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视觉文化研究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艺术作为人们感知世界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艺术的媒介也在随着时代科技的变化而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常见的架上绘画已不再是最出风头的表现手法了,影像艺术、实验艺术和装置艺术等等这些也都横空出世,通过不同的手法为观众展现作者心里的世界。
  关键词:视觉;影像;力量;审美;革新
  1 感知世界的方式
  1.1 影像的重要性
  我们感知这个世界的方式绝不是只有一种,但是或许从某种角度来说,视觉的方式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种,而且一直都是。尤其是到了今天这个视觉影像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完全可以说是生活在一个视觉的世界。视觉图像在今天已经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对于影像的解读和影像理论的研究,必然成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也必然成为前沿的学科。如果没有接受过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图像解读训练和基础的理论阅读,我们有极大的可能性成为视觉文盲,这对于从事视觉艺术工作的人来讲,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1.2 视觉文化研究
  20世纪视觉文化研究有一些重要的著作影响深远,其中公认比较经典的至少有三部:英国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美国米歇尔的《图像理论》和英国理查德·豪厄尔斯的《视觉文化》。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深入探讨了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视野宽广而极富洞见,并且在学界引起的争论经久不衰。他在书中明确地提出:“观看先于语言”这一观念。而他所谓的观看先于语言,大概有两层意思:第一,观看在先,辨认、理解和语言的解释在后;第二,语言永远无法真正还原观看,更永远无法真正解释观看到的东西和世界的真相。“正是观看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地位;我们用语言解释这个世界,可是语言并不能抹杀我们处于该世界包围之中这一事实。我们见到的与我们知道的,二者的关系从未被澄清。”[1]他认为,人们在观看时所能看到的东西,与人们的知识结构和文化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甚至与人们的信仰也有关系。而且人们在观看的同时也意识到,他人也在观看着我们,这种目光的交织,使我们确信,我们正置身于一个可以观看和被观看的世界之中。这种观看和被观看,这种视觉的交互性,事实上正是一种语言的交流,是一种对话。但影像往往比一般的文献更精确、更丰富、更有力量。影像有时甚至会比它所表现的事物本身更生动、更精彩也更能经受时间的考验。约翰·伯格赋予了影像前所未有的力量,并且把视觉文化研究提升到了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和人类学的高度。
  2 视觉中心点
  2.1 “观看”所具有的背后内涵
  观看事实上确实是有阶级性和政治性的。所有的视觉艺术都是一个可以被观看的文本,而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个文本的观看者。但是我们此时此刻的观看,更多的是一种“习惯”,而并不能算是一种“分析”,我们使用的甚至不能说是我们自己的眼睛,而是“他者”的眼睛。这个观看的习惯不仅来自文化背景,也部分来自我们每个人自我意识的构建过程。每个个体虽说都是独立的个体,独立于现在的这个社会,但是,人总的来说还是算作一个社会群体,是不可能不受社会的影响的,每个人归因为各种变量的不同,导致所看到的影像传达到大脑中之后形成不同的结论,也就是刚说过的自我意识建构的不同。
  2.2 浅析《清明上河图》
  一般情况下,当我们眼前出现一幅绘画作品时,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它的“内容”。比如当我们看到《清明上河图》时,虽然它的画面极其丰富,人物众多,但它的内容一目了然。北宋时期汴梁城里的生活万象,被描绘的细致入微且栩栩如生。画卷的首段是汴京郊野的风光,稀疏的林间溪水淙淙,林间小路上是一老一少赶着五头毛驴,也许是生活之用,也许是到城里售卖的商品。这支小小的驴队,由少年牵头老者殿后,吆喝着毛驴前行,距离汴京的繁华越来越近。几户农家小院在京郊附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树丛中,林木的枝头可以看见几处鸟窝,房舍后面的平地可以看见磨坊和谷场,汴京郊外的景象一片寂静却也富有生趣。过了一大片柳树林,画面一下子丰富生动起来,各种人物纷纷出现,既有乘轿出行的官人,也有骑行祭扫的老妪。不知是何缘故,路上有一匹马像受了惊一样在飞奔,三个马夫在后面急急地追赶,路边一个老翁慌忙躲闪,另一个则急忙招呼路边玩耍的孩子回家。这是画家描绘的第一个惊险紧张的情节……像这样的画面阅读并不困难,它既不需要艺术史也不需要艺术理论作为基础,只需要有基本的常识就可以。这里并不需要太多的想象力,它所描绘的一切生动有趣又易于理解,这是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作品,即使你没有受过专门艺术史的训练,只要你有观察细节的敏锐眼光,就可以详尽和饶有趣味的欣赏这幅作品,“这只是对明显存在的内容进行发现的一个过程”。[2]
  3 审美的变化
  3.1 从艺术史的角度看审美变化
  宋唐美术对比:如果我们站在艺术史的更专业一点儿的角度,我们会看到,宋代的开封已经不像唐代的长安那样巍峨、宏大,也缺少了唐代特有的那种贵族气息,但它却自有其无法比擬的热闹繁华,而富于市民色彩。北宋开封的这种高度商业化和世俗化繁华景象,与唐代都城的浩大气势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唐代的都城长安,“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作为当时最大的帝国都城,长安城的政治和军事意义远远大于经济意义,而北宋的开封恰好相反,它的经济意义不仅可以与政治和军事意义等量齐观,甚至大有超过它们的趋势。张择端对市民生活极其详尽的描绘,也侧面反映出了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世俗化的倾向在北宋文化中的体现,也更多地见于性格的多样化上。越是世俗的人越具有丰富的喜怒哀乐和多样化的性格,宋代的绘画甚至雕塑都更多地在这一点上体现出与唐代的不同。更为显著的是宋代的山水画,在某种意义上说,北宋的山水作品,显得更具有某种超凡脱俗、传神尚意的美学特征,甚至从有情节的内容转变到了有意味的形式。
  3.2 艺术家的社会属性
  (1)政治性。然而,这一切,仍然是在艺术史的范畴讨论视觉艺术。其实,所有关于古代文化艺术的问题,在今天已经不再只是审美文化史的总结和考据,它事实上已经进入政治的范畴。“一个被割断历史的民族或阶级,它自由的选择和行动的权利,远不如一个始终得以把自己置于历史之中的民族或阶级。这就是为什么——这也是唯一的理由——所有的古代艺术,已经成为一个政治问题。”[1]绘画历史是不能通过它自身与自然的关系来解释的,它必须通过自身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来说明。因为视觉艺术从来都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虽然它看起来是艺术家自由的发挥和表现。但无论如何,艺术家是无法彻底摆脱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的。这就好像我们自己认为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形成了对世界的稳固认知,但事实上我们的认知是由我们身边的其他人灌输给我们的,实际上我们是他者的折射。而当我们真的把他者从自己的认知中剥离出去,我们会发现我们自己剩下的几乎只是虚无。只有像萨尔瓦多·达利那样的人,才有可能依靠超越常人的才华和近乎疯癫的自我意识,避免这一恐怖的悲剧。
  (2)新媒体时代的崛起。在新媒体时代,影像的力量毫无悬念地超越了文字阅读,关于视觉文化的思考,必然进入核心的公共文化领域,我们已经无法想象一个没有了视觉文化的世界。视觉文化所起到的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和我们选择谁来统治我们一样重要,但是同时,它看上去也和我们如何选择一份早餐那样琐碎和荒诞。
  参考文献:
  [1] 约翰·伯格.观看之道[M].戴行钺,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33.
  [2] 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M].葛红兵,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作者简介:朱纤尘(1997—),女,江苏连云港人,北京师范大学本科在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22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