-02
  一、课堂教学,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是基础
  教师工作的性质和特点,需要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和为人师表。教师的素质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提高,新时代的教育对教师素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要在教育观念上创新、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要树立培养个性的观念和创新观念;要树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树立教育国际化的观念;要树立教育网络化的观念;要不断提高师德修养。
  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手段,创新高职师范生德育工作开展
  (一)正确引导,树立三观
  在师范类课程体系中,课本知识的讲授首先要做到正确的价值观,在传授知识、答疑解惑的过程中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样才会让学生对知识有清晰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见解,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日后的教学活动。
  (二)课前作业,建立认知
  互联网时代,网络资料、文献层出不穷,要让学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提前布置相关的作业,通过网络视频、案例资料进行资源整合,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内容建立初步认识。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热情,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更主要的是养成学习—探究的习惯。
  (三)小组合作,共享共赢
  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适应社会并与他人合作将是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技能。培养高职师范生参与共同学习、成长、进步的合作共赢精神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课堂上的小组学习应需而生,将有效的改善学生个体学习的种种弊端,培养学生的分享与合作能力。
  (四)适当考核,激励进取
  针对高职师范生的日常教学,可以结合适当的考核形式,激励他们的求知进取心。五年多的教学实践,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等教学实际情况,我采用“一站到底”、“牛刀小试”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在轻松愉快的竞争氛围中达到了预期的考核效果,深得学生好评。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巩固了所学知识,又使得学生有了竞争意识和进取心。
  (五)课后总结,反思提升
  高职师范生要面对庞大的知识体系,想要学得好、记得住,就要及时将课上的知识点进行总结。碎片记忆经过加工,真正的将所学知识升华,才能够为自己所用。周而复始的简单操作,形成总结提升的好习惯,为日后成为教师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
  三、创设课堂教学环境,促进高职师范生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创造性、主体性的养成等,都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随着教育的日益普及,一个人一生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环境特别是课堂教学环境对健全人格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一)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简洁明快的班级设置
  班级文化是在一定时间内形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班级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有着正确的引导作用,并且能够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具有高职师范生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在简洁明快的班级环境中进行学习和交流會让师生觉得清新、轻松,无压力感。
  (二)根据教学需求,灵活设置班级座位排列形式
  在世界范围内,班级授课制是最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所涉及的座位排列问题,影响着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学生课堂参与等一系列的行为表现。传统的“秧田式”座位排列形式虽然能有效的利用空间、有利于教师讲授和对课堂的把控,但也存在着如“被忽视的边缘人”、未能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等不可忽视的缺点,这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高职师范生的影响更大,更远。为了使学生有个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参与到课堂教学,我们可以根据课程、教学等因素,因需设置座位排列形式,将“马蹄式”、“小组合作学习”、“圆形式”、“会议式”有机结合,提供更均等的教育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职师范生的德育教育成果关系着国家未来的教育质量,高职师范生主要承担着义务教育这一教书育人的重任。中小学生正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向师性更是这一阶段学生的主要特点。正因为如此,高职学校除了对师范生在校期间制度上严格要求,还要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加强专业知识学习,通过任课教师将德育教育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以德引路、以爱养心、以情化人、引导师范生乐教、爱教、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娄晨.新形式下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德育工作探析[J].好家长,2018(50):212.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9页.
  [3]裴晓涛.新时代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路径探究[J].教育导刊,2018(07):013
  作者简介:
  闫林(1986.09.23-),女,汉族,辽宁省大石桥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中级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66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