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核心素养下化学科学实践活动课堂的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1.课标要求: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属于主题1: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按照【内容要求】的核心素养是“认识化学科学研究需要实证与推理,认识化学实验是研究和学习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方法,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途径。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等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提示】教学策略要求:整体规划实验及探究教学;选取真实的、有意义的、引发学生兴趣的探究问题;改变在实验中注重动手但缺乏思考的现状,强调高级思维过程。
  2.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是人教版必修1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溶解、过滤和蒸发基本操作的同时,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引入检验纯化后的食盐水中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离子检验以及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去除杂质的理论知识。分离提纯方案设计过程中,不仅引导学生选择合适试剂,还要考虑加入试剂的量及先后顺序。
  3.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已经学习过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等仪器的使用,初步學习过加热、搅拌、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本节学习的重点放在可溶性杂质离子检验和杂质离子除去的顺序思路分析。
  4.根据以上分析制定教学目标为:
  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加深对混合物分离、提纯等实验的认识。
  (2)学会溶解、过滤、蒸发、离子检验等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学会模仿现有的实例,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在对已知物质中离子的性质,能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初步尝试在实验学习活动中与人合作与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逐渐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
  二、科学实践活动课堂的任务设计
  现以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实验1-1、1-2、1-3、1-4】的学习内容进行重组,对食盐难溶性和中可溶性杂质去除这一重要的学习目的,设计以下三个活动任务。
  第三步,评议学习。对各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个人责任感是协作学习的另一个核心思想,在强调学习者共同努力的同时,也要强调每一个学习者的积极性。评价时先让学生说,如通过讨论得出去除杂质离子的顺序,通过“3个过量”、“1个适量”的争论和评价培养量化的严密性;增加了溶液中可溶性杂质离子是否彻底去除的判断评价,丰富了实验内容,增强了趣味性。
  第四步,反思拓展和目标测评反馈。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进一步检查落实课堂教学反馈,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过程。注意课堂小结是学生反思拓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延伸与迁移,从而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收获:通过这一节课的化学课堂学习活动设计、实施,实现知识的学习是已有的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主动内化新知的过程;是实验、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的基本核心素养养成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2]  郑长龙,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重大变化及解析,《化学教育》(京),2018.9.41—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34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