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自媒体时代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自媒体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自媒体时代下,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人们的日常交流也越来越便捷,如今已经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自媒体时代对中小学德育工作也带来了新问题和新挑战,而如何适应自媒体环境,及时更新和改进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和创新德育工作,这些都是自媒体时代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分析和探索了自媒体时代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思考。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  中小学  德育工作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1;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075-02
  德育工作的开展成效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德育工作实质上就是教育的核心,而如何切实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一直是中小学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自媒体时代不仅为中小学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还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契机,在新时代下,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创新工作形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采用自媒体开展德育工作,才能切实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成效。
  一、自媒体时代下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1.挑战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正能量
  在自媒体时代下,随之出现了微信和微博等交流平台,对信息发布者的要求越来越低,所以信息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复杂,信息传递的快速化和全面化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德育工作,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普遍比较小,他们还未形成系统完善的分辨能力,而如何才能有效预防负面信息,为小学生的成长指明正确方向,成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来网络上的信息就比较繁多复杂,其中有些信息严重脱离了教学内容和德育工作实际,如果小学生长期接触这种信息,就会在内心怀疑传统德育的真实性,极大地降低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挑战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自媒体时代下,媒体日益趋向于多元化,其在很大程度上挑战了中小学德育教师的主导地位,在以往传统的中小學德育工作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几乎一切德育活动都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开展的,强调的是教师的主体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小学生逐渐成为了重要的自媒体,究其原因是中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等一系列特征的影响,这个时期他们更关注同伴,他们内心非常渴望得到其他同伴的肯定和欣赏,非常喜欢和其他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讨,也更喜欢和更容易接受同伴给出的意见,自媒体时代下也出现了微信和微博等各种交流平台,其在这些交流平台上发表的一些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同学,这也就意味着教师的主导权被分享了。
  3.挑战了传统德育工作中教与学的关系
  在以往传统德育工作的教与学关系中,教师普遍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导致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在之前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中,虽然教师注重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但是由于长期受这种氛围的影响,学生一时根本无法真正放松下来,并敞开心扉,与教师一起交流和探讨,师生之间的互动往往是流于形式,根本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在自媒体下,网络媒体自身带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及时性,问答都是自由相互的,这正好满足了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和回应,从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切身感受到价值满足感。
  4.挑战了传统德育的信息传递方式
  在以往传统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如果教师要想传递德育信息,一般采取的就是面对面的方式,信息传递方式缺乏多次的反复扩散,那个时候虽然也有校园网和教育信息网等载体来开放性传播,但是并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自媒体就不一样了,其能提升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扩散性,不断强化信息,引发更多学生的情感共鸣,扩大德育教育的影响力,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二、在自媒体时代下如何创新中小学德育工作
  1.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和道德修养
  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为人处世态度也深深影响着学生,在自媒体时代下,对中小学德育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之前教师具备的德育知识和道德修养已经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教师就要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把自己的人格魅力充分展现给学生,教师自身要具备爱岗敬业的教育奉献意识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在日常的教育中要秉承公平公正的教育原则,教师要把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德育教学以及与学生相处的各个方面巧妙融合在一起,另外,教师还要加强自身学习,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树立先进的德育教育理念,先进的德育教育理念是提升中学德育教育水平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自学自修学习等各种途径来加强学习,这样有助于教师系统化地掌握德育教育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还要贴近实际生活,不断创新德育教育方法,提高中小学德育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实际的德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树立先进的德育教育理念,最关键的是要把德育教育理念和教育实际紧密结合,寻找贴近实际生活的德育教育方法,在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具体实践中来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法。
  2.不断优化参与路径,树立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在自媒体时代下,中小学学生实质上可以说已经参与到德育工作中了,但是要注意的是我们必须有效发挥出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辅助作用,不断优化学生的参与路径,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树立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优化学生的参与路径:其一是有效利用校园网,在其中开设一些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自由畅谈等专栏,对于学生展示的内容教师可以在QQ上分享给其他同学看,对于学生的自由畅谈专栏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管理,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有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灵活便捷的交往方式,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展示自己,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不会关注其他娱乐网了;其二是建立班级QQ群,拓展学生参与德育工作的空间,积极鼓励学生在班级QQ群中发表一些励志性的话,同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日常生活,对于在生活中见到的一些好人好事,可以在QQ上大力宣传,让班级中更多学生了解这些好人好事,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其三是合理运用家长微信群,定期开展自媒体安全需知等专题讲座,或是弘扬身边的好人好事,或是开展公益宣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拓展师生互动的渠道和方式,真正实现心灵对话
  中小学生本身就活泼好动,他们很喜欢在教师和其他同学面前表达和展现自己,并希望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在自媒体时代下,学生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非常强的,所以师生互动自然也不能固步自封,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应该有效借助自媒体来实施师生互动,可以开设各种师生互动平台,充分利用现代平台来解答学生的疑惑,如在学生的寒暑假网络作业中开设师生互动,对于一些好的问题,教师可以评选出来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提出疑问的自信心,如开设单向互动平台与学生匿名互动,这样学生也会完全敞开心扉,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在彼此对话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积极渗透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如开设多向互动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相互讨论问题,充分重视每一次互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这样做不仅会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还能及时解决师生互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贯彻落实好德育教育工作。
  4.真实综合地回应学生诉求,利用自媒体及时跟进学生的思想困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上随之出现了各種各样的声音,德育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如何才能加强德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呢?这就需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充分考虑学生诉求,对于学生出现的一些道德困惑,教师必须科学正确的分析,并及时给予解决对策,同时有效借助自媒体及时跟进学生的思想困惑,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这些问题,在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德育工作的实际性。另外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还要为学生树立榜样作用,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学生身上,应该宽容待人,把自身内心的真实想法说给学生听,从侧面渗透德育,增强德育内容的可靠性,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注意德育内容的呈现形式,不能过于随意,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避免理想化,另外中小学德育工作还需要和互联网有效结合,不仅要确保德育教学内容的个性化,还要确保德育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和生活化,对于学生在自媒体上发布的一些作品,教师就可以巧妙借助,把这些作品作为德育素材,拉近学生和德育的距离,看一看学生都在自媒体上关注些什么内容,站在学生的角度综合考虑问题,一切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从而有效丰富德育内容,以此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随之产生了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自媒体,其已经被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尤其是对于中小学德育工作,与以往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的信息传递速度更加开放迅速,虽然它为中小学德育工作带来了很大便利,但同时也促使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在自媒体时代下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今在自媒体时代下如何创新中小学德育工作已经成为广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丽萍.自媒体时代中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思考[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3):4-6.
  [2]裴杰生.自媒体时代的德育特征及创新策略[J]. 基础教育研究, 2015(7):55-56.
  [3]姜霖.浅析运用自媒体推进高校德育工作[J]. 新校园旬刊, 2017(12):110-110.
  作者简介:
  陶小敏(1964年-),男,汉族,浙江武义人,大学本科,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小学德育活动整合与有效实施研究;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班主任专业成长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56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