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科技创新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把科技创新逐渐列入到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中。十八大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当今世界各个国家的政府都不可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科技创新持放任的态度,尤其是发达国家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的发展,其政府纷纷通过制定大量的科技创新政策来保障及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进行。因此,我国政府应肩负起相应的责任,在符合我国国民切身利益的同时,积极借鉴各国政府制定的先进政策。正确定位政府职能,探索政府在科技创新政策中的作用,对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世界的竞争力提供帮助。
  关键词:科技创新;国家政策;资金支持
  21世纪人类进入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发生重大的变革。从国际上来看,创新型经济将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形态,创新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的重心,创新性国家成为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从政府职能出发,对其指导科技创新政策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概述
  1.1国家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的意义
  通过对政府科技创新政策导向研究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它在提高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需要不断的创新,如何正确引导科学技术的创新以及由谁引导成为了当前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对于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非常明确的,旨在研究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政府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政府是如何促进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在总结我国政府科技创新政策导向的现状分析上,通过与国外政府在制定科技创新政策中的作用对比。对我国政府制定新的科技创新政策做出启示。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国情,深入挖掘政府在科技创新政策上存在的现实问题,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以便能更好的分析未来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发展方向。为引导我国国民对政府科技创新政策导向研究有足够的认识提供行之有效的帮助。最终,使政府能够为科技创新政策的发展有效地发挥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1.2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现状的深层次思考
  1.2.1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优势分析
  第一,科研经费的投入以及财政的增长大幅度提高。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财政逐步加强对科技事业的扶持,用以促进科技的进步。进入21世纪之后,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科技投入力度加强。我国的科技经费逐年保持较高增长,基础研究不断提高,从整体上看我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我国科研经费的投入主要用于支持一些规模较大的科研计划,例如星火计划、863计划等。与此同时还建立自然科学基金、创立大型的国家重点扶持的实验室、科研院所等。经过近几十年的不懈追求,我国取得的成果是显著的,我国的基础性研究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在许多新型领域的研发能力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第二,科技参与主体多元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以邓小平同志的科技应与经济相结合的引领下,不断的前进摸索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模式。从最初的纯国有体制到后来的转制,从科技人员自主创业,到最后的产学研相结合,建立高新科技园区,我们都在不断的探索科技研究和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科技创新的主体也从起先单一的科研机构转变为产学研多放参与的模式。
  第三,高学历人才总量增加。自从科教兴国战略决策实行之后,高校成为了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因此,得到了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支持。高校是科技投入的重中之重,特别是近年来扩招政策的实行,使得高校每年为社会培育上百万的高成次科技人才。
  1.2.2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不足分析
  基于科技创新方面我国政府职能的不完善,惯性的规划制度仍然存在。在过渡期内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仍然过多干预在某些领域,仍然不能自由地行使宏观调控职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仍然是显著的弱点。缺乏市场需求的拉动,但政府却未能很好地工作推力。创新涉及多个部门,不同角色的各部门分工,各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资源分配之间的接口。研究机构、大学、企业、职能政府之间的分裂,缺乏政府、行业和科学或研究的密切合作,相互脱节的各个方面之间没有协调一致的努力,就没有有效的系统操作。许多公司并没有充分重视技术创新,但一些主要的国家科技项目主要为科研机构,企业很少参与,在创新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互动尚未建立。在传统体制下,企业资金技术改造远远超过了它的科技经费的规模、创新规范和制度的分化不彻底。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尚显薄弱,中介机构尚未达到社会化和网络化的要求,还不能满足科技创新所要求的社会互动与交流,从而在科技创新的信息、产业化、合作等方面受到限制,服务体系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我国政府科技创新政策导向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2.1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机制
  我国政府在制定科技创新政策时,对于能进行数字量化等各类相关的数据、信息以及资料文件,最好采用世界上通用的先进方法,例如统计学方法、计量经济学、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法以及现代预测分析方法等。政府在制定科技创新政策的导向过程中所应用的决策程序以及相应的决策方法是否是科学合理的,将直接影响政府科技创新政策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所以,借助于建设先进的数据模型以及精准的计算方式等,用以获得最优质的结果,将更加有利于技术创新过程中,政策制定最终决策。
  我国在以市场经济为前提的背景下,创新主体具有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以往的发展来看,我国的科技创新主体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或是科研机构,如今新增了科研所、企业的基础研发机构,机制且灵活。民营科研机构以及外商独资、合资的研究所和实验室等的创新动力更大。他们在主观上也更愿意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所以这些力量也能保持较好的科技创新活动的活力。而要想这些力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政府在政策方面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他们应该享有和国有企业平等的待遇。因此,他们可以得到一个公平的机会在市场上竞争,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他们从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技术创新活动。而他们的发展和成长,同时也加剧市场竞争环境,从而提升科学和技术创新活动运行效率。
  2.2完善科技创新政策的监督机制和执行机制
  多部门、多环节应共同协作努力来完成科技创新工作。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对于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组织的整合具有很高的要求,与此同时还应具有相应的行政管理等职能部门,该部门应具有凝聚力,能够汇集各个方面的力量并肩作战。
  适当转换政府职能的行政部门,提高科技创新的整体意识。政府在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组织的科技创新活动逐渐的转向宏观调控,为创新主体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政策服务和指导,尽量减少繁复的规章制度,简化各环节的过程。
  加强政策执行的监督机制。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以及政策执行的过程是一個动态的过程。所以在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新问题,执行和实际执行效果与预期的效果也会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监督反馈机制,来对跟踪和评估政策的实施,同时建立一个赏罚制度,真正的发挥政府监督机构的监督职能。
  结语:进入21世纪,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政治等发展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已然决定着综合国力的高低,任何不重视科技创新的发展、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的国家都将在国际的竞争中落后。如今,世界科技创新的版图正在悄然变化,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及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都将成为国际间强弱的区分。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强科技创新政策的导向,提升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林颖,熊冬霞.论我国科技创新的问题与对策[J].管理观察,2013(31):146-147.
  [2]伍玉林,马佳美.浅析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政策运行过程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0):2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80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