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园运动会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运动会是学校体育的重要表现形式,长期以来,运动会受到传统思维的限制,导致田径运动会竞技性强,缺少趣味性,严重偏离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宗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针对当前校园运动会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以期加强运动会对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影响,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不断提升。
  [关    键   词]  运动会;体育锻炼;影响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4-0194-02
   本文将主要针对当前学校体育运动会中存在的问题、校运会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以及未来改革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学校运动会现状
   项目设置竞技化,缺少娱乐性。传统田径运动会一直是运动会的主要内容,项目设置是参考奥运会的模式,减少一些难度较大的项目,学生参加的项目基本上在跑、跳、投等形式上,内容单一,技术难度大,团体项目少,竞争比较激烈,缺少趣味性、娱乐性,还有一些项目与学生平时的生活毫无关联,因此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参加运动会,只是充当观看的角色。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缺少集体娱乐项目的融入,集体项目仅仅有接力赛,其他模式的赛事项目很缺乏,学生长期处于激烈竞争的状态下,难以感受到轻松与快乐,这种运动会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缺乏价值与意义。
   二、校园运动会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
   (一)满足学生审美娱乐的需要
   学生需要自由的时间自学、独立思考。如今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追求时尚,勇于挑战他人,也勇于挑战自己,在球场上感受到的是胜利的喜悦与失败的沮丧,在户外运动中感受挑战的意义,在跑步过程中感受到坚信。这些都可以让学生挑战自身极限,挖掘自身潜力,让学生娱乐,享受运动,释放学习的压力。
   (二)运动会组织形式要新颖
   运动会的组织可以采取每周一次或者每月一次的形式,在某一周或者某一月的下午,举办不同类型的比赛,包括个人赛与集体赛,在周末或者月末的时候,选择竞技性比较强、具有表演特色的项目进行全校比赛,这样更多的人可以参加比赛,提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提供良好的氛围。
   (三)增强运动会的竞争性与趣味性
   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参与体育项目,在项目的选择上要考虑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置不同的项目,要求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参加,使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有机会参加。项目的选择要体现很强的趣味性与技巧性。例如,足球的踢准、点球、排球的墙垫、自垫以及篮球的投篮、跳绳比赛、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这些项目趣味性比较强,受到学生的强烈喜爱,学生喜欢参加。学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去锻炼,这样下去会形成良好的锻炼氛围,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让学生保持身心健康,逐渐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四)运动会要体现集体主义精神
   运动会的项目,除了选择一个个人项目之外,还要增加一些集体项目,要让班级三分之二的人数参加。例如,可以有三人篮球赛、三人扣球赛等,比赛时间长一些,比赛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配合。在计分的时候,要将单项成绩比赛与团体成绩比赛计入班级的总分,不仅仅有单项的成绩与奖项,还要有团体奖,既提升了成绩突出的学生的积极性,又增强了素质较差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展现班级集体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关心集体、为集体争光的精神,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向上,形成良好的氛围。
   (五)项目选择与体育教学相互结合
   体育教学需要依据教学大纲,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内容依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来确定,运动会也要依据学生的情况来选择项目,对那些技术性较强的项目,例如,跨栏、标枪、铁饼等,几乎很少有学校会开设这样的课程,运动会就不要设置这样的项目,即使设置也可以设置为表演类的节目。将项目选择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起来,巩固学生知识,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六)引导更多学生参加裁判工作
   由于运动会时间较长,项目较多,仅仅几个体育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选择学生帮助做裁判工作,这些学生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教师给学生做一些短期的培训与实践,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裁判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减轻体育教师的负担与压力。
   三、校园体育运动会的改革与实践
   为了让体育运动会对学生產生更积极、更良好的影响,需要对运动会进行细致的、具体的改革,以期加强运动会的积极作用,提升校园运动会的实效性。大家都可以看到,每逢运动会召开的时候,操场上彩旗飘飘,鼓号齐鸣,但是仔细观察下来就会发现,真正参与其中的学生非常少,大多数学生只有围观,运动会的收效甚微。那么如何让学生走向看台,是体育改革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丰富比赛项目
