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泰国学习者汉语韵母习得偏误及教学对策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章将汉语的韵母系统与泰语的元音系统进行对比,将泰国学生的韵母习得偏误进行归纳梳理,分析偏误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泰国学生 汉语韵母 偏误 教学对策
  引言
  汉语和泰语同属于汉藏语系,二者在语音结构方面有颇多相似之处,一定程度上为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提供了便利。但教学中我们发现,泰国学生发音常常具有“泰国风味”,具有典型的泰国特色。不少学者都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遗憾的是,学者们似乎都将重心放在声母、声调上,而将韵母问题笼统地一带而过。本文拟从汉泰韵母系统对比,探究韵母习得偏误及成因,并对此提出韵母教学对策,为今后深入的韵母习得研究提供参考性资料。[1]
  一、汉泰韵母系统对比研究
  汉语和泰语有各自的元音系统。在汉语中,韵母位于音节后半段,主要由元音组成,可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其中韵腹是整个音节中发音最响亮的部分。泰语中只有元音,没有“韵母”这个概念。
  1.数量对比
  汉语有10个单元音韵母,13个复元音韵母,16个复合鼻音韵母 ;泰语共有18个单元音,8个特殊元音,6个复合元音 。此外,泰语还有6个尾音,构成了若干带尾音的韵母。
  2.单韵母差异对比
  汉语元音没有长短之分,而泰语有长短之分;泰语不具有舌尖元音[?]、[?]、央元音[A]、舌面音[y]和卷舌元音[?r]。
  3.复合韵母差异对比
  汉语的复合元音发音时韵腹响亮,韵头和韵尾发音比较模糊,滑动过程圆滑,听起来像一个新的音;泰语的二合元音发音滑动痕迹明显,两个元音的音长、音强基本相同,能较清晰地辨听出来。泰语鼻音尾韵母的鼻音程度比汉语浓,塞音尾的韵母发音具有短促的特点 。 [2]
  二、泰国学生的韵母习得偏误
  单元音韵母的偏误集中在:[o]的发音开口过小;[γ]舌位偏低; [y]被[u]、[i]或[ui]替代;[?]、[?]舌位不稳定;[?r]的卷舌不明显或显得生硬。复元音韵母的偏误在于两个元音之间音滑动痕迹明显,过渡不自然;相似字母组成的复合元音发音混淆,如ie和üe混淆,ua和uo的混淆;三元音的过渡音完全丢失;后鼻音韵母发成前鼻音等。
  三、泰国学生韵母偏误的成因分析
  1.母语的负迁移
  汉语中有很多泰语没有的音素,因此学习者容易用母语中相近的音进行替代。泰国学者杨丽芳认为,汉语和泰语的元音相比较,相同的有19个,相近的有16个。然而经比较,我们发现这些音在音长、舌位、开口大小方面均或多或少存在差异,不可等同和替代,而应该在在初期就严格区分开来。此外,学习者受母语长短音对立的干扰,把[ia]发成[i:a],[ie]发成[i:e],造成语音拖沓。此外,泰国学生说汉语时存在汉语语流不连贯,不流畅的情况,有突然中断的感觉,是由于泰语中有塞音尾辅音除阻的发音方法。[3]
  2.《汉语拼音方案》的影响
  《汉语拼音方案》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记音,有利于留学生识读拼音。但《汉语拼音方案》不是按照“一符一音”的原则制定的,一个字母可能代表了多个音素,如字母i代表了[i] [?][?]三个音素。学生看字母发音就会产生[i] [?][?]的混淆的偏误, [e][ γ][ε]混淆也是如此。此外,《汉语拼音方法》中的省写和省略的原则,如ü在与j/q/x相拼时头上两点的省略,以及iou,uei,uen省写中间的元音字母,学生们习惯看字母发音,于是导致[y]發成[u]和三元音韵母韵腹丢失等偏误。
  3.教科书的误导
  汉语、泰语在韵母中同样采用了许多相同的记音符号,但实际上很多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存在细微差别,让泰国汉语学习者难以辨别。[ua]和[uo]、 [ia]和[ie]的混读,是由于在泰国教科书中,它们是一个韵母的两个变体,没有区别意义。有的学校汉语教材是泰国老师自己编的,用“泰语拼音”来给汉语注音,给汉语语音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4.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教师素质不高也会影响教学的质量。泰国学生初级阶段的语音课主要由泰国本土老师教授,有的教师自己发音不准,难以做到规范和准确的示范,而且作为非母语者,泰籍教师对学生错误的发音不够敏感,就不能及时给予学生相应的解释和引导,而导致学生的偏误“化石化”。
  四、泰国学生韵母偏误对策
  1.重视汉泰对比,预测偏误
