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声乐演唱是一项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演唱者依靠天赋与后天技术学习所掌握的方法,通过思想的认识、理解、表现,汇聚成的声音去表现音乐,其中“鼻音”、语言、支持、情感表现等方面,都从不同的角度,影响演唱者的整体表现。本文从以上四个方面,明确清晰地阐述声乐演唱的基本要点。
  关键词:鼻音 语言 支持 情感
  一、关于“鼻音”
  在声乐演唱中关于靠前还是靠后,声乐演唱者们在二百多年的演唱与教学过程中,各抒己见,有着各自相同或完全相反的理解和建议,争议不断。伟大的歌唱家卡鲁索、吉利、吉诺·贝基、帕瓦罗蒂的老师,意大利男高音大师保拉的练声、演唱及教学的要求,都是要进鼻子,完全进鼻子,往前唱,甚至带着鼻音都可以,不要往后靠后唱,要始终用声带和气息来唱,向外向前唱,唱歌给别人听,唱给观众听,别相信什么真假混合,没有。
  鼻音与大家说的面罩很相似,但是如何将声音唱入面罩,获得高位置明亮集中富有穿透力的声音,是一个既难实现,又比较抽象的概念,也绝不能狭义的理解成鼻音就是面罩。实际上在具体的演唱及教学中,鼻音与面罩的区分是比较模糊的,也是比较接近的。练习的过程中:先通过找鼻音,聚焦鼻腔、咽腔、头腔,去想象演唱者自己的鼻子,又大又长,扩大鼻音的成分,特别是唱到高音区,应像海里的水母一样不停地,有节奏地蠕动,将声音拢在鼻腔里,通过鼻咽腔反射到鼻腔最高处,使声音进入面罩,从而获得宽广通畅,集中明亮的声音,这就是声音的高位置。
  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声音的概念与训练方法的理解的差异,只强调高位置,深呼吸,头腔共鸣,面罩等专业术语,包括各式各样的表情、手势、肢体语言等。学生听起来,学起来,练起来,无从依靠,无从下手,抽象晦涩。运用鼻音与面罩之间的内在关联,演唱训练中主要用母音唱“a”和“e”来进行发声练习。具体要求就是唱“a”m母音时,不要带“o”、“u”和“e”,开始演唱时,声音就要通过咽腔进入鼻子,不要停留在口腔,喉咙里,声音上鼻子,母音“e”发开口音[?],通过鼻咽腔进鼻子来唱,在鼻子里咬字,鼻咽腔里面能够自动调节歌唱所需要的状态,使声音停在鼻子后上方,这样练习就会逐步获得高位置的声音和头腔共鸣,音区越高,越听不出鼻音,声音进入面罩也就随之实现。只有把母音通过咽腔放到鼻子里演唱,味儿才对,才有高频的泛音,才有激情,才富于表现力。
  意大利语发音,鼻音较多集中于鼻腔与头腔之间,这种处于语言的自然发音,恰好是构成意大利美声唱法高位置、面罩集中的重要因素,要想实现达到这个标准,使其唱法更具美声唱法的标志特点,没有明确的鼻音就构成不了意大利美声唱法。
  二、关于语言
  歌曲是以语言为基础而创作产生的,其中人物、情景,意境是通过语言来传递表现的,因此对学习歌唱的人来说,一定要学会掌握好歌唱语言的表现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咬字、吐字上。
  汉语的字属于单音节文字,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每个字分为字头、字腹、字尾,是以唇、齿、牙、舌、喉,这五个吐字器官与咽腔配合发出的语音,先找准声母的发音部位,字头起音,清晰地起在每个字的准确位置上,将声母交待清楚,字腹是可以延长的韵母,要唱在比平时说话更为夸张的口腔里,将韵母引长归韵,吐得准确。字尾要收得干净利落,注意先吐字后歌唱,先说后唱,先白后暗。咬字、吐字嘴动的越少越好,也不能完全不动,可随着韵母的不同,适度变换形状,但不能变化太大。要反复研究咬字、吐字方法,遵循歌唱語音的特点,要符合歌曲表现和需要,朗读歌词,将韵律、重度、归韵,先做一个语言上的练习,逐句逐字琢磨、领会,在唱。
  在实际的演唱中,咬字、吐字的方式是变化多样的,演唱不同风格、类型的歌曲时,要根据歌曲的要求,在情绪、色彩、语气、语调等方面进行调整变化。唱不同国家语言歌曲的时候,无论哪种语言,吐字的嘴不可以乱动,口型要以所唱语言为标准;如果是英语就应当是英语的口型,意大利语、法语、德语都有其自己语音的风格特点,不能混乱。意大利语语音鼻音成分较多,它的鼻腔共鸣是出于语音的自然,比较靠前的鼻咽音咬字、吐字及共鸣又构成美声唱法的高位置,更具美声特点。意大利语语音舌位偏低,喉位也低,演唱时声音在前,字也在前,汉语与意大利语法语相比,咬字比较靠后,中国人说话都在后面,而意大利人、法国人说话却在前面,所以歌唱时咬字一定要靠前。
  演唱外国作品不能只是单纯地模仿发音,应该从学习语音的角度,将辅音、元音、重音以及拼读的基本方法先了解掌握,对语言的特点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做好案头工作;先要通过查字典,把每个词的意思、发音,每句话所表达的内容搞清楚。例如:意大利语中原因“o”和“e”的开口闭口的发音,就比较难找规律,但字典上用符号标记的很清楚,把每个句子写在本上,查清每个词的意思,按照拼读的要求,找准重音,反复朗读词和句,理解意思,先知道作品表现的是什么东西,唱给谁听,从懂得词意开始理解音乐,理解人物,时代背景,表现歌曲。还要多听多看原装意大利人的演唱,这是很重要的学习和熏陶。演唱的时候,要全神贯注歌词的意义,而不完全是技术方法。
  三、关于横膈膜的支持
