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脏五行学说的大学生恋爱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爱情几乎是每个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段人生经历,正确的恋爱观会引导大学生积极向上,给生活带来自信。为了促进大学生恋爱情感的发展,使其获得更好的爱情体验,基于五脏五行学说,构建大学生恋爱体系,从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恋爱观。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五行五脏
随着社会、学校的发展与进步,大学生活里的人际交往、学习考試等都难免给大学生带来身心负担,而良好恋爱关系的建立,则能很大程度上帮助大学生缓解压力。不少大学生在对待恋爱问题上简单、幼稚,恰因这种恋爱观导致了爱情最终走向失败的结局,不正确的恋爱观会给大学生带来一定消极的影响。对于爱情,早在1986年,罗伯特·斯滕伯格从西方人的爱情经历和生活体验角度提出了爱情三元理论,认为爱情有三个核心要素,分别是激情、亲密和承诺。这三种因素的不同组合产生了不同的爱情类型,每一种爱情类型中激情、亲密和承诺所占的比例都不同。然而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有着许多的差异,中国人有着受自己文化价值观影响的爱情体验和类型,在参照罗伯特·斯滕伯格爱情理论的同时,主要基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医学中的五脏五行学说,对大学生进行研究,构建五行五脏恋爱体系,给大学生恋爱给予一定的指导意见,使大学生获得更好的爱情体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校的大学生。
1.2 研究工具
1.2.1大学生恋爱情况调查表。此次研究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形式,共收到151份问卷,有效问卷113份,有效率74.8%。调查的大学生中男生49人,所占比例为43.4%,女生64人,比例为56.6%,文科生68人,比例为60.2%,理科生45人,比例为39.8%。问卷一共28题,7道基本信息题(年级、专业类型、性别、年龄等),20道评分单选题,1道填空题。描述了五种大学生恋爱类型(心火型、肺金型、脾土型、肾水型、肝木型,spss数据库赋值为:1,2,3,4,5)的基本特点,20道评分单选题采用1~5级评分法( 1表示完全没有,3表示中等,5表示非常),根据得分可确定恋爱类型。
1.2.2 spss24.0。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认为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大学生恋爱类型理论分析与特点
2.1 五脏五行学说
木:木有升发、生长、茁壮向上之性,。而肝喜条达舒畅,故肝属木。
火:有旺盛、躁热和向外发越之性,而心有维持生命之性,亦有急火攻心,故心属火。
土:土有承载、受纳的特性,脾运化水谷以支撑人体的生命活动,故脾属土。
金:金有顺从、敛降之性。肺有肃降之性,故肺属金。
水:水有滋润、静谧、闭藏等特性,肾有藏精、主水、纳气功能,故肾属水。
2.2 五脏五行学说与恋爱类型的关系
心火型:因为对方的容貌和身体而产生的生理吸引和性欲望,恋爱比较迅速,如火燃烧一般。会在短时间内向爱恋的对方表达爱慕之意。爱情往往停留在浅层次的表面,彼此之间没有深入的了解,并不一定能获得心灵上的获得性满足与幸福体验感。感情难以维持稳定,过渡期短,维持期也较短。恋爱期间,激情是维持爱情的主要因素,热度提供了爱情的动力,并没有认真的投入恋爱。对彼此的影响微乎其微,甚至是消极的,结婚的可能性很小,恋情一般发展到初始阶段就会终止。
肺金型:遇见喜欢的人,也不会立刻表现出心动的行为。在对爱付出行动的过程中,沉静而含蓄,有金的敛降之性。会适当控制自己的情感。通过生活中接触的点点滴滴逐渐累积对彼此的认识,然后再理性地判断是否适合在一起。过渡期长,但成为恋人后,维持期也长。对爱情的理解与践行不断进入深层状态,因此生活的能量满满,幸福感满满。亲密是爱情的主要因素,也正是因为亲密使得两个人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结婚的可能性会很大,很快就会发展到深入阶段,并且往结合阶段过渡。
脾土型:彼此很了解对方,能够相互包容与理解,有土的承载、受纳之性。短暂的分开是增加情感的有效方式。在性格上可以相互弥补、磨合,从而达到和谐的相处状态。亲密是爱情的源泉,恋情能够发展到整合阶段,是否能发展到结合阶段要看两人之间的承诺。
肾水型:面对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彼此便是对方的勇者与仁者,能互相扶持,共同进步,默默的享受爱情包围而带来的温暖,有水的滋润之性。过渡期较长,确定恋人关系后,维持期也很长。对彼此的归属感很强,会竭尽全力接近彼此的内心世界,规划美好的二人世界与共同未来。亲密是两人爱情的锁链,承诺是爱情的磐石,结婚的可能性很大,爱情很大程度上能发展到整合阶段。
肝木型:将激情、亲密、承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从认识到确认恋人关系,内心都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欣喜愉悦之感,有木的升发茁壮之性。在做每一个决定之前都会把对方想进去,虽然有时困难重重,但两人会同心同力,共同解决,永不退缩。将彼此写进自己的发展蓝图里,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热爱拥有彼此的生活。结婚的可能性很大,爱情往往能发展到结合阶段。
3 结果
3.1 过渡期与维持期的回归分析(单位:月)
