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新媒体艺术背景的视觉传达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得到了全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达方式诞生,并在人们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中新媒体的影响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其产生主要的原因。
  关键词:新媒体;数字技术;互联网;交互体验
  视觉传达设计在人们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人们的生活出现了很大的转变。科技的发展进步,促进了信息传播途径的改革更新,越来越多的传播方式诞生。就当前的现状而言,信息飞速传播,新媒体的出现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信息的传播方式由传统的方式逐步发展为具有时代性的方式。比如,卫星、无线电视等的出现,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加,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从而大大加快了视觉信息的传播速度。随着新媒体的出现,视觉传达设计得到全新的发展,艺术和设计之间实现了全新的融合,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全新发展,数字时代到来,视觉传达设计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 传播的形态具有虚拟化特点
  就目前的视觉传达设计而言,其所运用的技术中虚拟的成分占据主要位置,因此虚拟平台得到更为广阔的建设发展。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很多互联网平台被加入设计的成分,这些虚拟平台的出现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计师的技能水平。虚拟平台的出现,帮助很多设计师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借助数字环境使更多的设计得到实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进步,科技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網络虚拟社交方式的运用促使人们的观念得到转变,生活方式也出现巨大的变化,大大提高了人们的交流沟通效率,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过去视觉传达的主要方式是借助报纸、杂志等,但新媒体的出现转变了传播方式,更具备虚拟性特点。新媒体环境下,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促进信息的传播发展。虚拟平台的出现,促进了信息的整合,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束缚,融入了很多动态的元素,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帮助人们的想象得到有效实现,使人们获得了更加丰富的视觉信息。除此之外,虚拟平台的出现也给予了视觉传达设计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 设计载体具有多样化特点
  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相应的载体,过去传统的设计中大部分是借助报纸、杂志的形式进行呈现,这些载体能促进信息的传播,帮助人们获得视觉信息,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这些信息的传播载体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传播途径得到更新发展,不再依靠过去传统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就当前的社会而言,新科技的出现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进步,更多的信息载体诞生,这就要求视觉设计师具备较高的水平素养,能够巧妙地将多种元素融合,促进视觉效果的有效提升。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载体具备多样化的特点,其中主要的载体有电脑网页、手机、无线电视等等,这些载体的出现使信息的传播速度得到加快,同时还有效地将多种视听语言有效融合。视觉传达设计师要根据不同的信息载体进行作品设计,从而促进信息的有效传播。每一种信息的传播载体都具有不同的特点。首先,电脑网页这一载体和纸质版的载体具有相似之处,同时还具有时效性,能够帮助网民获得有效、丰富的视觉信息。其次,手机这一移动设备十分方便,能够帮助用户获取信息,同时又能促进人们的交流沟通,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是最为便捷的读取信息的途径,其所承载的信息十分丰富,足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可以十分明显地看出,多样化的信息载体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为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也能充分激发设计师的设计潜能,促进其素养水平的提高。
  3 时间空间具有多维化特点
  就过去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而言,其二维平面设计占据主要位置,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三维平面开始出现,并得到广泛的发展。多维化的发展能够借助信息载体得到充分的体现,随着载体的不断更新发展,其多维化特点也得到充分的展现。目前,新媒体背景下,视觉设计师巧妙地将平面设计和三维设计融合,实现多维化,使信息更加丰富。我们应加大对载体多维化的关注,因为传统的载体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人们的需要,而多维化的载体能打破一些束缚,提高设计师的艺术创作水平。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与科技的发展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它们相互协调发展,进而促进产业得到有效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使信息载体得到改革创新,打破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束缚,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所以,视觉传达设计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水平,融入新兴技术和新思维,促进信息传播速度得到有效提升。新媒体背景下,新兴设计方式的出现,再加上新技术和新方式,促进设计行业朝着多维度的方向发展进步,进而有效促进视觉传达设计不断发展进步,迈向新的发展时期。
  参考文献:
  [1] 保罗·莱文森(美).新新媒介[M].何道宽,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62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