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空心钉不平行固定外展嵌入型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181-01
  股骨颈骨折为老年人常见骨折,但随着交通工具的增多及工作复杂性的增加,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呈上升趋势。如早期治疗不当,将给后期治疗带来很多困难,空心钉加压固定是目前为广大临床医生所接受和使用的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外展嵌入型股骨颈骨折是特殊类型的股骨颈骨折,相对愈合率高,但如治疗不积极,仍有部分患者出现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我院自2004年4月-2007年4月共收治该类患者35例,采用经皮2枚空心钉不平行固定,经随访,未出现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等,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5例病人,其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18~72岁,平均47岁。其中车祸伤4例,摔伤28例,其他损伤3例。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13例,高血压20例,脑血管疾病7例,糖尿病12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处理:病人入院后先行患肢皮牵引治疗,牵引重量不超过2.5kg,同时向病人介绍治疗方案,使病人有时间考虑。对合并有其他内科疾病者,术前应积极治疗,争取1周内病情稳定后手术。
  1.2.2 手术方法:手术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腰麻,成功后仰卧于牵引复位床上,双足固定托足架上,在伸直位上轻微牵引或不牵引患肢,接着外展位上内旋,对于外展嵌入型骨折,我们不建议解剖复位,只维持其嵌入位置即可。采用C型臂X线透视机透视下正侧位透视复位均满意后,消毒铺巾,取一个1.5cm小切口,位于股骨粗隆下,向股骨颈打入2枚导针,使其不平行但平均分布于股骨颈中,远端一枚位于股骨矩近侧,近端位于张力骨小梁中,针尖位于股骨头软骨下0.5cm。测量长度,空心钻钻通股骨外侧皮质,分别拧入空心钉,为防止钉尾陷入骨皮质,引起加压无效,钉尾可加用垫片,骨折加压时可略松开牵引,以取得较好加压效果。再次透视正侧位满意后,取出导针,缝合伤口,包扎,手术完毕。
  1.2.3 术后处理:术后24 h可以床上坐起,髋关节功能锻炼。仰卧位可以膝关节功能锻炼;2周后稳定骨折可以扶双拐不负重,促使骨折愈合;3个月后视骨折愈合情况部分负重;半年后完全负重。
  2 结果
  闭合复位35例。术后随访随访11~33个月,达到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未发生骨折不连及股骨头坏死。采用Harris标准评定疗效[1]:优54 例(62.8%);良20 例(37.2%),总优良率100.0%。
  3 讨论
  3.1 手术时机的选择
  早期手术复位可以改善股骨头的血运,减轻关节囊内的压力,使痉挛扭曲的血管得到早期修复,从而有利于减少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也可避免骨折移位,给进一步治疗和愈合带来困难。故应积极完善术前准备,争取尽早手术。
  3.2 手术优点
  3.2.1 本方法在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过程中,导针和空心加压螺钉可闭合安置,因此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手术创口只有1.5cm,不需要暴露骨折端,不破坏股骨头血液供应,可减少术后感染、骨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空心加压螺钉的中空结构,对股骨头具有减压作用,对减少股骨头坏死有一定作用。2枚中空钉虽为不平行固定,但仍可对断端产生一定加压效果,且这种类似于交叉针的打法可以使骨折获得更加坚强的固定,特别是对于骨质疏松明显的患者,因中空钉远端螺纹很容易“滑扣”,类交叉针的固定作用更加重要。
  3.2.2 外展嵌入型股骨頸骨折是稳定型骨折,断端相对稳定,再加上2枚空心钉的进一步加压固定,使骨折获得坚强固定,大大提高愈合率。使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减少了卧床时间,从而降低了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废用性骨萎缩等并发症出现的机会,对于老年患者降低了因年龄高或因伴有内科疾病而不能手术所产生的并发症和病死率。
  3.2.3采用本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及花费将大大降低,操作简便,便于基层医院应用。创伤小,痛苦小,植入物少,体现了治疗过程中的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
  3.3 对于本组总结的35例病例,我们认为,外展嵌入型股骨颈骨折,术中切忌追求解剖复位,只维持其嵌入位置即可。因其骨折嵌入,相对愈合机率较高,如强行解剖复位,等于将折端二次损伤,且很容易出现头旋转、复位不良,导致骨折不愈合及后期股骨头坏死等。
  目前我们认为,即使对于嵌插型股骨颈骨折,除非患者有明显手术忌证均应采取手术治疗,以防止骨折再移位,并大大减少患者卧床时间,缩短疗程,减少骨折合并症发生。可以有效减少骨折不愈合的发生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2枚空心钉不平行固定操作简单,疗效可靠,愈合率较高,痛苦小,是治疗嵌插型股骨颈骨折的切实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志雄.骨科常用诊断分类标准方法合功能结果评定标准[J].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68-27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41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