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有效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阅读。批注式阅读就是一种学生对文本积极、主动探索的学习方法,能够展现学生的动态思维过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高度重视批注式阅读的价值,指导学生在美词佳句处批注,在重点难点处批注,在疑惑不解处批注,在情感升华处批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美词佳句;重点难点;疑惑不解;情感升华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3-0063-02
  所谓的批注式阅读,是指学生在自主阅读、探究文本的过程中,根据学习需要,在文本中进行勾画圈点,写出批语、注释的方法。传统教学实践中,往往是教师讲解,学生聆听,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批注式阅读能够最大限度地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改精神的重要体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批注。
  一、美词佳句处批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自主性、个性化行为,阅读指导时,教师要让学生主动阅读、主动思考,生成自己的感知和理解。”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中渗透批注式阅读。尤其是高年级学生,他们思维认知发展较迅速,有主动阅读的愿望,但往往缺乏批注方法,学习效率低下。教师适时给予批注方法、技巧上的指导点拨,循序渐进,能够使学生逐步爱上阅读。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都是意蕴深刻、语言优美的经典文章。文章中有很多好词佳句,如果学生能够及时对这些内容进行批注,定能收到很好的阅读学习效果。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黄果树瀑布的喜爱之情。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语言魅力,教学伊始,教师让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文中的美词佳句,并对词语、句子进行批注。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知批注式学习,教师找到“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这一句,用下划线画出“悬挂”这一词语,并在旁边批注:“悬挂”的意思是高高挂起,用“悬挂”这一词体现了瀑布的高,水流的湍急。在教师的示范、鼓励下,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寻找自己喜欢的句子、词语。就这样,在批注式阅读中,学生品味语言,感受文本内容,实现了对文本的感知。
  让学生将自身的所思、所想、所感记录下来,顺利完成阅读,是批注式阅读的目标。教师要从文本的字词、句子着手,引领学生进行品味、赏析、批注,让学生理解词语内涵,感知句子的独特价值,促使学生迅速进入阅读状态中。
  二、重点难点处批注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知识面较窄,语言积累和生活阅历相对较少,难以顺利突破文本重难点。如何使用批注式教学方法,解决教学重难点,考验的是教师的教学智慧。首先,学生必须找到文本的重难点。这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比较简单,只要能够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或者主旨句就可以了。然后,对这些关键性的句子或段落进行批注。批注时,学生要根据学习需要,设计不同的批注符号。
  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时,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由阅读文本,寻找能够体现谈迁精神品质的句子。学生积极寻找,有的找到文本中小偷偷《国榷》的例子,学生着重画出“20多年”“体弱多病”“老人”这几个词语,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并在旁边注明谈迁的精神品质: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意志顽强、有毅力、不怕打击;有的画出文章的最后一段,并用三角符号标出“崎岖”“坎坷”“厄运打不垮”“信念”等词语,并在旁边标注:文本中心。教师让学生勾画出文本中的重要句子,并从教学重难点出发,指导学生进行批注、解析,从而提升了阅读教学实效。
  对文本进行批注,必须要让学生对文本有充分的了解,找出文本的重点句子、精彩之处。教师要从学生“学”的实际发出,给出多元化的选项,指导学生进行批注。
  三、疑惑不解处批注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很大帮助。学生对文本产生了疑问,就会带着问题深入阅读,就能实现与文本、作者的有效对话。学生个性明显,认知存在差异,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他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学生产生质疑,这是引导他们开展批注的好时机。教师可以让学生勾画出疑惑之处,并将自己的疑惑写出来。
  《轮椅上的霍金》讲述了全身只有三个手指能动的残疾人霍金,凭借顽强的意志撰写科学巨著《时间简史》的事迹,体现了他身残志坚的高贵品质。因为霍金是外国人,学生对他的事迹和生平不是很了解,在阅读过程中,他们自然会产生很多问题。教师让学生对题目进行批注。学生将“霍金”两个字圈出来,然后写上:“他是谁?他是哪国人?对国家有什么贡献?我想知道。”接着,学生又将“轮椅上”画了横线,并写道:“他为什么坐在轮椅上呢?”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批注,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解决所批注的问题。阅读文本时,学生继续对文本中不懂的地方进行批注,学习活动渐入佳境。借助质疑式批注,学生思维得到启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阅读逐渐走向深入。
  质疑式批注是小学阅读教学中切实有效的一种批注方式,它适合于各类学生、各类文体。它对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极大帮助。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并对质疑之处进行及时有效地批注,发表自己个性化的观点。
  四、情感升华处批注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阅读的过程就是情感升华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认知和感受是逐渐深入的。只要学生能够深入解读一篇文章,就会获得一些感受,实现心灵的碰撞与情感的交融。小学高年级学生表现欲望强,喜欢表达,教师要给他们提供表达平台,让他们宣泄自身的情感。施教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采用批注式阅读法,提升阅读教学效率。学生生活与文本内容有许多的契合点,学生阅读文本后,会与自身生活联系在一起,情感上更容易产生共鸣。
  《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中,姥姥用剪纸表达对“我”的思念,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以及“我”对姥姥的深深思念之情。这篇课文充满童趣,学生阅读之后获得了很多感受。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引导学生做批注,写阅读感受。学生由文本内容联想到自己与姥姥生活的点滴,将满怀深情写了出来。如有的学生写道:“在我的印象中,姥姥蒸馒头的技术那是天下无双,无人能及的。剛出炉的馒头,像一个个刚出生的胖娃娃,白白净净的……”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情感得到升华,对文本的认知也走向了深入。
  教材文本大多是情感丰富的美文,教师要根据文本特色展开引导,及时批注。要让学生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勾画出表情达意的句子,感知作者的写作手法。学生能够理解文本的写作特色,对文本的情感就会有更深刻的认知,这时再进行批注,效果自然是最好的,能够实现读者、作者、文本的多元沟通与交流。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众多教法中最为高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充分利用批注式阅读的优越性,指导学生批注、勾画、圈点,对文本中的美词佳句、学习重难点、疑惑不解之处、情感升华之处等进行批注。学生在批注过程中,思维认知得到启动,情感得到升华,阅读能力迅速提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将不断增强。
  (责编 刘宇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523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