  横膈膜的支持实际上就是一个呼吸的问题。呼吸是人的一种自然的表现,我们平时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对于学习唱歌的每个人来说,正确的呼吸技术从第一节声乐课就开始学习了,而且这个学习伴随着整个的歌唱过程。“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伟大的男高音声乐大师卡鲁索说:“一旦掌握了呼吸的艺术,学生也就算走上了可观的文艺高峰的第一步。”帕瓦罗蒂说:“掌握不好呼吸,就没法唱出好听的声音,甚至会毁坏嗓子。”
  演唱者要获得深厚饱满的气息支持,先要吸气,把嘴和喉咙打开,口、鼻同时快而深的吸气,腰的前面、侧面和后面膨胀扩张,并且能自由地活动,练习时要完全放松,保持良好的姿势,使得呼吸周期逐步延长,呼吸次数逐步减少。这样呼吸方法解除了胸部的僵硬紧张,嗓音支持点明确,气息的容积增大,控制能力加强,音量、音域都得以扩大,全面调动了歌唱器官的能动性,声区统一,声音表现力加强,这就是声乐大师们主张运用的腹式呼吸,是用横膈膜支持的呼吸。   横膈膜是一个扁平而有力的肌肉膜,把肺和腹分开,像一个倒扣的碗,吸气时横膈膜向下扩张,肺就充满空气,呼气时横膈膜向下扩张,肺就充满空气,呼气时横膈膜向上收缩,把空气呼出。吸气肌肉群因经常用力,所以比较强壮,而呼气肌肉群经常放松,用的少,得到的锻炼也少,相对就比较弱。所以要加强呼气肌肉群的练习;呼气时胸部要保持吸气的状态,不要往回缩,使声音平稳自如,用横膈膜挖到呼气肌肉群对抗吸气肌肉群的能力。之前一定要将吸气动作做到位,夸张一些,使横膈膜四周充分扩张。卡鲁索在歌唱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在于他的呼吸技术;他用的是横膈膜加两肋的联合呼吸法,这种呼吸方法被意大利美声学派的大师们认为是最自然的呼吸技术。要掌握好歌唱的呼吸技术,不仅要全神贯注地执行肌肉的控制,而且还要与歌曲的词义相结合,气息的流出与声音的发出相配合,用鼻腔共鸣把气息变成声音发出来,吉利用a小调演唱《阿玛丽莉》时,此歌有许多长音拖延,而且速度缓慢,他用横膈膜、两肋及腹部相互协作,用均匀持续的气息,唱出圆润如歌的旋律,用横膈膜支持,喉结下降稳定,特别是高音全靠横膈膜,要锻炼身体,特别是腹肌力量,去健身房,健身后声音会有很大变化。
  四、关于情感表现
  情感表现是艺术表现中的重要内容。一首歌曲的表现,往往是先分析歌词、旋律、和声、曲式结构、伴奏织体等,并对制作的时代背景、词曲作者、风格特点等深入理解,再进行演唱。这种分析、研究、表达的过程又是歌唱艺术表现的一般规律。实际上在歌曲表现的过程中,规律必须遵循,而且是基础。以“人物”、“叙述”、“场景”等 手段,以演唱者内心主观的内容来表现,也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如何把自己主观演唱的目的传递给听众,不仅要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同时还要有“人物”、“叙述”、“场景”,因为人的思想情感的交流和社会交际的关系,只用语言诉诸了听觉,是不能够完全使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合理完整。每首歌曲都有一个人物的情感基础,通过叙述,从字里行间把握内在的思想情感,把规定的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情感是歌曲表现的综合整体,演唱者挖掘歌曲词意的同時,必须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情感基础,并且围绕着人物处理每个词、句、段的情感色彩变化,在叙述的过程中,依据人物和内容表达的需要,变化塑造具有多种表现力的声音,从注重演唱技巧的声音表现,到服从与“人物”、“叙述”、“场景”的情感表现。在演唱歌曲,歌剧选曲中的角色时,要用“人物”、“叙述”、“场景”来表现幸福、欢乐、悲伤和喜悦,要有对象,有变化,从钢琴伴奏的第一个音开始,就是你整个情感表现的人物呈现,通过叙述的过程,最后一句一个字画上句号,就是歌曲思想内容,情感明晰深刻的表现,就是演唱者整个场景的表现。
  情感表现是声乐演唱的基本要求,更是艺术表现的高级阶段;如悲伤时的流泪、哭泣,极度哀伤中的沉默、无词,是一个情感不断积累的成熟结果。再创作时,要将语言的表达,动听的音乐,思想情感和书法和演唱技术的运用,有机地融汇于“人物”、“叙述”、“场景”的具体环境中,更好地完成歌曲的情感表现。
  参考文献:
  [1]李维渤.歌唱机理与技巧[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2]梅丽贝丝·邦奇.歌唱动力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3]罗兰如,徐克之.吉诺·贝基讲学记录[M].1983.
  [4]田玉斌.我们的音色与西方人不太一样[J].人民音乐,2005(3).
  [5]赵秀英.张全犇.意大利语速成[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9.
  [6]孚契托.拜叶尔.卡鲁孛传[M].三全音出版社,19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18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