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策略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要掌握对于阅读的学习。传统的阅读教学会使学生不能真正的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很多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只是简单地“走马观花”,没有深入的去挖掘文章的内涵。对此批注式的阅读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率的去学习阅读。本文将就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策略展开探索。
关键词:传统阅读 效率 批注式阅读
引言
批注式阅读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灵活的融入的文章当中。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发表对于文章的不同看法。帮助学生去理解文章当中的一些生涩难懂的意思,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改变对于传统语文学习的观念。
一、实施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的原因
1.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式
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很多都只是囫囵吞枣。这是现在语文教育中遇到的一大难题,学生不能准确的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缺少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当拿到一篇文章的时候,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1]
2.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阅读要做到口、脑、手、眼并用,单单的靠眼睛去看,会导致学生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当学生在动手去对文章进行批注的时候,说明学生已经动脑去思考这篇文章当中这段文字的的意思了。到达手脑并用的效果,这样会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去养成一个勤动手,勤动脑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并不像其他科目一样,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不能让学生培养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语文是一门较为具体的科目,大部分的内容都是通过文字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语文的这一特点刚刚会使天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一时间难以接受。会让学生减少对学习语文的热情度和积极性。
二、实施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的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一个好的习惯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在以后学习中遇到的负担。语文阅读的批注可是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便于以后重温文章的时候能够快速的了解到文章的大意,不用花费更多的时间和体力再把文章从头到尾再去阅读一遍。加强学生对文章细节的掌握,能够做到从问题的根本去分析理解。培养学生注重细节,分析问题关键的能力。[2]
2.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宽展多元能力的发展
学生对阅读批注可以帮助学生其它方面能力的提升。批注式阅读融合了读和写的训练,在对文章批示的同时学生潜移默化的加强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批注式阅读会让学生加强思维分析能力。对一篇文章的理解,需要学生对文章由浅入深的分析。在分析的同时,无形之中就会训练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3.提高学习效率
理解着去学习会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会使教学分离。学生缺少一个自主思考的能力,只会一味地对老师所讲的内容进行模仿。批注式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最大限度的去自主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导者,以圈划、注解、评点等批注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3]
三、实施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的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批示
在课堂上,老师是一个指导者和引导者。在对于学生的教育上,老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师的正确指引会让学生能够更快、更有效率的接受一个新的内容。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文章批示的能力,多多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自主批示。
2.学生自己加強训练
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在刚刚接触批示阅读的时候,肯定有很多地方不足。但是通过后天的训练和学习,一定会使情况有所改观。批注式阅读的模式和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创建一个自己的批注方法。例如,一些文章是没有结尾的,学生可以根据文章的意思和自己的想象能力对文章进行一个补充式批注。当遇到抒情的段落的时候,学生可以做一个评价式的批注。熟能生巧,多阅读、多批注会让自己的能力变的更强。[4]
四、总结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的教学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灵活的自己掌握阅读的进度,通过自己动脑思考,用语言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写下来。帮助自己能够更好的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方便以后学生温习文章,帮助学生提高对文章细节的掌握能力。老师也要对学生的阅读批示上进行引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去发现问题、改正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的批注式教学策略将会帮助学生和老师共同进步,让学生在语文阅读的方面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葛红霞.批注式阅读教学探微[J].成才之路,2018-04-15.
[2]刘晓利.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06-06.
[3]王申宵.小学高学段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16-05-01.
[4]曾丽.开展批注阅读,张扬学生个性——小学语文高年级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11-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59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