过渡期是从认识到确定恋爱关系的时间,维持期是从恋人关系到结束关系的时间。大学生在确定恋爱关系之前都会经历一段相互了解的过程,这个过程因人而异,时间可以持续很长,也可以很短;维持恋爱关系的时间取决于两人在恋爱过程中的满意度,如果不了解彼此,在恋爱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很多矛盾,从而导致恋爱关系无法长久维持,对下一段恋情带来消极的影响。通过对过渡期和维持期的回归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恋爱给出指导性意见。
常数项a=11.538,回归系数估计值b=0.327,回归方程为:维持期=11.538+0.327×过渡期。常量和过渡期的P=0.000<0.05,认为过渡期对维持期的影响是存在的。 3.2 恋爱类型与幸福感得分的分析
P=0.000﹤0.05,拒绝原假设,认为不同恋爱类型的幸福感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S-N-K同类子集检验法:脾土型和肾水型的幸福感得分为一组,其他类型各为一组。
3.3 恋爱类型与性别、年级、专业类型、幸福感得分的相关分析
性别与恋爱类型、专业类型与恋爱类型、专业类型与幸福感得分、年级与性别、年级与专业类型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均两两相关。其中,恋爱幸福感得分与专业类型、年级与恋爱类型、年级与恋爱幸福感得分、成正相关,专业类型与性别成负相关。
3.4 恋爱类型与年级的对数线性模型检验
大学生恋爱类型中,相比于肝木型,心火型(p<0.05)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心火型与心火型与肝木型相比较,恋爱类型更可能是心火型的可能性为exp(-1.099)=0.333,说明两者相比,大学生恋爱类型更容易是肝木型。年级中,相比于大四,大二和大三(p<0.05)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大二与大四相比较,大二的学生更可能是肝木型的可能性为exp(1.863)=6.443,说明大二学生恋爱类型为肝木型的人数远远多于大四;相比于大四,大三学生的恋爱类型更可能是肝木型的可能性为exp(1.299)=3.666,说明大三恋爱类型为肝木型的人数远远多与大四。
3.5 恋爱类型与专业类型的对数线性模型检验
文科相比于理科,恋爱类型更可能是肝木型的可能性是exp(0.450)=1.568,说明肝木型的恋爱类型中,文科生多于理科生。
3.6 图形统计分析
样本总体呈正态分布。男生中,文科和理科的人数差距不是很明显,而在女生中,文科的女生要远远多于理科的女生,文科的总体人数也较多于女生。五种恋爱类型中,肺金型和脾土型较多于其他类型。恋爱的人数主要分布在大二和大三年级,恋爱的类型从大一到大四逐渐减少。
此图反映了大学生在恋爱时首先会考虑的因素。在18条首因素中,无论是恋爱类型还是性别,性格、颜值、人品、三观占据的比例较大。
4 讨论
谈恋爱虽说不是大学的必修课,也不一定会因此走向婚姻的殿堂,但大学时光的恋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段好的爱情经历必定少不了前期的磨合,确定恋爱关系之前应该多与对方相处,多花时间去了解对方;性格、兴趣、生活习惯等等是恋爱过程中双方磨合的很关键的因素,了解了这些能增加双方在恋爱过程中的幸福感,建立起最美妙的恋爱关系,为以后进一步的共同生活打下牢固而结实基础。相互支持、相互理解是增加两人情感的灵丹妙药,建立良好的恋爱关系对生活的积极影响是巨大的,不仅可以为自己找到陪伴一生的另一半,还可以更加乐观的处理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与烦恼。刚上大学的大学生对爱情有着很美好的向往,但对爱情的认识还不够深刻;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恋爱的经历,对爱情的认识加深,渴望更加稳定的爱情,爱情的类型也趋于稳定,对恋爱的另一半也有着与之前不同的要求。多数大学生在选择恋爱对象时都会考虑对方的外在仪表、三观和人品,这可以总结为一个公式:外貌+内涵=爱情,每个人对于外貌与内涵要求的比例都不相同,也造就了不同的爱情类型。恋爱类型为心火型的大学生对于外貌需求比例要远远高于内涵,而其他恋爱类型内涵高于外貌,但各有不同。大学的时光是短暂的,也是漫长的,在大学时收获的爱情无论是令人沮丧的还是欣喜的,都是一笔财富,对以后的生活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正确的认识恋爱,认识自己的恋爱是愛情的长久之计。
参考文献:
[1] 高飞.大学生恋爱类型量表修订及应用[A].中国心理学会.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中国心理学会,2016.
[2] 张澜,李翹彤,秦晔,周晓芳.大学生恋爱心理实况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5(12).
[3] 王优,闫睿杰,赵久波.大学生依恋类型和恋爱幸福感:亲密度的中介[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03).
[4] 贾茹,吴任钢.论罗伯特·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J].中国性科学,2008(03).
[5] 贺娟.论五行学说的起源和形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07).
[6] 包陶迅.当代生活与心理健康[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104.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14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