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教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集体教研是众多学校采取的一项集智慧于一体的高效教研方式,是老师们在合作研究中发挥集体效应的一个表现,现在更成为了很多学校教研活动的“重头戏”和“亮点”。高中地理进行集体教研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课程改革的需要,但是集体教研又存在误区与困惑,到底该怎样进行集体教研才能更好的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利于教学,利于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成长了,这里,我们就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教研;地理;中学教育
  教研是一个学校进行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很多学校都根据自己的实际对教研提出了各种要求,而集体教研制度因为其明显的优势深受现在很多学校和老师的喜爱,成为了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集体教研是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集体研读课标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析教研任务、审定教研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1]
  一、地理集体教研的作用
  1、可以沟通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包括了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是对人的教学和学习心理结构、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和揭示的理论[2],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的理解与认识。
  地理学科是一门保罗万象的学科,对老师的要求非常的高,需要老师们之间的沟通学习。老师在集体教研中,交流自己的看法,探究学术问题,解决地理的困惑,有利于地理的教学。
  2、更好的谋划教学策略
  为实现教学的目标,教学的策略非常关键,每个人的方法是有限的,集体的教研可以发挥集体的作用。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策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教学,再实现整合,可以解决教学中的疑点困惑。
  另外,通过集体教研,能够更好的把握教材的内涵,领会教材的精神实质,能够更好的吃透学生,把握学情。当然教学策略因班还是得异,但是大的框架是可以一样的,集体教研有其意义。
  3、优化教学设计
  上课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学活动,肯定需要教学设计。而一个学科、同学科同年级的老师一起教研,可以是教学设计更加的完备,学习别人优秀的想法,改掉自己不成熟的观念与行为。当然,集体教研形成的共同教学设计应为基本内容和共性要求,即教学目标、内容、模式等趋同,而不是所用教学设计一样,每个老师还应该保持自己的个性。地理的教学因人而异,但是共同的教案利于教学开展,集众人之力,同样集体教研后的结合学情的二次教研,更利于教学的开展。
  4、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个集体教研组的老师年龄是不同的,知识是有差别的,能力是有高低的,而集体教研可以实现思维的碰撞,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在集体教研中老师们的相互学习,共同研究,是一种继续学习的表现,可以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因为集体教研的需要,教师们得积极的而参与教研活动,督促大家的学习与探究。教师的成长利于本学科的教学活动的开展,还可以减轻老师们的一些工作量。
  5、有利于减轻教师们的压力
  集体教研,大家群策群力,避免了一个的孤军奋战。一个人不会的,其他人会,一人不懂的,他人懂。因此通过集体教研,老师可以得到很多帮助,少走一些彎路。地理,尤其是高中地理,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文字学科有太多东西需要学习,因此地理肯定需要集体的教研,教学效果会更加的好。
  二、集体教研中存在的误区
  1、把集体教研当做轮流教研
  集体教研讲究的是合众力,采众长,然后结合自身实际,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但是现实中有些教研组存在每位教师轮流主备一部分内容,然后教案复印给其他教师享用的现象。这种所谓的集体教研,资源共享,其实是在培养一批教研的“懒汉”,不利于教学,不利于教师的成长。
  2、集体教研成了与一些教师无关之事
  在集体教研中,集体教研的中心发言人一般是本组骨干,造成其他教师无事可做,显然不是真正的教研,集体教研需要每个人都出力,献言献志,集众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每个教师都积极参与,在交流中实现思想与观点的相互碰撞与交锋,实现共同提高。而教研之中,有的主教研人与非主教研人的责任感也不强,主教研人不认真专研思考,非主教研人什么都不做,这样是无法发挥集体的作用的,集体教研成为空谈。
  3、教学一样,忽视教师的个性
  集体教研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教学重难点处理、练习检测等方面做到基本统一,但绝不是每位老师的教学内容和环节都高度一致。有些教师拿着统一的教案去上课,整个年级一样的导入,一样的教学、一样的讨论、一样的作业、一样的复习,这样的课堂,效果有限,机械教条,最终灭了个性,流水线的生产让老师、学生都成了工具,这种做法扼杀了一些教师的教学思想与个性,不利于教学。
  4、只重课前,忽略课后
  课前的精心教研能保证上好一堂课,那么课后的反思利于我们上好一辈子的课,然而课后的反思往往是教研的盲点。课后,老师们在一起讨论上完的课,大家认真反思,吸取教训,捕捉感悟,交流课堂上的点滴,将教学感受记录下来,对以后的教学非常有意义。但是一节课课后的总结往往是大家忽略的地方。
  三、怎样做好集体教研
  1、提前安排好教研计划
  集体教研得有一个高度,即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找到共振点。教研要以学生为本,教研要立足学情,备教材与备学生同步,要学会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集体教研的意义是巨大的,但理论与现实总是有区别,为了教研意义的是实现,得有要求,有计划,要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集思广益,利于教学。要备好课,除了学校督促到位,教研组长管理到位,教师有自觉性外,有一个合理的教研计划更是关键。
  教研的时间、地点、主讲人、多久一次、具体要求等一定要规范落实。每次教研的主讲人是轮流的,他要吃透教材,梳理内容,有比较完整的教学思路,当然辅备人也要钻教材,有初步的教学设计,大家都要提出自己大的困惑与疑问,交流时共同发言,这样才能到达一定的效果。
  教研一定要提前完成,教研活动每周都要有,要吃透教材,把握全局,尤其是我们的地理,更需要体系的完整。
  2、教研不能流于形式
  集体教研强调老师们的积极参与,广泛参与,每次的教研不是主备人一个人的是,每次的教研每个人都得有自己的分工与责任。主备人自己说了自己的观点之后,辅备人也得谈谈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大家都参与到每次的教研中,求同存异,思维碰撞,交流中发言不分主次,不讲多少,但重在最后的效果。
  教研是一个教研组所有人的事,因此教研一定要是大家智慧的结晶,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当然教研不仅仅是教学设计,绝对没有不变的计划,因此每节课的教研在上课开始后还可以再进行完善,任何人也都得参与每一次的教研,年轻人活跃点,骨干教师也要积极教研,教学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学问。
  3、个人复备,形成自己的教案
  集体教研形成的教案绝对不是金科玉律,个体教师不应为集体教研后的教案马首是瞻,老师应该将集体成果与自身的教学风格、班级、学情有机的结合起来,重新审视生成的教案,批判吸收集体的智慧,一定不要失去自己的东西,要学会在集体的基础上再加工、完善、提升,在集体教研基础上细化为自己的东西,提高课堂的效率。
  教研工作对教师、学生、学校的效果是明显的,我们一定要克服集体教研中的不足,大家在集体教研中共同成长,这样我们的教学质量一定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  谈开彬.有效提升集体教研质量[J].人民教育,2013(12):48-49.
  [2]  赵纯钧,杨斌.中国管理教育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16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