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高职衔接机制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浅析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中高职衔接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协调中高职院校各自的优势与特点,发挥各自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重点解决的问题。从发现当前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阐明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探析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的路径。
  [关    键   词]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浅析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4-0092-02
   2011年8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指出:为适应地方经济的需要,各地要开展关于中高职衔接工作的研究,打通渠道,系统培养高技能人才,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为地方产业服务。2014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点完善职业人才培养衔接体系,加强中高职衔接,积极探索对口合作、集团化发展等多形式的衔接方式。在以上多份权威和纲领性文件中,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式被多次提及。
   一、当前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的差异性较大
   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各个学校在办学历史和专业发展的历程、学校所在区位情况甚至专业带头人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等方面存在差异,致使即便同一专业在各个院校之间,从专业定位到专业发展规划都会存在显著差异。如处在一线城市的高职院校与地处欠发达地区的同类院校的相同专业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在专业发展定位、发展路径选择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就可能存在重大差异。这种差异,放到中高职同类专业之中会变得更加明显,而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又直接决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具体问题。因此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的上述重大差异直接导致双方在教学衔接与有效教学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有重叠
   虽然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差异性会比较大,但是由于专业相同或类似,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方面,中高职之间又存在非常大的相似性,而这种相似性使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双方教学内容有明显的重叠,对中职院校教过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是如何教的,高职的老师往往很难全面了解,导致在高职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很难取舍,在教学中往往出现同一个内容中高职重复讲、反复教的同时,也有部分知识点被“漏”掉的情况。
   (三)实训项目与实训标准差异大,内容重复率高
   因为各个院校专业定位不同、实训硬件投入不同导致各院校在实训设施设备类型、配备数量、质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别。因此,部分技能类课程实训项目设计中也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当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面向的企业类型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在实训项目构建和实训标准方面差异更大。如定位在为国际企业培养技能人才和定位为地方中型或小微企业培养技能人才,则同一专业、同一实训项目在实训教学中,相关技能标准及要求就会出现重大差异,这种差异,在中高职衔接中往往直接影响衔接的质量。另一个方面,由于专业相同,不可避免地在实训项目设计与内容构建上,内容的重复现象也很难避免。
   (四)师资力量短板突出
   师资水平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是教学计划的实施者,是保证教学质量最重要的环节。对职业教育而言,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往往存在学历高者行业企业经验不足、操作技能水平差,操作技术水平高者课程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随着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教师的构成比例上,硕士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较高,但多是从校门到校门,没有行业实践经验的新教师,但很多中职院校办学历史悠久,由于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明确,已经形成了对一线实操技能教学较强的实力。以至于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一线技能操作经验方面远不如中职教师的情况。
   二、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一致性原则
   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一致性原则是指在专业定位、行业面向、人才培养目标的连贯性、企业资源与就业面向等方面,双方应保持一致,只有保证了基本框架与方向的一致,才能使双方合作与衔接处于可控与可协调的范围内,而为了达成一致性,则需要双方在开展合作的过程中,建构合作平台并进行协同机制设计。
   (二)差异性原则
   中高职学校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中高职衔接的背景下,不应该抹杀差异,而应当因势利导的找到双方差异的可取之处,充分发挥各自差异带来的优势与特点,切忌对合作双方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对教学进行过多的硬要求。比如,在基础技能、基本功训练等方面,中职院校的经验往往对未成年年龄段的学生行之有效,而在行业发展前沿、复杂技能与综合能力培养方面,高职往往更胜一筹,因此,保持差异,发挥特长,才能达到“1+1>2”的效果。
   (三)资源能力原则
   中高职衔接合作的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应充分分析双方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的禀赋情况,根据现有资源情况合理分配教学内容進行教学设计,并可依据教学要求制定中短期的师资培训计划与实训室建设方案,在资源禀赋不可能短期内发生根本改变的前提下,协调安排并运用好现有资源是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四)协调沟通原则
   人才培养是一个连续和完整的过程,中高职衔接如果要做到切实有效,双方的协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为了保证沟通的效率,双方应对协调与沟通进行制度性安排,如学校层面的正式沟通机制,专业方面的常规沟通机制,每年的定期研讨机制,相互衔接的专业课教师之间的不定期沟通机制以及包括校企三方的沟通机制等。
   三、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的路径
   (一)组建团队,构建制度
   中高职衔接核心是教学内容的衔接,教学内容的衔接必须由中高职相关专业的教师共同完成,因此,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首先要整合中职和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组建团队并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团队应该由专业负责人、各专业课任课教师、企业相关部门及岗位专家共同组成。在沟通形式上,可以构建制度性沟通与临时性沟通相结合,团队沟通与个体沟通相结合的灵活方式,沟通方法可以更加多元化,充分利用数字化沟通手段,会议沟通,电话沟通,视频沟通可以根据不同场景和需要选择使用。
   (二)分析差异,各展所长
   在职业教育体系分类中,一般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具有初级、中级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和劳动者;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领域的需要,应用型、技能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在这样的认知指引下,中职与高职在师资力量、实训场地与设施、合作企业选择、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中高职衔接中,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强强融合,在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各展所长。
   (三)引入企业,明确标准
   职业教育是为行业企业培养人才服务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课程内容要与行业需求接轨、与职业标准接轨、与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求接轨。因此,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都要有合作企业的参与,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教学的诸多环节,企业的参与都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在教学内容的构建上,要充分尊重行业、企业标准及工作流程,以合作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流程(SOP)为基础,将之整合提炼,以图文方式整理成为教材及实训指导书,并制作与之对应的微课,从基本教学内容与体系上对现有中高职专业教学体系解构重组和创新。建设与行业精准接轨、符合国际企业要求,又方便教学推广的专业教学体系及教学资源。
   (四)多元师资,协同培养
   在师资的来源中,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与企业师傅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发挥企业师傅在教学中的独特作用。企业要推荐符合选聘规格的具有高技能、丰富经验的师傅,要明确师傅的职责与待遇,保证师傅在担任教学任务时能胜任相关教学任务。建立教师挂职实践的管理制度,将教师服务企业、参与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体系,组建“校企互聘,业绩优良,身份互认,定期考核”的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应定期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课教师到企业与企业师傅进行沟通与座谈,针对学生特点向企业师傅介绍教学方法,帮助企业师傅改进带徒弟的方式与人才培养效能。
   四、结语
   中高职衔接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涉及的因素与制约条件很多,在实际操作中要统筹策划,有效调动资源,不但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要协同努力,更为重要的是优质企业的介入与参与,企业的全程参与是人才培养方向与质量的保障,更是连接中高职院校的纽带。中高职的衔接打破目前职业教育分段割裂的状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降低教育资源的消耗,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吕胜男,周春林.职业院校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8(8):107-111.
   [2]吴少华.现代职教体系背景下的中高职衔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7):40-43.
   [3]郭琳,钟名春.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教育评论,2018(3):136-13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國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编辑 王 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56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