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写诗,激活语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落实核心素养,关键是找到学生核心素养的落脚点、生发点,形成核心素养的课程表达。随文写诗,是我们熟悉且经常运用的“随文练笔”的一种,只是练的形式从“文”变为“诗”。随文写诗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读诗、赏诗、写诗,让“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随文写诗;语言训练
作为一线小学语文老师,应站在儿童的立场,基于儿童本位,以“课”为本,着眼于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本文以此为基点,依托文本,随文写诗,激活语言,提升语用,开辟了一条落实“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诗书相伴,言语共鸣
1.生活学习,与诗相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儿童的天性是好奇的,他们接触周围世界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鲜、奇异的想法,如“天空中的云是不是棉花糖”“雨的家在云上”等,可以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儿童诗就是表达儿童心理特征,抒发儿童真情实感的一种表达形式。所以,引导儿童赏诗、诵诗,随文写诗,尝试写一写儿童诗,是语文实践活动与儿童天性的有机契合。
2.赏诗诵诗,言语共鸣
儿童诗不同于成人诗,它以儿童为对象,符合儿童心理和审美特点,使用最富有感情、凝练、有韵律、分行的语言来表情达意,学生喜欢。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赏诗诵诗,让学生与诗言、诗语产生共鸣。
二、随文写诗,激活语言
随文写诗,既要让学生融入文本的角色之中,又要出离文本,寻找新的生命力,将个性化的解读感悟流淌笔尖,用诗的语言书写心得和发现,在生长言语的同时,积蓄精神生命的源流。
1.依托文本,模仿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熟读课文,了解内容后,引导学生模仿文本的语言格式或内容类别,进行说、写的训练。例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3单元的主题是“我们的祖国多么美丽,我们的家乡多么可爱。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家乡吧。”学生小组交流,尽述家乡的美丽和富饶,这时候,教师示范举例《夸宝安》:“我的家在宝安,山青水秀不一般。休闲到宝安公园,观水光临大海湾,看书就来图书馆。小朋友老奶奶,叔叔阿姨欢迎您,欢迎来宝安。”这些眼前的景物,活生生的例子,极大地激发了小朋友的表达热情,他们争先恐后地夸着自己的家乡。课后,学生回到家,又和爸爸、妈妈谈论着老家的风土人情、特产、小吃等,写出自己的小诗。
童诗例作:
夸增城
/郑晓桦
我的家乡在增城,休闲爬山白水寨,
平安求佛仙姑庙,农家特产迟菜心。
水果必吃鲜荔枝,欢迎朋友们来增城!
一首小诗,把家乡的风景名胜、特色小吃一一道来,“白水寨、迟菜心、鲜荔枝”等,突出了诗的节奏。一个“鲜”字准确生动,不能不为学生的语言能力点赞。
2.概括文本,归纳语言
一篇课文学习结束,学生基本把握了主要内容。这时,让学生归纳概括课文内容,进行随文写诗。《孔子拜师》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單元的一篇课文,写了老子与孔子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家的相约。一位千里迢迢,风餐露宿,虚心求教;一位等候在洛阳城外,施礼相迎,诲人不倦。让学生经过深入学习,巧妙引用文中的关键词,归纳成小诗。
3.提升内涵,拓展语言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环保”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以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最终被一把锋利的斧头毁灭为主线,呼吁人们保护周围的环境。学生在品味语言,反复体会“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经过小组讨论,交流体会,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诗作。
三、诗言诗语,提升素养
1.随文写诗,语感语用并存共生
语言是诗歌的表现特征,是表达诗人思想情感的关键点。学生的诗,甚至一个字、一个生动的词,都闪烁着他们运用语言的智慧,散发着无穷的魅力。随文写诗,唤醒了孩子的言语天性,挖掘他们的言语潜能,激发他们的言语个性,让学生享受言语生命的成长。随文写诗,学生用童化的言语概括描述所见所闻,用诗性的言语抒发所感所悟。学生在随文写诗中模仿语言、归纳语言、发展语言、拓展语言、表达语言,这种直接有效的语用体验伴随着语感的一次次提升,相辅相成,并存共生。温儒敏教授说,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是指导学生在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促进其精神得到成长。诗言诗语,正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最美呈现。
2.随文写诗,审美思维比翼双飞
小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学习儿童诗歌,随文写诗,不仅积累了优美的词句,还积淀了丰富的情感。课堂上,生活中,有了“诗”的意识,种下了“诗”的种子,教师就会看到许多平时看不到的东西。“诗”意成为滋养课堂的养分,涵养每个人的气质,真正把核心素养落到实处,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怀着一颗仁爱之心,优雅地捧起书,和学生一起读诗、写诗,诗意地栖居,给学生的人生打上健康的、快乐的、幸福的底色。相信,写诗的孩子,不但有当下的收获,还有更辽阔的远方。
参考文献:
[1]余志君.诗性智慧与创意童谣课程[J].小学语文教师,2017.
[2]沈小红.亦情亦趣得意得言——基于随文写诗生长型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教法探索,2013.
[3]章旭红.如水诗情润泽童心——小学低年级童诗欣赏与创作的尝试[J].作文教学研究,2009.
[4]曾方荣.儿童思维与诗歌创作[J].写作,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49040.htm