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科技术语在翻译中的隐喻现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科技文本是一种正式文体,其专业术语也具备简洁、准确、客观的特点。科技术语应该按照科技文体严格翻译,然而在特定语境中,由于术语暗含隐喻意义,所有应当翻译隐喻的喻体而非隐喻本体的意义。本文尝试打破科技术语的传统翻译思维,从英汉互译角度探讨科技术语中的隐喻现象。
  关键字:科技术语;语境;隐喻;喻体;本体
  一、引言
  在学习科技翻译的相关课程之后,笔者发现在许多科技英语实践中,研究者总是认为科技术语翻译必须要用相应的科技术语,否则就显得不专业。为此,笔者对科技术语翻译中的特殊现象,即在特定文本语境中科技术语隐喻意义的翻译进行一番探究。
  二、隐喻和语境
  隐喻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语言现象和修辞手段。通常是通过使用一个词或词组以一事物替代另一事物,并以此来暗示两事物之间存在相似性或类推性。隐喻形象地表达不同领域的事物在某方面,特别是在本质特征方面的共同点①。科技术语也存在隐喻现象,如:比如,在社会语境(如夫妻之间对话)中,丈夫不满地抱怨妻子“你今天吃火药(gunpowder)啦?”火药词是军事术语(科技领域),在生活语境中,将“抱怨的话”作为本体,科技术语“火药”作为喻体,来喻指本体。从本例可以看出,特定语境下,科技术语发挥隐喻作用时,可能会改变其原义(即原科技意义),而采取其隐喻意义。相应地,,可译作Are you complaining a bit too much today? 避免引起对方误解。
  四、科技术语
  所谓科技术语,是指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使用的科技词汇。与普通词汇相比,科技词汇解释概念,定义现象,得出结论,其词义更为专业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描述新现象,新事物,新成果的科技新词不断涌现,科技词汇的数量也因此不断增加,其主要的途径有三个:(1)日常用语表达科技术语。科技术语中包含了大量生活用语,在不同的专业也有不同的含义。(2)复合词构成术语,这类术语占科技术语的比例较大,不同的搭配也具备不同的含义。(3)新词的涌现。通过缩略、词缀等方式构成新的科技术语。
  一、科技术语的隐喻
  隐喻在科技语言(术语)中也收到广泛应用,人类认知由于受到时间、空间、自身能力的限制,必须用已知的概念获得对新知识的理解。由于科技本身的严谨性、准确性,科技术语的翻译专业化似乎天经地义。根据不同的文本,在不同的语境下。科技术语也包含隐喻现象:
  例1.原文:This has prompted warnings that, much like the stock mar?ket earlier this year, Hong Kong's bond market is swelling into a bubble③.
  譯文:这一现象不禁令人回想起“前车之鉴”与今年早期的股市一样,香港债券市场正逐渐膨胀成一团巨大的泡沫。
  分析:“泡沫”原本属于化学领域的术语,指被液膜隔开的气泡聚集物。泡沫作为喻体,隐性的表面的经济繁荣景象作为本体,令文章更加烘托香港债券市场的虚假繁荣的现象。上述的语境中,翻译去除的科技术语的意义,使用了隐喻的手法来表达经济市场的表面.。
  例2.原文:The soar in global oil prices is such a blow to Greece' s already fragile economy.
  译文:全球油价猛涨使得希腊原本脆弱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blow意为“一阵风”或“爆炸”的意思。在文中经济危机对希腊经济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债务危机加剧、再加上油价上涨,令情况更为严峻。“爆炸”作为喻体,而隐性的“雪上加霜的情况”作为本体。此处“blow”并未如科技术语一样直译,而是进行隐喻处理,表现希腊经济的脆弱不堪。
  例3.原文:不顾主客观条件,犯着革命的急性病④。
  译文:Some Comrades,disregarding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 suffer from the malady of revolutionary impetuosity.
  分析::本例中,“急性病”是喻体,后者喻指前者,隐性的‘‘冲动”是本体。“急性病”是医学类的科技术语,意思是发病急、变化快、症状较重的病。在文中显然是不适合的,因为政治术语‘‘革命”和 医学术语“急性病”没有直接的关联。很明显上述语境中的‘‘急性病”暗含着隐喻意义,即不考虑实 际,急于求成的毛病。因而用英语中表示“性急”“冲动”的词impetuosity来表达这一隐喻意义 为宜,最终将其译成the malady of impetuosity, 最大限度地凸显其语义意义和交际意义。
  五、小结
  科技术语就要讲科技这句话的表达似乎缺乏一定的严谨性。在不同的文本形式,不同的语境之下,如表达其隐喻功能时,很有可能舍弃原本的意义扩大交际的作用。从不同角度考虑,人们可能将科技术语与其隐喻意义相结合,从而实现更好的篇章表达。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6.
  [2]夏磊,张顺生.科技术语翻译中的隐喻现象[J].探讨与争鸣,2107(1):49.
  [3]何蓉.浅析隐喻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7(5):118.
  [4]徐盛桓.隐喻的起因、发生和构建[J].外语研究与教学,2014(3):364-48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13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