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广西毛南族傩面具艺术传承与创新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广西毛南族傩面具是毛南人时代思想观念的一种物化形态,其中蕴含了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并且具有特殊表现性质的象征符号,反映了毛南人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及美学观念。基于此,必须要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加强对毛南族傩面具艺术特征的分析,找准有效措施保护并传承傩面具艺术,并促进其得到创新性发展。傩面具作为一种原始艺术形态,在毛南人生活中广泛存在,例如分龙佳节庆祝活动及还愿法事等活动。广西毛南族傩面具还具有社会功能与艺术功能,能强化傩神性格,进行傩戏气氛的烘托渲染,并且还对毛南族审美情趣起到了传递作用。
关键词:艺术传承;广西;毛南族傩面具;创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主持河池学院艺术专业硕士点建设学科基金项目资助“毛南族傩面具民间工艺传承与创新研究”(2018YS009)成果之一。
广西毛南族傩面具是毛南族傩活动中至关重要的道具,是毛南族不可或缺的民间艺术。广西毛南族傩面具具有独特的社会人文背景及自然生态环境,毛南人生活的地区大多为山区,物产丰富且耕地奇缺,并且还存在其他多个民族,多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很大程度上使得毛南族面具具有了跨民族与跨文化的特点,同时毛南族民间文艺以及风俗习惯均影响了傩面具 [1]。广西毛南族傩面具历史发展极具特色,这主要与毛南族起源与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并且也与傩文化的传播发展紧密相连。傩面具在发展长河中,不断在新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中融合当地文化,经过岁月的洗礼与不断传承发展,其自身的民族与地域特性十分显著。
一、广西毛南族傩面具艺术特征
(一)傩舞艺术分析
傩戏还愿活动 “肥套” 最具特色,该综合性祭祀仪式在家庭中举办,通常是毛南族师公班子进行表演,是一种合念诵、说唱、舞蹈及法事为一体的请神、祈神、颂神、酬神的祭祀仪式。“肥套”是毛南语,有“傩戏”“还愿”的含义,周边其他民族将其称作“毛南傩”“傩愿”。在毛南语中“肥”意为举行、举办、做等,而“套”是指舞蹈、朗诵、说唱等祈神成分的综合仪式。通常情况下毛南傩戏具有四人舞、三人舞、双人舞及独舞等表现形式,并无大的舞蹈场面。每一段舞蹈是一个场次,各段舞蹈大多以出场神名为舞蹈名称,例如《瑶王拣花踏桥》《三元召度》《雷王坐殿》《家仙贺筵》等[2]。祭祀活动时舞者佩戴傩面具,每个傩面具具有不同的造型,是由专门雕刻傩面具师傅及师公完成,并且很多傩面具都是按照古彩画形象进行雕刻的。舞者带着不同色彩、表情的傩面具跳著多种不同形式的傩舞,这是毛南人美好愿望的一种寄托,展现了其民族特色。
(二)色彩艺术分析
毛南族傩面具通常是使用普通毛笔蘸水粉颜料进行色彩的绘制,完全干之后再进行清漆的涂刷,因此傩面具具有十分炫丽的色彩,其中红、白、黄、黑最为常见。黑面主要是挑夫。红面有梁吾、莫二、六曹、鲁仙、雷王、师公、鲁班、雷兵。黄面有家仙、瑶王、土地、锣鼓官、瑶婆、万岁娘娘。白面有太师、三界、社王、三光、灵娘、三娘、上元、神像团、中元、蒙官、光童、莫一、覃九官、花灵仙官、仙桥、下元、欧官、鸿傲、鸿远、鸿石。不同色彩代表着不同的人物性格、人物身份以及人物的年龄,一般情况下白色代表的年龄层为年轻群体,同时白色还表示年龄稍长者,主要使用红色与白色进行身份的区分[3]。白色与红色还代表了文神与凶神。在还愿仪式中,红色主要营造了浓烈、神秘及恐怖的气氛,白色主要带给人一种冷静之感。但其中有一个例外便是“蒙官”,白色代表凶神,而“蒙官”在整个还原仪式中地位十分重要。毛南族傩面具色彩运用进行了现代色彩学原理与毛南人美学观念的结合,在“雷王”和“莫二”面具上使用了零星小色点缀结合大面积大色块,又给予一些小面积的辅色,对整体进行配置与调和,保证傩面具能够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同时不会给人一种突兀感,确保色彩关系十分和谐。
二、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保护并传承广西毛南族傩面具艺术的措施
(一)结合国家战略做好傩面具艺术的创新与开发
想要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傩面具艺术需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加大开发文化创意产业的力度。政府需要加大资金扶持,打造傩面具的核心企业与龙头企业,鼓励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模式,充分结合高校资源研发特色文化产品,确保能够突出其观赏性与独特性,使其成为旅游过程中特色的文化纪念品。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傩面具产品品牌,促进企业得到规模化与产业化的集中发展,对销售平台不断进行优化与完善,进一步拓宽市场 [4]。除此之外,需要做好规划工作,进行傩戏表演舞台的搭建,加强傩文化民俗村镇的建设,招商引资建设傩文化民俗商业街。确保旅游项目经营开发过程中有投资商的参与,集中展示独特的毛南族傩戏、傩面具以及傩技等产品文化,吸引游客参观。
(二)建立傩文化数据库,优化传承艺人培养方式
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田野调研访谈工作,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充分利用,收集并整理傩面具的雕刻技艺、傩文化的舞蹈动作、戏曲、文字以及傩技表演等,从而制作出精良的宣传片,鼓励学者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并将其转化为文化产业。国家对民族手工艺给予了高度重视,相关部门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对传承人给予了资金补贴,通过对高校资源的充分利用,开设级别不同的非遗管理干部及非遗传承人培训,加强非遗保护的宣传[5]。傩面具雕刻技艺的传承需要从青少年抓起,将雕刻技艺以自修课程或者选修课程的形式纳入到中小学生或者高校课程中,聘请非遗传承人进行授课。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也可以增加傩面具文化创新设计课程,这种培养方式才更具有生命力,才能确保民间艺术能够得到有效健康的传承。
