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心理叛逆学生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面对心理叛逆学生大部分老师束手无策,如何让心理有问题学生跨越教学中主观障碍,是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解决问题。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学生心理 叛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青少年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叛逆心理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外部刺激和教育情境的客观因素,也有青少年学生主体内部的心理因素。如果学生的这些心理叛逆现状引导不好,将会影响我们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所以,我们课题组老师成立一项对学生叛逆课题,希望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所帮助,能针对叛逆学生有一定对策和研究,经过课题组探讨,得出以下一些分析和策略:
  1诱发中学生心理产生叛逆的现状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人类需求分为五种。①当人的需求达不到自己要求时,就会产生叛逆心理。众所周知,心理活动的产生既要受到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客观现实因素制约。中学生产生叛逆心理,作为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现象,同样是主客观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
  (1)知、情、意、行等心理要素发展不平衡是造成中学生产生叛逆心理的主观原因。情绪容易动荡,时而兴奋,时而抑郁;而且激情占优势,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同时许多中学生由于学习目的的不同、动机不同、需要不同,在认知过程中,受环境的不同影响,造成中学生由知向行的转化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转到学校所要求的行动上来。
  (2)学校德育观念滞后和部分教育者素质低下是导致中学生产生叛逆心理的客观原因。由于社会发展,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日益增强,其需要已由低层次的生理、安全需要,开始向高层次的交往需要、理解需要、审美需要、成就需要转变。表现为思想活跃,观念求新,自主意识增强,从而增加了学校德育的难度,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一些学校管理教育观念依然滯后、教育手段过于单调、教育环境不太宽松,凡事愿意运用行政手段,动辄几个“禁止”、几个“处罚”,不能使教育真正贴近中学生的心理,致使中学生对这种德育现状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
  (3)教育内容空洞和方法的不切实际是引起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直接原因。中学生产生叛逆心理,总得有一定的“载体”,即这种心理的产生必须得有一定原因引出来,并依附在一定的事物之上,这种心理才能释放出来,从而由潜在的变成现实的。而我们在德育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是引起中学生产生消极逆反心理的“引子”和“载体”。在对中学生进行德育过程中,一些教育内容脱离中学生的现实思想和需求,教育内容要不是“假、大、空”,缺乏说服力和真实性,要不就是“平、白、虚”,不能给人以启迪和提高;一些教育的方式方法不适合中学生的特点,照本宣科,形式单调,不分层次,不看对象,一味地“填鸭式”灌输,中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这一切都会使得中学生对德育失去应有的热情和兴趣,进而产生叛逆心理。
  2教学中采用心理对策
  (1)打开心结法。结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叛逆的学生敞开心扉倾诉内心的苦恼。借助作业与学生交流沟通,因为只有这种方式学生才敢于表达自己的心声,说出自己的心理话(前提是对老师信任),通过交流沟通,鼓励叛逆学生改正错误树立生活自信,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通过引导,让他们正确地对待叛逆行为,端正学习态度,在课堂上适时地进行教育启发,经过几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他们精神面貌大有改观,他们也真诚地给老师提出了许多教学中的意见和建议,倾诉了他们心中的许多苦恼,并得出了老师及时地引导。
  (2)创新法。认真实施新课程改革,丰富课堂教学,优化课堂心理环境。在课堂上,变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为师生齐动手、齐动脑、变以前枯燥乏味的教学为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养成乐学、愿学的良好学习风气。另外,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还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因为青少年学生精力旺盛,鼓励学生参加有益的课外兴趣小组,发展自己的特长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有事可做,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把学生过剩的精力吸引过来。
  (3)关爱法。避免消极的惩罚,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对有叛逆学生行为的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情,切忌采用强制压服的方法,如果发现叛逆苗头的出现,要及时做好学生的个别思想教育工作,任课教师、班主任要多找学生个别谈心、谈话、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教育他们、感化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一些心理压力,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温暖,对叛逆学生要多讲道理,少用处罚,学生叛逆在处罚前,一定要多方面了解情况及学生认识错误的性质,使其意识到错误的严重后果,引发学生自责。
  (4)家校联系法。学生、家庭和社会共同配合。为学生创建一种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学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使全体教师都以建设和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为己任,注意自己的言行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学校和家长要充分利用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机,有选择地组织学生观看健康的、符合其年龄的电影、电视、欣赏音乐会、美术、摄影展等;抓住生活中积极的因素,开展公益性活动,如照顾孤独老人、宣传环保等。在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心理也会更加成熟。
  总之,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叛逆现状是普遍存在的,由于家庭、学校、生活等多方面的原因,孩子心理叛逆教育存在了一定困难,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找出一些可行性对策,转化学生心理的这一变化,让他们健康度过青春期,健康成长。教育心理叛逆学生工作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参考文献
  [1] 郑照顺.青少年生活压力与辅导[M].广州:广东世纪图书出版公司,2004.
  [2] 张万兴,张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78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