   在调查与研究中发现,大部分没有参与学校体育运动会的主要原因是自己没有擅长的体育项目。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保留跑步、跳高、跳远、铅球等项目,跨栏、1000米跑等技术性较强的项目可以大胆删除,这样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也彰显了体育运动的魅力,让体育教学本着创新、时效、安全的原则,满足学生的心理,促进体育教学有效进行。因此,必须丰富体育比赛项目,大体上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1)体育竞技类:可以进行象棋比赛、跳棋比赛、踢毽子比赛、篮球定点投篮比赛、仰卧起坐等;(2)体育文化类:可以开展体育相关的征文比赛、体育知识的竞赛、设计某种运动的标志、加强体育手抄报等;(3)体育表演类:体育教师自己编制一套健美操比赛,创设体育歌曲等,让学生学习;(4)体育游戏类:体育与游戏相结合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创新模式,如跳绳比赛、橡皮筋、简易保龄球比赛。丰富比赛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选择,让全体学生都能够享受体育、感受体育的魅力。    (二)精心组织体育活动
   第一,正如上文所说,有很多学生由于身体素质的原因可能参加不了各种体育活动,因此在体育活动中可以设置一些裁判工作的岗位,让这些学生去竞选。学习裁判知识,进行人选的确定,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学习比赛,改变以教师为主题的裁判形式,增强学生的才干知识。第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比赛规程。每个班级除了竞选裁判员的学生以外,其余学生要尽量全部参与其中,如果遇到特殊情况、突发情况,可以找其他学生去顶替,让学生广泛参与其中。第三,每个班级都要有自己的班级标志,每个队伍的队牌要有创设设计,这些都要提前一周进行,校园征文比赛、健美操比賽、黑板报设计、体育歌曲选取等都要有序进行下去,让学生的才艺得以展示。第四,设计教职工比赛项目。教师参与体育活动可以有效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混合接力跑、传球比赛、私人同行等活动中都可以让教师参与进来,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与感情。第五,比赛日程的安排要科学合理。所有的比赛安排两天有一些长,安排在一天之内就可以,但是一天之内完成要进行精心安排,总体设计上要考虑各个班级的报名情况。以田径活动为中线,先田径后其他,先学生后职工,让比赛有序进行下去,精彩纷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六,要重视活动的开幕式。除了田径运动等活动之外,还增强健美操、体育歌曲等表演,让开幕式成为学生精神风貌与才艺的展现,另外,比赛中体育征文的朗诵、各班成绩的播报都激发了学生的斗志,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设置体育道德风尚奖
   运动会不仅仅展示体育精神还发展团结拼搏、公正比赛的精神风貌。在比赛中可以设置精神风貌将,展现学生在运动会中的团结、奋进、文明、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因此,必须设计队牌、参观场地卫生、赛场纪律、观赛秩序、赛场作风等,以这些为原则进行奖项的评选,只要分数达到90分以上的班级都可获得这项荣誉称号,并且在班级日常的考评中可以加分,让活动更有序地进行下去,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运动会。
   (四)改革计分方法
   传统的比赛活动是单项按比赛前8名取成绩,按照“9、8、7、6、5、4、3、2、1”的方式计分,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大胆的尝试。首先,要让所有遵守比赛规则的人都可以获得分数,加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的学生觉得自己体育能力不好,一点分数与成绩没有会丢人,因此参与的积极性非常低。另外,集体项目与一些趣味性的项目可以给每个参与的学生奖励,这样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运动会中。
   四、结论与建议
   运动会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对传统的田径运动会进行变革,在相似的活动形势下,丰富其内涵,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让每个学生都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感受体育的魅力。学校运动会应该是集教育性、人文性、娱乐性、竞技性为一体的活动,学校进行校运会的改革,需要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需求,满足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全校师生身心和谐发展,帮助学生塑造终身体育的观念。因此,在以后的运动会举办中,应该尽量多的宣传健身理念,促进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促进学生身体健康。运动会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学校、教师的全力支持,注重“健康第一,重在参与”的教育理念,校运会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校园运动会举办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校运会中依然存在不足,结合学生特点,对校运会进行变革,丰富运动会内容,改变组织形式与积分形式,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运动会,发挥运动会对学生锻炼的积极影响,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让学生获得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侯广斌,周新华,周琥,等.关于学校田径运动会向体育节会转轨的可行性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22(3):82-84.
   [2]张育民.关于高校运动会改革的思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1(4):43-44.
   [3]胡建.构建普通高校运动竞赛新平台:以体育大会取代传统田径运动会的改革构想[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2).
   [4]曲宗湖.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与构思[J].体育科学,1998,18(4):6-9.
   [5]黄松峰,朱林.高校田径运动会改为体育节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6,9(1):42-45.
  编辑 王 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42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