三、文化创意产业下促进广西毛南族傩面具艺术创新发展的途径
(一)品牌企业的构建
企业想要建立品牌产业,需要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基础上进行。政府需要通过傩面具旅游产品企业的建设,推动傩面具文化的发展。通过傩文化创意,加大对当地特色文化产品企业的培养力度,创新并设计傩面具艺术,使用民族传统文化引导消费者,让人们重新认识民族艺术,并且保证人们能够重新接受,形成特色文化产品品牌,促进企业更好地将傩面具艺术文化产品推向市场[6]。除此之外,政府需要做好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工作,对傩面具艺术文化符号进行挖掘,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做好宣传工作,从而塑造出傩面具的城市品牌。除此之外,政府可以与当地具体情况相结合,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将以往小作坊与中小型企业进行集中,挖掘其文化潜力,促进其抱团发展,并且定期派遣核心工作人员学习发达城市的经营经验,将自身文化产业链进行完善与优化,扩大创意产业规模,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对企业品牌优势进行充分发挥,以此来影响整个城市品牌的发展[7]。 (二)培养创意人才
首先,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学历低及年龄较小的设计人员进入高校学习。其次,提高创意人才待遇,积极引进创造力较强的设计人才。再次,增强企业与高校的的合作,通过订单培养模式,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创意型人才。最后,设立人才培训机构。企业可以选择重点高校进行傩面具文化创意产品研究室的设立,促进高校对自身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研发新产品,实现互利共赢。同时企业聘请文化经营管理学者、高校创意设计专业及非遗传承人,加强培训机构的教学工作,促进人才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从而储备充足的设计人才[8]。除此之外,产业可以嫁接文化旅游市场,促进产品知名度的提高。在逐步开发傩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有效融合旅游市场与傩文化产业,加强傩文化宣传,并建立销售点,在旅游市场上确定傩面具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促进产品知名度的提升,在广西旅游业不断发展中,实现旅游业与傩面具文化旅游产品的互动双赢。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广西毛南族傩面具艺术的传承及创新发展,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需要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原有艺术文化精髓保持基础上进行产品的创新设计开发。通过加强各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廣西毛南族傩面具文化走出广西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围绕着广西毛南族傩面具艺术特征、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保护并传承广西毛南族傩面具艺术的措施、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促进广西毛南族傩面具艺术创新发展的途径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与探讨,以期有效保护并传承毛南族傩面具的传统文化瑰宝,促进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与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曾志巩.中国傩面具的凸目造型与太阳神崇拜——从三星堆青铜纵目像看中国傩面具的主要特征与文化内涵[J].民族艺术研究,2018(3):52-68.
[2]杜皓.贵州傩面具与非洲木雕面具——民族艺术价值成功商业化的因素探讨[J].文化学刊,2018(6):13-15.
[3]何小溪.古面具纹样对现代设计的影响研究——以傩面具与印第安面具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7(12):195,197.
[4]钟巧灵,毛攀云.梅山文化艺术系列之六 陈竑艺术设计 梅山傩面具图形的现代运用[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6(4):129.
[5]田红云.湘黔边区山地民族的“面具之道”——兼与列维-斯特劳斯的面具观对话[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39-44.
[6]耿坤.傩从远古一路走来——记“傩魂神韵——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展”策展[J].文物天地,2015(8):49-51.
[7]李静,蔡宇安,龚雯莉.“神”、“奇”的假面——祁门芦溪傩面具特征的文化人类学解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3(7):31-35.
[8]蓝水萍,蓝长龙.傩面具在形式美法则引导下的对比分析——以广西桂南“跳岭头”傩面具和泰国“皮大坤”鬼面具为例[J].新西部(理论版),2016(22):21.
作者单位:
河池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37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