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习得“预测”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为了让长期教学鄂教版的教师能够顺利衔接即将全面铺开的统编教材教学,学校教研组将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对于“预测”策略的编排理念融入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对第七单元进行重建尝试。将三篇平行结构的精读文本设计成有精读、略读的梯度性文本。
  一、重建目标,定位“预测”策略
  首先,对三篇课文进行目标重建。将《点金术》作为精读课文,将《狮子和鹿》《黑眼睛的大红鱼》作为略读课文。单元教学重点是“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习预测的一些方法”“尝试续编故事”,并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设计成“单元导语”,将“单元导语”作为“课前预习单”的一部分。这样的设计指向明确,便于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单元的学习内容及要求。
  将《点金术》作为精读课文,目的是学习阅读策略,起到示范的作用。重建后,通过设计课文旁批和课后活动的形式提示预测的方法——通过旁批呈现预测的思考过程,通过课后习题提示阅读预测的方法,再通过设计“泡泡”提示语总结预测的方法。
  将《狮子和鹿》《黑眼睛的大红鱼》确定为略读课文,并设计有梯度的略读目标。《狮子和鹿》在本单元中起到运用方法、练习预测的作用。通过设计课前导语和课后习题,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练习预测;提示学生,当自己的预测和故事内容不一样时,要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继续预测;再通过设计课后“泡泡”提示语,组织学生从预测内容、依据、修正预测的体验等方面展开交流。《黑眼睛的大红鱼》将在本单元学习中起到运用方法,独立预测的作用。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预测。在预测的过程中,提升阅读的速度和独立预测的能力。
  二、重建文本,形成新序列
  1.重建精读课文《点金术》的文本
  旁批呈现学习伙伴的预测内容。以批注形式展示多次的预测思考过程,在预测的过程中渗透不同的预测方法。第一,结合课题预测。如可在标题旁批注:“会点金术,是不是会拥有很多财富?”第二,结合文本细节预测。如在读到“明天早晨你接触到的一切都会变成金子”时旁批:“吃的、喝的、用的都会变成金子吗?”第三,结合情节发展预测。如第6自然段旁可批注“一读到描写麦得斯动作的句子,我就知道,一定又有什么事物变成金的了”。第四,结合插图预测。可在第7段开头旁批“图中的小女孩好像一座雕像,我猜小女孩也变成金的了”。第五,结合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预测。如在第7段段尾旁批“我想此时的麦得斯会非常痛苦,非常后悔”。各种预测方法渗透在旁批中,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知晓,并适当予以归纳、提炼,让他们除了体验预测的乐趣之外,还能习得预测方法。
  2.重建略读课文《狮子和鹿》的文本
  《狮子和鹿》设计为略读课文,在本单元中起到运用方法,练习预测的作用。首先,设计课前导语:“读下面的故事,一边读一边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教师先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预测故事的情节发展和结尾;接着,重建文本,如删去第6、7自然段的结尾,将文本调整为开放式的结尾,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预测结尾。
  3.重建略读课文《黑眼睛的大红鱼》的文本
  《黑眼睛的大红鱼》设计为本单元第二篇略读课文,以课前导语和课后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预测方法,进行独立预测。首先,设计课前导语:“读故事,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想一想,故事的结局可能是什么?”经过前两课的训练,学生已在阅读中开始学习预测、运用预测。本课篇幅较长,要求学生熟练运用预测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并根据题目、插图、故事内容线索等预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三、重建课后习题,习得“预测”策略
  1.重建精读课文《点金术》的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一:读课文的过程中,你有没有猜到后面会发生什么?
  课后习题二:预测不是随意猜测,要有一定的依据。看看下面的表格,想想这些预测是怎样得出的,再照样子说说旁批中的其他预测是怎样得出的。
  [预测的依据 预测的内容 故事里的内容 生活经验和常识 麦得斯非常喜欢小女儿,便亲吻了她一下,立刻,小女儿变成了一座金雕像。 失去心爱的女兒,一定会很痛苦。 我想此时的麦得斯会非常痛苦,非常后悔。 神灵说:“到你花园旁的河里去洗洗手,河水会把点金术带走的。” 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悔改的人,应该会得到改过自新的机会。 估计麦得斯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表格内容,以“读到……我想……因为……”“读到……我猜到了……因为……”的句式说说预测的思维过程,发现预测的方法。同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旁批,思考学习伙伴的预测是怎样展开的。
  设计“泡泡”提示语,呈现两条预测经验:一是“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二是“预测的内容可能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两个提示,展开话题交流:还有哪些线索能帮助我们预测?自己预测故事时,有哪些内容一样,哪些不一样,说说当时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对比预测内容和故事内容,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加强对故事的理解。
  2.重建略读课文《狮子和鹿》的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一:“故事还没有结束,你认为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你为什么这样想?听老师把故事讲完,看看自己的预测和故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比较自己的预测与故事内容的异同,使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明白,不管预测的结果如何,都要有依据,当预测与实际发展不一致时,要调整思路,及时修正,并继续预测。
  课后习题二:“读读下面这些文章或书的题目,猜猜里面可能写了些什么。”教师用PPT呈现题目:《爱丽丝漫游仙境》《绿野仙踪》《宝葫芦的秘密》《草原上的小木屋》《昆虫记》《海底两万里》。让学生读标题猜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标题猜测文章可能写了些什么,并说出自己的依据。同时,让学生练习运用预测的基本方法,促进预测策略的掌握,并在交流中体会预测不是瞎想,而是有依据地进行猜测。
  3.重建略读课文《黑眼睛的大红鱼》的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一:“故事的几种结局可能是怎样的?说说你的理由。”重建后,本课设计了故事的三种结局,呈现了三种结局的开头,可引导学生独立预测故事的结局,说说预测的依据。
  课后习题二:“听老师读故事的结局,看看和自己的预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可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思考结局为什么这样写,理解创作意图,加强对故事的理解。
  设计“泡泡”提示语,呈现两条预测经验。一是“我读故事的题目时就作了预测。我想,一只黑眼睛的大红鱼一定会有很多奇遇”。教师提示学生可以根据题目、生活经验预测。二是“和同学交流的时候,我会注意听听他们的预测是否有道理”。教师提示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关注预测是否有道理。
  安排一次实践活动:“选一本同学不熟悉的故事书,读给他们听。读的时候,在某些地方停下来,让他们猜猜后面可能会发生什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交流阅读预测中共同成长,进一步运用预测策略,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
  纵观整个重建过程,教师力图从单元导语到课文导语,再到课后练习,都聚焦本单元“预测”这一阅读策略内容,一以贯之,凸显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汉区华中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40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