  首先要加强语音的系统对比研究,语言事实的具体描写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该语言,对教科书的编写和课堂教学的帮助很大。在今后的对比研究和教材开发中,应加强中泰合作,发挥各自长处,开发针对性较强的汉语课本。教师事先预测偏误发生点,在教学中加强对比,强调汉泰韵母发音的不同,预先提醒学生可能会犯的错误,避免学生使用替代策略。
  2.具体纠偏方法
  (1)针对与《汉语拼音方案》引起误读的偏误,需要提高教师对《汉语拼音方案》正确的解释的能力,提醒学生韵母实际发音与书写形式的不同,注重正音的练习,加强学生对《汉语拼音方案》的记忆。
  (2)[γ]的发音关键在于舌位要高、靠后,发音时肌肉紧张,体现出紧元音的特点。可通过一些松紧元音对比的词语练习,让学生体会其中的不同,如“哥”“危”“街”;[y]的发音,宜采用先发[i]然后圆唇发出[y]的办法,而[?][?]的学习,最好采用整体认读的方法。
  (3)复合韵母发音生硬不自然的问题,应先告诉学生汉泰复元音的区别,特别是长短区别,避免学生用母语中相似的复合元音直接替代。教学时,让学生把介音都发成短元音,韵尾发得模糊而短暂。
  (4)ie和ia、ua和uo易混淆的问题,是由于汉泰对该音位归并差异造成,因此要告诉学生二者严格对立,不能用泰语中近似的音来代替,而是把复韵母当作一个全新的语言项目来练习。   (5)前后鼻音不分的问题,应先告知学生前鼻音发音最后舌位要回归到上齿龈,而后鼻音则是发音则是很放松的状态,并多次示范an和ang的发音,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前后鼻音的区别,确保学生在感知和产出上都能区分前后鼻音。
  (6)泰国学生发音拖沓的问题,应待学生掌握正确发音后,可有意要求他们把音发得短促些。
  3.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课程设置
  教师除了提高普通话标准外,还应增加语音基本功的训练,提高自身对于语音的敏感性,严格对待正音的教学环节,不可松懈。[4]王理嘉认为《汉语拼音方案》和语音教学不能等同,需要教师有变通的能力。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开发专业的语音测试软件,为语音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结语
  目前针对泰国学生韵母偏误的教学与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韵母偏误归类和成因分析为今后的韵母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指导作用,促进了韵母教学的发展,但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研究泛而不精,缺少动态研究
  考察泰国学生语音习得偏误留在笼统的梳理层面,缺少进行深入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调查分析。此外,目前的研究都是静态的共时研究,多是以泰国学生作为整體考察对象,对其语音偏误进行分类,但缺少对某个学习个体进行历时的动态研究,追踪其语音偏误的发展过程,考察偏误的动态发展特征。我们相信这样的个案动态研究将会为语音教学提供新的思考角度,更具有启发意义。
  2.调查方法单一,缺乏科学性
  目前大部分文章多使用识读汉字、录音听辨、经验归纳等研究办法,略显落后。即便是经过严格的辨音训练,人耳听辨语音的能力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可靠性不强。因此,语音研究必须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才能得出可靠性强的研究数据,各高校应设置专门的语音实验室,配备完善的语音实验器械,并对教师进行现代化技术培训。
  3.纠偏对策有效性不强,缺乏新意
  目前有关韵母的偏误描写已经足够充分,以后的重点是要研究出行之有效的纠偏策略。现阶段的研究给出的方法都是耳熟能详的正音法,有效性没有得到提升。此外,大多数文章主要解决单元音和复合元音问题,但对于整体发音鼻音浓重和卷舌音生硬的问题,还没有提出任何解决办法,还需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蔡整莹,曹文.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2(2).
  [2]陈娥.泰国学生汉语习得中的语音偏误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杨丽芳.泰国中小学生汉语韵母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王理嘉.《汉语拼音方案》与世界汉语语音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0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47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