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班级特色文化与校本课程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班级特色文化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阵地,班级特色文化要充分挖掘当地的人文风光、地域文化。新课程改革以来,激发了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热情,他们开发出了许多具有家乡特色的校本课程,并且把校本课程建设与班级特色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校形成了家乡文化育人的氛围,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长大后建设家乡。
  关键词:班级特色文化 校本课程建设 家乡文化育人
  现代教育学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师生在长期的工作、学习历程中创造的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学校办学特色、文化底蕴和精神状态的集中体现;是与地域环境、时代空间、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并具有独特风格的环境氛围、总体风貌和生存条件;是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倡导、共同拥有、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学校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1]
  一、班级特色文化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班级文化建设是提升集体品味和境界的关键,构建特色班级文化,能营造快乐、团结和奋进的氛围,使班级成为学生心灵的栖居地。从教育的角度看,班级是学生彰显个性、实现发展的重要基地,是培育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学生渴望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多彩的班级特色文化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的单一化倾向,使那些个性特长突出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并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意象,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他们参与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经历、体验感悟,将在生命发展的历程中留下鲜明的痕迹。[2]
  怎样体现特色?我们的做法是充分挖掘当地的人文风光、地域文化,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并在家乡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3]
  1.结合当地的风景名胜,各班级开展一次以“集安风景知多少”为主题的校本课活动
  2.在活动中各班级评选出了“优秀小解说”、“优秀小导游”。活动中主要介绍和展示了“五女峰”、“将军坟”、“好太王碑”、“中朝界河鸭绿江风光”等。并引导学生结合本次活动,更新班级的学习园地,展示学生的手抄报、绘画、摄影等作品,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家乡,热爱家乡。[4]
  3.结合当地的特产,在班级中开展“对外推销家乡特产”活动,让学生充当推销员,推销当地的特产“人参”、“五味子”、“冰葡萄”等特产,并重点推介全国最大的山参市场“集安市清河镇山参市场”。在活动中评选出“最佳推销员”。结合这次活动,引导学生重新布置班级学习园地,展示学生的绘画、剪纸等作品。通过这次活动,学生更加了解了家乡的特产。
  4.结合当地的人文,开展了“家乡习俗”、“家乡名人”的活动,特别是当地的成功人士汤少成,致富不忘家乡,个人出资200多万元,为前进村修柏油路;身残志坚的吉林省农民作家——清河镇清二道村人丁传红等人的感人事迹,触动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从这些人身上得到了教育和启发。
  二、校本课程开发建设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实施的课程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实施由国家层次、地方层次的课程以及学校层次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要满足学生需要,符合学生兴趣。泰勒在论述学校教育目标的来源时将“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作为首要来源,教师对学生的研究包括研究学生的需要和研究学生的兴趣。
  校本课程所创建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全身心投入进去,乐此不疲地参与,并且在学习和研究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寻求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课程开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模式也日趋多样化,自主化,特色课程结构为学校实施自主办学创设了广泛的空间,激发了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极大热情。我校结合实际,组织师生大力开发具有家乡特色的校本课程。
  1.开发集安小江南的风景名胜课程
  (1)国家森林公园“五女峰”。重点介绍五女峰的“一线天”、“仙佛洞”、“仙人台”、“峡谷瀑布”、“五女戏水”等景观。
  (2)高句丽遗迹。重点介绍“高句丽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将军坟”、“遗址公园”、“丸都山城”等古迹。
  (3)云峰发电厂。重点介绍“云峰水库”、“水库大坝”、“对岸朝鲜民居”等。
  2.开发家乡的特产课程
  (1)人参。重点介绍人参的种类,人参的种植,人参的药用价值,有关人参的产品,全国最大的山参交易市场“清河镇山参市场”等。
  (2)五味子。重点介绍五味子的种植,五味子的形状、颜色,五味子的药用价值,有关五味子的产品等。
  (3)冰葡萄。冰葡萄的种植,冰葡萄的特点,冰葡萄酒的味道,冰葡萄酒的畅销,冰葡萄酒的经济价值等。
  3.开发家乡的名人课程
  主要有身残志坚的清河镇人,吉林省农民作家——丁传红,致富不忘家乡,为家乡修柏油路的前進村人汤少成等。
  4.这些校本课程不是孤立的,是要融于书法、绘画、剪纸等校本课活动中。也就是说在书法、绘画、剪纸等校本活动课中使用这些教材。
  三、校本课程与班级特色文化的有机结合。
  班级特色文化与校本课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班级特色文化虽然与校本课程有联系,但更灵活,更自主,体现一班一特色,而校本课程主要作为校本活动中的教材使用。二者既有重叠的部分,又有自主的部分。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更容易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
  四、家乡文化育人。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母三迁”这个典型故事讲的是孟母为了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孟子,多次迁居。这说明环境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要在学校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在走廊文化中体现家乡文化的内容,为学生搭建展示家乡文化的平台,以展示学生在校本课活动中评选出来优秀的书法、绘画、剪纸等作品。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必然会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长大后会建设家乡。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学生的精神世界.教育的艺术.
  [2]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
  [3]吴刚平.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及其意义[J].
  [4]窦平.浅谈中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J].江苏教育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45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