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教育类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生命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实践方面,针对中学生的课程或研究却较少见,尤其是初中阶段的生命教育表现出较为缺失的现象。[1]因此,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加入生命教育理念是课程发展的进一步提升。本文在实践观察和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开发生命教育类综合实践课程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思考。[2]
关键词:生命教育 课程开发
一、研究背景
与生命相关的教育可以追述到美国的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费飞尔(Herman Feifel)发表《死亡的意义》(The Meaning of Death),从此死亡教育开始在美国兴起。1968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唐纳德·华特士(James Donald Walters)首次提出“生命教育”概念。此后,生命教育便迅速发展受到教育界的关注。随着实践探索与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命健康、注重生命价值发展的教育理念已在研究与实践中生根发芽。刘济良提出,对生命教育的探索应强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倡生命的个体性、完整性、过程性和人文性。钱巨波认为生命教育要关切生命的整体性和主体作用;遵从生命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培养人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生命的品格。
二、生命教育研究进展
1.美国
美国是第一个实施和推广生命教育的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推动的五次教育改革计划中就着重强调生命教育的意义,于1993年颁布的《2000目标:美国教育法》、2000年的《2000年教育规划》重心旨在推动青年远离毒品,预防自杀。这也从政府层面强调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美国虽是个多种族、多元文化发展而来的国家,但却始终强调个性的发展和表达。“生命伦理学”倡导者波特(V.R.Potter)提出敬畏和尊重生命,并讲究生命质量的双重意蕴。为保证学生全面而独立的发展,美国中小学以关注生命,从生命中学习,培养全面、均衡发展的人为目标。内容上,无独立的课程形态,而是渗透于各种具体教育内容中,且整个学校教育呈现出明显的生命教育特征。
2英国
英国生命教育深受人文主义传统的影响。托马斯·莫尔(T.More)提倡“普及教育”的观点,从而提高生命质量。17世纪中期,洛克(J.Locke)在《教育漫话》中专门探讨绅士教育问题,体现了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生命教育理念。
英国设有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和教材,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形成了以公民教育课程为核心,以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课程为辅的课程体系。通过对生命个体的重视,对身心健康发展的培养,以及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公民个体参与程度,从而提高全社会的整体素质,是英国教育一以贯之的精神宗旨。
3.中国
台湾是中国较早开展生命教育的区域,到21世纪台湾的生命教育已发展的较为系统。1997年在晓明女中内设立“伦理教育推广中心”(次年更名为“生命教育推广中心”),自1998年开始针对全台中学生实施生命教育。2002年香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the Samaritan Befrienders HongKong)成立了全港首个“生命教育中心”,致力于向社会推广预防自杀及珍惜生命的信息。香港有政府层面统筹生命教育的专责小组,负责发展及推行生命教育活动。在大陆地区,生命教育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1999年,顿占民从生命教育的宏观意义视角阐明如何正确解读生命,启动生命教育工程乃奠定文明社会之基石的重要意义,从此,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便逐步深入。郑晓江认为生命教育应该从教育学生珍爱自然生命入手,到达精神层面的生命,并最终追求价值层面的生命。
三、对课程开发的建议和思考
1.关注学生的兴趣是实现生命教育理念的捷径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总是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倍加关注。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了解教学对象的年龄特质和兴趣点是每一个开发者的必修课。此外,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活动中更容易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状态,这也是进一步获得学情的途径,以更好的在活动中去实现教育理念,实现教学的良性循环。
2.生命教育实践是检验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最好途径
综合实践课程更注重面对学生已有生活的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获得更有趣的生命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因此,让学生主动参与并实践是综合实践课程最重要的一点,这不仅能让学生在综合实践课程体验过程中学到更多应试教育没有的体验,更是检验与巩固学生已有知识的最好途径。
3.基地型综合实践课程需平衡学生玩与学的意识
为了应对应试教育,许多学生都顶着考试排名和升学的无形压力。因此,学生来到校外教育中心难免会有纯玩的心态,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让学生有只玩不学的想法。而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初衷是让学生学会在“玩中学”,因此,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就要重点考虑如何平衡学生对玩与学的意识,以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
4.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利于优质课程的开发
综合实践课程会涉及到多门学科知识的交叉,即使是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师在生命教育类综合实践课程开发上也会有许多不足,且课程信息也需要随时代步伐有所更新。因此,综合实践教师自身的积累和学习提高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综合实践教师也需要更多的师资培训机会,为综合实践优质课程开发做好铺垫。
5.生命教育源于生活,归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无论是以“生命问题”驱动的狭义生命教育,还是生命与教育内在关联的广义生命教育,他们都是源自生活的教育。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了解学生的生活态度,生命教育的实施又是一个回归生活的过程。但最终,生命教育不是对平淡生活的延续,更不是简单的将学生的生活还原的过程,而是一个让学生享受生活、获取生命价值,最终,走向一个更好的自己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張天舒.自杀及其预防与干预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44.
[2]姬咏华,杜咏梅.美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前沿,2010,(24):188-19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55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